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豫菜春秋 > 第60章 决赛前夜:明远细准备,静雅送鼓励

夜里十一点,郑州二七塔旁美食街的“明远楼”还亮着灯。

磨砂玻璃门里,一道瘦高的背影被日光灯拉得老长,像一根绷到极限的面条,随时会“啪”地断掉。

李明远把头顶的补光灯又往左挪了三厘米,让光束刚好落在直径80厘米的瓷盘边缘——那里,他用青瓜皮刻出的“虹桥”刚刚断了一截,纹路对不上,河流的“水势”断了。

“再深零点五毫米,桥洞就能透光。”

他自言自语,声音沙哑得像被盐腌过。

旁边的不锈钢工作台上,一字排开72只保鲜盒,每只盒口贴着指甲盖大的标签:

“开封黑芥丝”“信阳水磨糯米粉”“焦作铁棍山药A级”“黄河金鲤鱼背腹肉”……

标签是他亲手写的,小楷,工整得像给皇帝上奏折。

为了找最合“清明上河图”意境的黄瓜,他下午跑了三个基地,最后在新郑一家温室里发现“碧玉三号”——皮色带霜、长度一尺二、弯度十五度,像张择端笔下那条被风鼓起的帆。

此刻,这根价值80块的“御用黄瓜”正躺在他掌心,薄刃刀沿瓜皮游走,每削一次,手腕要悬停两秒,让瓜皮自动卷成“缆绳”,再顺势搭成“虹桥”的栏杆。

汗顺着眉骨滑到鼻尖,“啪嗒”一声落在盘沿,溅出一朵小小的盐花。

他不敢擦,怕手一抖,栏杆又断。

“明远,开门。”

门外传来熟悉的轻叩,三下,停两秒,再两下——陈静雅的暗号。

他这才直起腰,颈椎发出“咔啦”一声脆响,像老木门被推开。

门缝里先探进一个保温袋,再探进一张被风吹得红扑扑的脸。

“零下两度还出汗,你是把自己当高汤吊?”

陈静雅把袋子挂在移动架上,转身关门,动作利落得像在厨房颠勺。

她穿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领口一圈白绒,衬得眼睛更亮。

李明远笑笑,没接话,目光仍黏在盘里。

陈静雅也不催,自顾自给空调又调高两度,把保温袋一层层拆开:

第一层,锡纸包着的热干面;第二层,铝箔盒盛的胡辣汤;第三层,一个小号搪瓷缸,缸口用保鲜膜封得严严实实,里面是他最爱的豌豆黄——下午她特意去二七路老字号排了四十分钟队,只买最后四块。

“先吃,再干活。”

她把搪瓷缸塞到他手里,指尖碰到他掌心,冰凉。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豌豆黄带着淡淡橙皮香,像有人往胸腔里点了一盏小桔灯。

他舀一勺,入口即化,甜得恰到好处,把舌根残留的苦涩全压了下去。

“好吃。”

他声音低哑,像砂纸磨过铜壶。

陈静雅搬了个高脚凳坐他对面,托腮看他吃,目光软得像化开的糖稀。

“进度到哪儿了?”

“汴河刚上第二道桥,船队还差七艘,风帆的黄瓜皮不够挺,我打算用莴笋补一层骨架。”

他说着,手里的勺子却没停,三口解决掉一块豌豆黄,又捧起胡辣汤,“咕咚咕咚”喝到底,额头渗出细密的汗。

陈静雅抽了张厨房纸,隔着半步探身,轻轻按在他眉心。

纸巾瞬间湿透。

“你这段时间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不管结果怎样,你已经是咱们心里的冠军。”

她声音不高,却像一勺高汤浇在米饭上,瞬间把整碗情绪都点亮。

李明远握勺的手顿了顿,指节泛白。

“我怕辜负。”

“辜负谁?”

“师父、你、还有……”他抬眼,视线越过她肩膀,落在远处那口正冒着白汽的汤锅,“我自己。”

陈静雅把纸巾折成小方块,塞进他手心,顺势握住。

“那就把‘辜负’两个字,当成葱姜,扔锅里煮烂。”

她笑,眼睛弯成月牙,“别忘了,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用了十年,你只用十天,把一条汴河搬进盘子,已经偷天换日。”

李明远被逗笑,紧绷的肩线终于松了半寸。

他放下勺,重新洗手,擦干,回到工作台前。

陈静雅戴上一次性手套,帮他检查食材。

她学的是美术史,却对色彩与造型有天然的敏感。

“这七艘船的帆,如果全用黄瓜,颜色太单,不如把其中两艘改成紫甘蓝,既区分层次,又和远处的虹桥形成冷暖对撞。”

她捏起一小片紫甘蓝,斜四十五度角搭在“船桅”上,退后两步,歪头打量,像在给一幅油画补笔。

李明远眼睛一亮:“对,这样‘河’就有了呼吸。”

两人并肩,一个用刀,一个用镊子,像在进行一场显微外科手术。

时间被切成极薄的片,每一片都落在盘子里,化成桥、船、帆、水波。

凌晨一点半,整条“汴河”终于贯通——

黄瓜皮卷成的桥拱倒映在“水面”——用琼脂与信阳毛尖调和出的淡绿茶汤;

七艘“粮船”依次驶过桥洞,帆是青瓜与紫甘蓝,船身用淮山刻成,刷了薄薄一层橄榄油,泛着温润的珠光;

河岸两侧,用黑芥丝与鸡蛋干拼出“摊贩”“行人”,高不过一厘米,却肩挑手提,栩栩如生;

最远处的“城楼”,用胡萝卜片叠压七层,中心镂空,透出背后补光灯的暖黄,像落日正好卡在飞檐翘角。

李明远退后三步,双手撑着台面,指节因长时间用力而发白。

他目光一寸寸扫过盘面,像将军检阅即将出征的部队。

“还差最后一笔。”他低声道。

陈静雅递来一小管可食用竹炭粉,他调成墨汁,用最细号的毛笔,在“虹桥”右侧空白处,写下比米粒还小的两行字:“春风十里汴水,烟火上河人间。”

落款——“明远”二字,小得要用手机放大才能看清。

写完,他把笔搁下,整个人像被抽掉最后一根骨头,滑坐在地,背靠着冷柜门,长长呼出一口气。

白雾在冷气里盘旋,像一条不肯散去的龙。

陈静雅蹲下来,与他平视。

“现在,闭眼。”

“又变魔术?”

“嗯。”

他闭眼。三秒后,再睁眼,她掌心多了一枚小小“锦鲤”——用橘子皮剪成,尾巴翘成太极弧,眼睛是一粒黑胡椒。

“送你的,”她把“锦鲤”放进他围裙口袋,“让它替你游过明天那口锅。”

李明远指尖摩挲橘子皮的凹凸,鼻端沁进一丝清凉的辛香。

“谢谢。”

“谢什么,”她站起身,向他伸出手,“走吧,回去睡四小时。明天,让整条汴河在舌尖醒来。”

他握住那只手,借力站起,两人影子在日光灯下交叠,像一条首尾相衔的太极鱼。

关灯,锁门。

走廊尽头,窗外是沉沉夜色,却隐约可见东方泛起一线蟹壳青。

李明远把口袋里的“锦鲤”往深处又按了按,像按下最后一次确认键。

“我会赢。”

他轻声说,更像对自己说。

陈静雅没回头,只是捏了捏他的指节,算作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