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湖畔初遇 情愫暗生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章 湖畔初遇 情愫暗生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北宋仁宗年间,江南临江府辖下的清溪县,正值暮春。

连绵了几日的春雨终于在清晨时分歇止,天空如同被浣洗过的蓝绸,澄澈明净。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湿润的青石板路上,蒸腾起氤氲的水汽,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城外的月湖,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桃花灼灼,经雨的花瓣愈发娇艳,缀着晶莹的水珠,偶尔有微风拂过,便簌簌落下一阵花雨。

书生苏墨卿提着几包刚从“济世堂”抓来的药材,信步走在月湖堤上。他身着半旧的青布长衫,身形挺拔,眉目清朗,虽面带些许清贫所致的憔悴,但周身却透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干净书卷气。前几日母亲柳氏又念叨着腰酸难忍,他便趁着崇文堂放半日假的功夫,赶紧来抓些活络筋骨的药。此刻雨霁天晴,他想着母亲服药后或能舒坦些,心中稍安,便顺道来这月湖堤散散心,驱散连日阴霾带来的沉闷。

他正沿着堤岸漫步,欣赏着雨后的湖光山色,忽见前方一株开得最盛的桃树下,一个穿着杏色布裙的姑娘正焦急地蹲着身子,身旁一只竹篮翻倒在地,里面的丝线、绣绷等物散落一地,尤为醒目的是一个精巧的螺钿胭脂盒,盒盖摔裂开来,里面嫣红的胭脂膏洒了大半,沾染在青石板上和几缕丝线上,一片狼藉。

那姑娘约莫二八年华,梳着未出阁少女常见的双环髻,鬓边别无珠翠,只簪着一朵小小的粉色绢花,却更衬得她颈项纤细,肌肤胜雪。此刻她柳眉微蹙,秋水般的眼眸中满是懊恼与无助,正手忙脚乱地试图收拾,指尖却不慎被竹篮的毛刺划了一下,渗出细小的血珠,混着胭脂,更显狼狈。

苏墨卿本是心善之人,见此情景,未及多想便快步上前,温声道:“姑娘莫急,小生帮你拾掇。”

那姑娘闻声抬头,苏墨卿只觉眼前一亮。但见她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鼻梁秀挺,唇若点朱,虽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清丽脱俗的韵致。此刻因着急懊恼,双颊泛着红晕,更添几分娇憨之态。她见是一位陌生的年轻书生,忙站起身,敛衽福了一礼,声音软糯悦耳,带着几分窘迫:“多谢公子相助。小女沈知意,是前街‘锦绣阁’沈掌柜的女儿。方才见这株桃花开得好,想采一枝回去插瓶,没留神脚下湿滑,碰倒了竹篮,倒让公子见笑了。”

“原来是沈姑娘。”苏墨卿拱手还礼,态度谦和,“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说着,便蹲下身,细心地将散落的丝线一缕缕理好,绕回线板,又将绣绷、剪刀等物一一拾起,放入篮中。他的动作不疾不徐,井然有序。

拾到那摔坏的胭脂盒时,他轻轻叹了口气,颇为惋惜:“这螺钿盒子甚是精巧,胭脂颜色也好,可惜了。”他见沈知意指尖那抹刺目的红,忙从怀中掏出一方素白色的手帕递了过去,“姑娘,快擦擦手。这伤口虽浅,但沾了胭脂,恐会不适。”

沈知意微微一怔,接过手帕。帕子是寻常的棉布,浆洗得有些发旧,却异常干净,一角用青线绣着几株姿态清雅的兰草,针脚细密匀称。她心中微动,寻常男子哪会随身携带绣帕,更难得的是这帕子上的兰草,竟有几分书画的笔意。她抬头看向苏墨卿,见他目光澄澈,神色坦然,并无半分轻浮之意,不由心生好感,轻声道:“多谢公子。公子竟还随身带着绣帕?这兰草绣得极好,寻常男子可没这般细心。”

苏墨卿被她一问,耳根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赧然道:“让姑娘见笑了。家母身子不大爽利,平日里缝补的活计我也略会做些,这帕子……是家母早年绣的,我瞧着清雅,便一直用着。不过是粗笨手艺,当不得姑娘夸赞。”

他这般憨直的模样,反倒让沈知意抿唇一笑,心中那点窘迫也消散了不少。她一边小心地用帕角擦拭指尖,一边暗自打量他。见他言语诚恳,举止端方,虽衣着朴素,却自有一股风骨,与平日里见的那些浮华子弟迥然不同。

说话间,东西已收拾妥当。苏墨卿将竹篮递还给沈知意,篮中的物品已归置得整整齐齐,那摔坏的胭脂盒也被他用一块干净的布片小心包好,放在最上面。

沈知意接过竹篮,心中感激,再次福礼:“今日真是多亏公子了。不知公子高姓大名?府上何处?改日小女定让家父备些薄礼,登门道谢。”

“姑娘万万不必如此客气。”苏墨卿连忙摆手,神色认真,“不过是碰巧遇上,略尽绵力而已。小生苏墨卿,就在城中崇文堂教书。家母常教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些许小事,姑娘不必挂怀。”

“苏墨卿……”沈知意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又听他说在崇文堂教书,知他是个读书人,更添几分敬重。她抬眼望去,见他目光清正,态度坚决,知他不是客套,便也不再坚持,只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她浅浅一笑,如春风拂过湖面,漾开浅浅涟漪:“既如此,小女便谢过苏公子。公子恩情,知意铭记于心。”

她提着竹篮,又看了一眼那株绚烂的桃花,终究没有再采摘,再次向苏墨卿道别后,便沿着堤岸袅袅而去。杏色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桃林深处。

苏墨卿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未曾移动。鼻尖似乎还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雅香气,不知是桃花的芬芳,还是那姑娘身上的气息。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方才拾捡丝线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残留的、属于少女的温软触感。心口处,像是被这春日暖阳熨帖着,又像是被那湖面的微风吹拂过,泛起一种陌生而又熨帖的暖意,夹杂着些许莫名的怅惘。他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清贫,一心只知读书,何曾与这般灵秀的女子有过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方才那一幕,如同投入平静心湖的一颗石子,荡开了圈圈涟漪,一时竟有些怔忡出神。

直到堤上行人渐多,投来好奇的目光,苏墨卿才恍然回神,察觉自己失态,不禁自嘲地笑了笑,收敛心神,转身沿着来路往回走。只是那杏色的身影、那娇憨的笑容、那软糯的声音,以及那方沾染了她指尖胭脂与血痕的素帕,已悄然在他心中烙下了印记。

回到家中那略显简陋的小院,母亲柳氏正坐在院中的矮凳上做着针线,见他回来,放下手中的活计,关切地问道:“墨卿,回来了?药可抓了?”

“娘,抓好了。”苏墨卿将药材放在桌上,又替母亲倒了杯水,犹豫片刻,还是将月湖堤之事略去姓名,简单说了几句,只道帮了一位不慎掉落东西的姑娘。

柳氏闻言,看了看儿子,见他神色间似有不同往常的微光,便温和笑道:“我儿做得对。与人方便,是自己修行。那姑娘想必很是感激你。”

苏墨卿含糊应了一声,脑海中却又浮现出沈知意那双含笑的秋水明眸。他将那方染了胭脂的手帕悄悄收起,另换了一方使用,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悄然滋长。

而另一边,沈知意回到锦绣阁后院的闺房,将竹篮放下,看着那方被仔细包好的胭脂盒,以及手中那方绣着兰草的素帕,眼前也仿佛浮现出那书生清朗的眉目和腼腆的笑容。她将手帕仔细洗净,晾在窗边,看着那兰草在阳光下舒展,心中一片宁静,却又带着一丝微甜的涟漪。

月湖堤畔的这一次偶然相遇,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飘落的一颗种子,悄然落在了两颗年轻的心田上,只待时光浇灌,便可生根发芽。然而,那打翻的胭脂,那裂开的螺钿盒,是否也预示着这段初生的情愫,从一开始,便沾染了命运的波折与尘埃?无人知晓。此刻,唯有窗外月湖的波光,依旧温柔地荡漾着,映照着人间的悲欢初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