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豫菜春秋 > 第95章 豫菜文化节:办国际盛会,聚全球宾朋

十月的郑州,金桂未谢,法桐已黄。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穿过千玺广场“大玉米”的楼隙,落在如意湖面的水幕上,像给城市披上一层流动的金纱。

湖对岸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巨大的红色横幅“首届豫菜文化节”被秋风鼓得猎猎作响。

横幅下,十二面国旗依次排开——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在豫菜尚未起锅时,先一步被中原的风吹出“国际味”。

八点整,鼓号齐鸣,十八面盘鼓擂出《黄河颂》的节奏,鼓手一身宋锦短打,鼓槌缀着“汴绣”流苏。

会展中心的玻璃穹顶缓缓开启,像鼎耳般托起天空。

河南省副省长张伟、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安诺,并肩推开3米高的朱漆大门,门后是一幅长达30米的“豫味山河”浮雕:嵩山、黄河、汴河、伊阙,牡丹、红枣、山药、茶叶,全用食材本色拼嵌——山药做云,红枣做日,毛尖做树,远远望去,像一幅能吃进肚子里的《清明上河图》。

嘉宾鱼贯而入,脚下是一条10米宽的“小麦金毯”——麦粒染色后铺就,踩上去沙沙作响,象征“中原粮仓”的底气。

来自慕尼黑的米其林二星厨师汉斯?穆勒弯腰抓了一把麦粒,在指尖揉搓,对同伴说:“我闻到了土地的面包香。”

A馆中央,一座仿北宋“燔肉”鼎炉被架起,高1.8米,重1.2吨,铸铁外敷河洛石粉,炉膛里枣木与梨木交替燃烧,火焰呈琥珀色。

58岁的“豫菜泰斗”王建业白眉如剑,手执三股铁叉,叉尖挑着一方带皮五花肉,肉皮朝上,在火苗上方一尺处匀速移动。

“北宋《东京梦华录》载,‘燔肉’需用果木火,先烤后炙,让脂香入肌理。”

老爷子声音不高,却通过4K高清直播传到全球30万终端。

10分钟后,肉皮起泡呈虎斑,王师傅迅速将肉块沉入鼎旁“三料汁”——陈酿酱油、开封府米醋、信阳冰糖——“哧啦”一声,白雾升腾,肉香与果酸交织,观众席爆发出掌声。

与此同时,b馆“太极冷盘”舞台,30岁的李明远白衣胜雪,面前摆着直径一米的黑曜石转盘。

只见他左手镊子右手勺,三分钟摆出阴阳双鱼:白鱼用开封包公鱼茸制成,黑鱼以黑芝麻与紫菜冻为底,鱼眼分别点缀蟹黄与芥末酱。

转盘启动,冷盘随太极乐旋转,灯光下黑白流转,像把“和而不同”的哲思端上了餐桌。

c馆则上演“水汆丸子”烟火气。

济源市58岁的郭守敬师傅把铁锅搬到现场,汤沸如泉,左手挤丸,右手汆水,丸子在锅里沉浮三次,颗颗如鸽卵,入口即化。

韩国吃播博主朴敏智现场直播,一口下去,眼角飙泪:“这就是‘妈妈的味道’的环球版!”

午后的“创新大赛”把气氛推向**。

比赛区像一座巨型实验室,20组中外选手抽签配对,需在90分钟内用指定豫菜技法完成“创意融合菜”。

加拿大选手莱昂与郑州姑娘刘珂抽到“铁棍山药”。

莱昂把山药蒸透后压成“雪”,加入枫糖浆、冰酒,做成山药慕斯;刘珂则用怀山药粉摊成春卷皮,裹进信阳板栗与 quebec 奶酪,下油锅轻炸,外脆内糯。评委一刀切下,拉丝三尺,现场尖叫。

日本选手山田拓也与开封师傅赵国庆抽到“黄河鲤鱼”。山田用豫式“糖醋”打底,加入味噌与柚子皮,做成“糖醋味噌鲤鱼”;赵国庆则把鱼去骨,以开封灌汤包手法塞进鲟鱼籽与杭白菊,蒸后鱼皮透明,鱼籽如晨星,取名“菊星灌汤鲤”。

最终,莱昂与刘珂的“枫雪山药春卷”夺冠。大屏幕打出分数:创意95、味感93、文化融合98。莱昂高举奖杯,用刚学的河南话说:“中!豫菜,真中!”

五、食材展 从田间到舌尖 5000万订单诞生

d馆被改造成“中原食材博物馆”。焦作温县铁棍山药搭成“山药长城”,信阳毛尖铺成“茶山”,南阳黄牛肉挂成“丰收墙”。最吸睛的是“数字签约台”——电子屏实时滚动交易数据。

“三门峡苹果,成交!”

“杞县大蒜,成交!”

“原阳大米,成交!”

每成交一笔,现场就响起一声编钟,钟声古朴,像给土地盖章。下午四点,签约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德国“豫味春秋”连锁一次签下价值800万元的铁棍山药与驻马店小磨香油,准备在欧洲200家门店推出“山药养生季”。

南非酒商彼得?诺兰对南阳黄酒情有独钟,他计划把黄酒与南非 Rooibos 茶调和,做一款“中非友谊鸡尾酒”。现场品尝后,他伸出大拇指:“豫菜有谷香,像非洲的阳光,能跨越赤道。”

六、云端直播 欧洲餐桌同频共振

慕尼黑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德国“豫味春秋”门店准时开门。店长玛丽亚?韦伯把镜头对准店内30名食客,他们面前摆着从郑州空运到的“牡丹燕菜”“汴京烤鸭”“红烧黄河大鲤鱼”。

“咬一口牡丹燕菜,像把中原的春天含在嘴里。”德国老太太埃尔莎对着手机镜头说。

屏幕另一端,郑州主会场主持人实时连线:“埃尔莎女士,您知道燕菜为什么叫牡丹吗?”

“知道!因为萝卜丝摆得像牡丹花,中原人把春天留在盘子里!”

两秒后,中德两地同时响起掌声,像给地球装了一个同步心跳。

七、文化夜宴 舌尖的交响

傍晚六点,如意湖畔的“问鼎中原”夜宴亮起灯光。300张圆桌呈“鼎”字形排列,桌面用3d投影打出“河图洛书”,每上一道菜,桌面图案随之变幻。

第一幕“历史篇”:

牡丹燕菜登场,花海从桌缘漫到掌心;

糖醋黄河鲤鱼跃出,投影里一条金色鲤鱼沿黄河逆流而上,跃过壶口瀑布,溅起的水珠是开封府的夜景。

第二幕“创新篇”:

太极冷盘上桌,桌面阴阳鱼旋转,嘉宾手机扫码即可下载“太极”动画;

“清明上河图”拼盘出现,虹桥、漕船、骆驼商队全用食材拼成,意大利厨师卡洛掏出放大镜,发现“骆驼”睫毛竟是用豆芽剪成,惊呼“mamma mia!”

第三幕“未来篇”:

彭祖养生羹盛在可食用“怀山药碗”里,碗壁刻着《黄帝内经》节选,吃完碗也能入口;

杂粮豫味酥用3d打印模具做成“嵩山塔林”,低糖高纤,牙套女孩也能放心咬。

每道菜由“90后”讲解员配“文化旁白”:

“这是钧台之享,夏启大会诸侯的宴饮礼制,我们把它复刻成鹿鸣宴……”

“这是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剑气,被我们做成了椒麻手撕笋……”

八、宾朋感言 豫菜的世界时间

夜宴尾声,法国美食协会副主席朱丽叶?罗曼起立致辞。她一袭墨绿旗袍,用略带法语腔的中文说:

“今晚,我吃下了一口河南。它不只是味道,更是时间——从夏朝的鼎到宋朝的燔肉,再到今天的山药慕斯。豫菜告诉我,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而是火上的油脂、舌尖的温度、心脏的跳动。这不仅是豫菜的盛会,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盛宴。”

随后,十二国代表把各自国家的水汇入一个“中原鼎”:莱茵河水、塞纳河水、亚马孙河水、尼罗河水……不同颜色的水在鼎中旋转,最终融为一体,像给“和而不同”写下液态注脚。

九、尾声 风起不散

夜里十点,最后一朵礼花从如意湖升空,炸成一朵牡丹,花瓣是五彩的食材——红的是番茄,绿的是韭菜,黄的是玉米,白的是山药,紫的是甘蓝。烟花落尽,湖面恢复平静,像一口巨大的炒锅终于熄了火。

会展中心熄灯,但“豫菜文化节”的直播回放仍在全球发酵:

推特热搜 #henancuisineFestival# 冲上第七;

tiktok 话题 #Songdynastybbq# 播放量破两亿;

德国“豫味春秋”门店排号到两周后;

郑州旅游搜索量单日上涨320%。

风停了,香味没停。它穿过黄河大桥,越过关林古道,沿着小麦的根系,钻进每一户人家的厨房。此刻,在郑州城东郊的一家小馆,22岁的张强关掉手机直播,对师父王建业说:“师父,我明天想去法国,让他们尝尝我做的‘胡辣汤意面’。”

老爷子把围裙往肩上一搭,望向窗外:“去吧,记住——豫菜的根在中原,枝在天下。”

夜色深处,仿佛有一口无形的鼎,正把中原的谷香、果香、肉香、菜香,熬成一锅叫作“世界”的汤。火未灭,味正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