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崇文授业 心意互通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2章 崇文授业 心意互通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自月湖堤偶遇之后,一连数日,苏墨卿都有些神思不属。

在崇文堂授课时,讲解圣贤文章,眼前偶尔会闪过那抹杏色的俏影;批阅学生课业,那方染了胭脂的素帕会不经意从脑海浮现;甚至夜间挑灯夜读,窗外风吹桃枝的声响,也让他恍惚觉得是那日的环佩微鸣。他自知这般状态不妥,努力收敛心神,却总难抑制那悄然滋长的念想。学生们也察觉先生近日似乎有些不同,讲至《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语气总会不自觉地放缓放柔,便有胆大的学生私下打趣,苏墨卿听闻后,也只是面颊微热,佯作严肃地将话题岔开,心中却是一片惘然。

缘分之事,有时便是这般奇妙。就在苏墨卿以为那日相遇不过是人生中一场转瞬即逝的风景时,命运的丝线却再次悄然交织。

这日午后,崇文堂的堂主亲自领着两人来到苏墨卿授课的斋舍。苏墨卿抬头一看,心中顿时一跳——来的竟是锦绣阁的沈掌柜,而他身后那位低眉顺眼、身着浅碧色衣裙的姑娘,不是沈知意是谁?

沈掌柜年约四旬,面容和善,穿着体面的绸缎长衫,见到苏墨卿,便笑着拱手道:“这位便是苏先生吧?久仰大名。小女知意,自幼也喜读些诗词,老夫想着女儿家多识些字,明些理,将来也好帮着打理些布庄账目,不至于被人蒙骗。听闻崇文堂苏先生学问渊博,为人端方,特来恳请先生收下小女,教她读些诗书典籍,不知先生可否应允?”

原来,那日沈知意回家后,并未详提月湖堤之事,只略说遇到一位好心书生相助。沈掌柜夫妇本就疼爱这独生女儿,见她有心向学,便动了为她请个先生的念头。打听之下,崇文堂的苏墨卿口碑甚好,学问扎实,且品性高洁,虽年轻,但教导女儿读书识字应是绰绰有余,于是便有了今日之行。

苏墨卿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忙起身还礼:“沈掌柜过誉了,墨卿才疏学浅,‘渊博’二字实不敢当。若蒙不弃,能教导沈姑娘,是墨卿的荣幸。”他目光转向沈知意,见她今日打扮得更为素雅,未施粉黛,却更显清丽脱俗,正微微抬眸看向他,眼中含着些许羞涩,又带着几分期待。

堂主在一旁捻须笑道:“墨卿不必过谦。沈姑娘灵慧,由你教导,正是相得益彰。如此便说定了,每日午后,便在偏院那间静室授课,如何?”

事情便这般定了下来。自此,每日午后,崇文堂那处僻静的偏院,便成了苏墨卿与沈知意固定的授课之所。院子里种着几株海棠,此时正值花期,粉白的花朵团团簇簇,幽香暗浮。

初始几日,二人尚有些许生分与拘谨。苏墨卿秉持师道,讲解经文典籍时一丝不苟,从《女诫》、《内训》的基础,到《诗经》、《楚辞》的风雅,循序渐进。沈知意则恭敬聆听,认真笔录,偶有不解之处,便轻声提问,声音软糯,态度恳切。

然而,沈知意的聪慧,很快便超出了苏墨卿的预料。一首《关雎》,他只需讲解一两遍,她便能流畅背诵,更能体会诗中那含蓄而美好的情感,轻声说道:“先生,这诗中之‘求’,并非强取,而是寤寐思服、琴瑟友之的尊重与倾慕,可是如此?”苏墨卿闻言,心中讶异且欣喜,点头称是,看向她的目光中,不禁多了几分赞赏。

她习字也极有悟性,虽初始笔力稍弱,但架结构颇具章法,娟秀工整,隐隐已有自己的风骨。苏墨卿便会执笔示范,为她讲解永字八法,如何运腕,如何藏锋。有时他会站在她身侧,看着她凝神书写,那专注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偶尔笔尖滞涩,她会微微蹙眉,那模样,竟让他觉得比院中海棠更为动人。

时光在纸墨书香中悄然流淌。两人之间的相处,也渐渐从最初的师生之礼,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亲近与默契。他会在她递上功课的瞬间,不经意触碰到她微凉的指尖,心中便是一颤;她则会在他讲解口渴时,提前为他沏好一杯温茶,悄悄放在他手边不远不近的位置。他给她挑选的字帖,总会格外用心地圈点出需要注意的笔划;她为他沏的茶,水温总是恰到好处,仿佛揣摩过他喜好的温度。

他们交谈的内容,也从单纯的学问,渐渐扩展到一些日常琐事,甚至偶尔会聊起各自的喜好。苏墨卿发现,沈知意并非一味温顺,内里自有其灵秀剔透的心思,对许多事物都有独到的见解。而沈知意也愈发觉得,这位苏先生不仅学问好,心地更是纯善耿直,与他交谈,如沐春风。

一次,苏墨卿讲到《论语》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一句,联想到自身家境,不禁有些感慨。沈知意察觉他情绪低落,便柔声道:“先生,知意以为,贫富并非衡量君子小人的标准。家父常言,锦绣阁的绸缎再华美,若心术不正,也不过是金玉其外。如先生这般,虽清贫却志洁,恪守本心,才是真正的君子风范。”

她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润泽了苏墨卿有些干涸的心田。他抬眸看她,见她目光清澈,言辞恳切,毫无虚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感动。四目相对,空气中仿佛有细微的火花迸溅,两人都迅速移开了目光,耳根却都不约而同地染上了薄红。

那层名为“师生”的薄纱,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被悄然滋长的情愫浸润,变得透明而脆弱。他们心照不宣地守护着这份默契,未曾逾越,却也难以割舍。偏院的海棠花开了又谢,谢了又结出青涩的果实,如同他们之间那未曾言明,却日益深厚的情感。

然而,这份宁静而美好的时光,并未能持续太久。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彻底打破了偏院的安宁。

这人便是富商之子,秦文昭。

秦文昭是临安府大盐商秦百万的独子,因家族意欲在清溪县开设新的盐铺,他便先行来到此地打理关系,顺便在崇文堂挂名读书,结交些文人雅士,也好附庸风雅,装点门面。

他生得确实一表人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常穿着价值不菲的蜀锦长袍,腰间缀着和田美玉,手中一把泥金折扇,谈笑间自带一股富贵公子哥儿的洒脱气派。他初入崇文堂,便注意到了气质清峻、学问扎实的苏墨卿,又听闻他虽贫寒却极得堂主看重,便主动上前结交。

“苏兄,小弟秦文昭,初来乍到,久仰苏兄才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苏兄这手字,风骨凛然,假以时日,必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啊!”秦文昭言语热情,出手更是大方,今日邀苏墨卿去醉仙楼饮酒,明日赠他名贵的湖笔端砚,后天又送来上好的宣纸徽墨。得知苏墨卿母亲身体不适,他更是派人送去不少名贵药材,言辞恳切,说是聊表心意。

苏墨卿本性耿直重情,见秦文昭如此“赤诚”相待,又兼其谈吐风趣,见识似乎也不凡,便渐渐将他引为知己好友。秦文昭时常来找苏墨卿谈诗论文,或相约出游,对苏墨卿几乎是无话不谈。一次酒后,苏墨卿心中积压了对沈知意的情愫无处倾诉,见秦文昭是“知心好友”,竟一时未能把持,红着脸将自己对沈知意的倾慕之心,以及待来日考取功名后便去沈家提亲的打算,和盘托出。

他哪里知道,秦文昭在听闻“沈知意”这个名字时,眼中飞快地掠过了一丝阴霾与嫉妒。原来,早在半月前,秦文昭偶然在崇文堂见过前来送绣品的沈知意一面,当即惊为天人,暗中打听,知是锦绣阁沈家小姐,心中便已存了追求之念。只是他自恃身份,尚未找到合适机会接近。如今听闻自己刻意结交的“穷朋友”竟早已得了佳人倾心,一股强烈的嫉妒与不甘瞬间涌上心头。

“一个寒酸书生,也配得上沈姑娘这样的美人?”秦文昭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拍着苏墨卿的肩膀,笑道:“苏兄好眼光!沈姑娘确是清丽脱俗,与苏兄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小弟在此先预祝苏兄早日金榜题名,抱得美人归!”

然而,自那日之后,秦文昭去锦绣阁的次数便明显多了起来。他总是借着找苏墨卿的名义,实则却是去寻沈知意。今日送一支嵌着明珠的赤金发钗,明日带一盒从京城快马运来的精致蜜饯,后日又呈上一匹流光溢彩的苏绣罗裙。每次,他都笑得温文尔雅:“沈姑娘,这是小弟从临安带来的小玩意儿,不算什么,姑娘若不嫌弃,便收下吧。似姑娘这般品貌,合该用这些相配之物。若是……若是将来有幸,能得姑娘青眼,这些东西,姑娘日日换着用也使得。”

沈知意心中只有苏墨卿,对秦文昭的殷勤只觉得困扰与厌烦。每次她都坚决地将礼物退回,语气虽保持客气,态度却十分明确:“秦公子厚意,知意心领。只是无功不受禄,如此贵重之物,小女万万不能收受。公子还是请回吧。”

可秦文昭岂是轻易放弃之人?他依旧日日来缠,有时甚至守在锦绣阁门外,引得街坊邻里指指点点,风言风语渐起。

苏墨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他既担心沈知意会被秦文昭的财富与执着打动,又念着秦文昭对自己的“朋友情分”和“慷慨相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连日来眉宇间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

沈知意何等聪慧,早已看出他的不安。一日授课完毕,见四下无人,她鼓起勇气,轻轻拉住正欲离开的苏墨卿的衣袖,仰起脸,眼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低声哽咽道:“墨卿哥哥,你莫要忧心,也莫要听信外面的闲言碎语。那日我在月湖堤便说过,我的心……这辈子只属你一人。秦公子纵有金山银山,与我何干?我沈知意认定的,便只有你苏墨卿。你安心备考,等你考中秀才,咱们……咱们就堂堂正正地请媒人上门提亲,好不好?”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苏墨卿心头的阴霾。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感受到她指尖传来的轻颤与决心,心中又是酸涩又是甜蜜,重重点头:“好,知意,我信你。你等我。”

然而,望着沈知意离去时那坚定而温柔的背影,苏墨卿心中那抹因秦文昭而产生的隐忧,却并未完全散去。崇文堂的偏院,这方曾是他们情感温室的小天地,此刻却仿佛成了风暴来临前,最后一片宁静的港湾。秦文昭那看似热情的笑容背后,隐藏的究竟是真心祝福,还是别有用心的算计?苏墨卿那耿直重义的心性,在即将到来的风波中,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