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异界降临:末世之重建文明新秩序 > 第146章 星环墨韵——软性文明全球生长纪实(上)

当“万族共生花”的星芒,如同稀释的液态钻石,穿透天枢城半透明的生物穹顶,在临窗茶座的木纹桌面上投下摇曳的光斑时,穆婉茹正坐在“共生书院”那个她惯常的角落里。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新墨水和某种难以名状的宇宙尘埃混合的宁静气息。她翻开那本新到的《星穹文萃》,指尖划过书页边缘时,细微的摩擦声竟比窗外的城市低语更清晰。奇异的是,书页间并非油墨香,而是飘散出一种若有似无的清冽桂香——那是用尖端星核技术封存的“气味记忆”。指尖翻动间,一个文明的土地就在鼻尖苏醒:一页敦煌的沙枣花,干燥、微甜,带着时光的沙砾感;下一页是亚马逊雨林暴雨初歇时的浓郁湿绿,苔藓和腐朽巨木的气息纠缠;再一页,竟是冰岛旷野雪松的冷冽清香,仿佛能冻结鼻腔。

穆婉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冰岛的冷香让她脊椎泛起一阵微小的颤栗,如同多年前某个独自旅行的冬日清晨。就在这时,一阵轻快却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小棠像只受惊的雀鸟般扑过来,脸颊因兴奋泛着红晕,手里紧紧攥着一块薄如蝉翼的全息平板。“婉茹姐!快看这个!震撼级的!”她的声音带着年轻生命特有的、未经修饰的明亮。

屏幕莹莹亮起,是新上线的星际网络小说《共生航线》的宣传页。主角设定极具冲击力:一位地球少女与织女星少年的混血后代,驾驶着一艘名为“心舟”的、据说能感知使用者情绪的奇特飞船(船体材质像凝固的月光),穿梭于虫洞交错的星际迷途,最终在半人马座星系播种下象征联结的“共生花”,奇迹般地化解了两个文明由来已久的资源战争宿怨。下方作者简介赫然写着:“星芒,天狼星团新锐作家,创作灵感源于地球‘共生社区’的‘爱情公园’”。

“‘共生不是目的,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宇宙里找到自己的光’……”穆婉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上这段被高亮标出的文字。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蓦地冲上眼眶,她慌忙低下头,假装被书页间飘出的另一阵气味——某种类似雨后草原的清新——吸引。这句话像一颗微小却沉重的星核,毫无预兆地坠入她记忆的深湖,漾开一圈圈复杂而模糊的涟漪。她想起荆无棣深夜伏案时专注的侧影,想起母亲临终前握着她手的那份冰凉与不舍,想起天枢城初建时那些在废墟上相互扶持的、沾满灰尘却异常明亮的眼睛。光……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在这浩瀚得令人心悸的宇宙里。

一、文学新章:当孤独的笔墨触达无垠星穹

新纪元的文学,是一场场“植根厚土”与“仰望深渊”的隐秘交响,在个体的孤独房间与星辰的喧嚣光芒之间,架起无形的弦。

窗棂投进的星芒,在摊开的书页上移动,像无声的沙漏。穆婉茹放下平板,目光投向窗外虚拟光幕上正在直播的苏州评弹直播间。镜头聚焦在那双略显沧桑却异常稳定的手上。吴亮的手指,关节处因常年拨弦带着薄茧,此刻正灵巧地拂过三弦光润的丝弦。他闭着眼,头颅随着旋律微小地晃动,仿佛沉浸在一个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理解的古老梦里。他唱的并非寻常的才子佳人,而是改编自《诗经·关雎》的《共生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星河耿耿,与子同舟……”那悠扬苍劲的唱腔,穿透数字信号的阻隔,带着江南水汽的湿润与历史的重量,撞击着无数光年外的耳膜。地球观众区域的弹幕如潮水般涌动,“泪目”“DNA动了”的字样密密麻麻。而在织女星频道,一行行奇异的、仿佛藤蔓缠绕般的星文留言悄然浮现:“这旋律的频率……不可思议,竟与我们‘心之藤’在无光深夜里生长的低频共鸣如此相似!”更年轻的创作者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传承,他们将评弹的古韵内核剥离、打碎,与冰冷锐利的电子脉冲、浩瀚的星云采样糅合,诞生了“星穹评弹”。一曲《虫洞低语》以其奇诡的韵律和撕裂又融合的情感张力,竟在银河系音乐榜榜首的位置盘踞了整整三周,冰冷的榜单数据背后,是无数种族的耳机里共享着同一份源自地球角落的、被星辰重塑的古老乡愁。

科幻作家老周的书房里,堆满了各文明的“数据水晶”和古老的线装书。他刚写完《共生档案》的最后一个章节,手指因为长时间敲击键盘而微微发麻。窗外,人造月亮的光冷冷地洒进来,映亮了他桌角一块巴掌大的、内部仿佛有星云流转的“记忆晶体”。在他的笔下,人类历史上那些辉煌与苦难,那些技艺、信仰、战争与爱,乃至织女星的“心灵母树祭典”、天狼星理性至上的“逻辑圣殿”,都被精妙地编码封装进这小小的“记忆晶体”中,构成了庞大而脆弱的“文明基因库”。主角团队并非无所不能的救世主,而是一群背负着各自伤痕与遗憾的修复师,搭载着并非最先进的飞船,航行在因战争或时间而受损的“基因库”节点之间。一次修复任务中,他们在检索一个濒临数据湮灭的、标记为“地球-前共生纪元-无名小城”的晶体碎片时,意外捕捉到一段模糊的影像:一个疲惫的人类母亲,在孩子上学前的清晨,蹲下身,极其耐心地、反复示范着如何系好一只小小的、磨损的鞋带。旁边还有一段几近丢失的声音片段:冬日清晨,一个老人将旧草席轻轻盖在瑟瑟发抖的流浪狗身上,低声絮语着旁人听不清的安慰。屏幕前,一个向来以冷静着称的天狼星学者,在翻译读到这段时,他那如同精密机械般清晰的眼眸里,竟罕见地泛起一丝难以解读的波动。他在星际书评网上留下短短一句,却重若千钧:“《共生档案》迫使我们重新定义‘文明价值’的基石——它不在宏伟的星舰炮口,而在那俯身系带的指尖温度,在那覆盖流浪生命的草席褶皱里。”冰冷的科技与温暖的人性在此刻完成了最微妙的共生。这本书如同星际蒲公英,它的种子——那37种星际文字的译本,正在宇宙的各个角落悄然着陆、生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