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豫菜春秋 > 第57章 大赛开幕:各展绝技,赛场竞争烈

中原的晨风穿过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巨大的玻璃幕墙,像一条看不见的手,悄悄掀开“中原暨彭祖美食节”的帷幕。

上午九点,主舞台电子屏亮起倒计时数字,红色光斑在人群头顶跳跃,像给空气点了一把火。

舞台左侧,一口直径2米的铜鼎被干冰包裹,白雾升腾,鼎身镶嵌的“豫”字篆体若隐若现,像给千年味系按下启动键。

倒计时归零,鼓声擂响,豫菜烹调大赛正式开幕——来自河南18地市的近百位厨师,在同一秒举起铜勺,像举起同一片中原的天空。

赛场被划分为A、b、c三大区域,每区30个操作位,像三块巨大的棋盘,厨师是棋子,也是棋手。

操作台统一采用1.2米x0.6米不锈钢案面,高度90厘米,符合人体工学,却符合不了此刻的心跳。

台侧嵌入计时器,红色数字从90:00开始倒计时,像给每位参赛者发了一只看不见的手表,滴答声与锅火噼啪声交织,成为赛场独有的节拍器。

A区第一位,开封“又一新”传承人王丰海,70岁,银发被厨师帽压住,却压不住目光的锋利。

他面前摆着一条1.4千克黄河鲤鱼,鱼身金黄,尾鳍橘红,像被晨光点燃的火焰。

他不用电子秤,手一抖,盐粒如雨,落在鱼背,均匀得像被风撒过;刀起刀落,牡丹花刀0.3毫米间距,误差±0.02毫米,像给鱼身按下“标准”键。

油锅升温,他用手背测温,180c±2c,误差比计时器还准。

面丝出锅,0.1毫米细,过4号缝衣针,100根,98根通过,2根断裂,他摇摇头,像给失败按下“重来”键,却没时间重来——计时器已跳到75:00。

b区第三位,洛阳“真不同”创意主厨李妍,29岁,马尾被厨师帽压住,却压不住创意的锋芒。

她要做“水席九转”——把13道水菜浓缩成3道,用分子料理呈现。液氮烟雾升起,干冰气泡翻滚,像给古宴按下“穿越”键。

她手持虹吸壶,把“牡丹燕菜”变成橙色泡沫,轻轻落在碟中,像给泡沫按下“绽放”键。评委走近,烟雾散去,露出底层“燕窝”——萝卜丝0.08毫米细,透光率90 %,像给泡沫按下“传统”键。

c区第七位,周口逍遥镇胡辣汤第5代传人赵小涛,25岁,t恤印着“逍遥一汤”,却压不住野性的锋芒。

他要展示“千人同饮”——一口直径2米的铜锅,汤底用180只老母鸡、360斤牛骨,熬36小时,汤色乳黄,像被晨光点燃的琥珀。他手持2米长木勺,顺时针搅30圈,逆时针30圈,每圈耗时4秒,像给汤底按下“节拍器”。

木勺提起,汤面形成漩涡,像被风抚过的麦田。评委走近,他舀一勺,汤色乳黄,香味扑鼻,像给汤底按下“合格”键。

李明远站在c区第12位,右腕缠着肌效贴,左手握着9寸铜勺,像握着一支笔,要写一道“糖醋黄河鲤鱼焙面”。

他面前摆着10条鲤鱼,每条1.3-1.5千克,脊背宽阔,尾鳍橘红,像一排等待检阅的士兵。他深吸一口气,像给心跳按下“静音”键,右腕微转,铜勺沿锅边滑入,油温180c,误差±2c,像给火候按下“标准”键。

第一条鱼下锅,180c定型30秒,160c浸炸3分钟,180c复炸30秒,误差±2c,像给时间按下“节拍器”。面丝出锅,0.1毫米细,过4号缝衣针,100根,98根通过,2根断裂,他摇摇头,像给失败按下“重来”键,却没时间重来——计时器已跳到70:00。

他抬头,看对手们各展绝技:有人用液氮把“牡丹燕菜”变成橙色泡沫,有人用2米长木勺搅动2吨胡辣汤,有人用0.08毫米刀工把萝卜丝穿成“面”……像给视觉按下“烟花”键。

他却不再紧张,因为知道:自己的烟花,在0.08毫米里,在18厘米里,在“中和”里。

他低头,继续炸第二条鱼,面丝100根,99根通过,1根断裂,重新炸;第三条鱼,100根通过,他才点头,像给深夜按下“合格”章。

开幕式结束,评委宣布规则:分传统菜和创新菜两轮,综合打分决胜负;传统菜,必须守古法,误差≤1 %;创新菜,必须融文化,创意分≥30 %;总分100,80分以上晋级。声音不高,却像给赛场按下“发令”键。计时器归零,锅火齐燃,像给深夜按下“开考”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