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文始证道录 > 第7章 石上刻星测关门

文始证道录 第7章 石上刻星测关门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7

函谷关的青石板路,是被岁月磨亮的。

从关楼延伸至关内的主街,一块块青石板铺得齐整,边缘被往来行人的脚步磨得圆润,雨天时泛着湿漉漉的光,倒映着城楼的影子。五岁的尹喜总爱蹲在这些石板上,手里攥着一块尖尖的燧石,低着头,专注地在石板上划来划去。

他的个子长了些,眉眼愈发清俊,只是性子比从前更静了。胸口的玉牌被摩挲得愈发温润,红绳勒在颈间,留下浅浅的印痕。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会溜出府,跑到关城西侧那段少有人经过的石板路上,一蹲就是半日。

守关的士兵们见惯了他这副模样,不再像从前那般好奇,只当是孩子的顽劣。他们偶尔会停下脚步,看他用燧石在石板上划出密密麻麻的线条,像蛛网,又像河流,谁也说不清是什么。

“小公子又在刻啥呢?”一个老兵扛着长枪路过,笑着打趣。

尹喜头也不抬,手指在石板上比划着,嘴里念念有词:“北斗……天枢……天璇……”

老兵听不明白,摇摇头走开了。风从箭垛里钻出来,吹起尹喜额前的碎发,露出那道若隐若现的星纹。此刻那星纹泛着极淡的光,与石板上的刻痕相互映衬,仿佛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他刻得极认真,小小的手指被燧石磨得发红,却浑然不觉。燧石划过青石板,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春蚕在啃食桑叶。那些线条在他手下渐渐成形,不是杂乱无章的涂鸦,而是由无数个小点连接成的弧线,一环套一环,朝着北方延伸,隐隐能看出北斗七星的轮廓——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玉衡、开阳、摇光连成斗柄,在青石板上铺展开来,仿佛把夜空的星辰搬到了地上。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透过关楼的箭垛,在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尹喜终于刻完了最后一笔,他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灰,退后几步,仰着头打量自己的杰作。

石板上的星轨清晰可见,与他熟记于心的北斗星图几乎一模一样。可看着看着,他的小眉头皱了起来,目光落在斗柄的位置,轻轻“咦”了一声。

“偏了……”他喃喃自语,小手指着斗柄的末端,“差了三寸。”

他蹲下身,用手指在石板上量了量,又抬头望向天空——此刻日头正盛,看不到星辰,可他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那高悬天际的北斗七星。他记得昨夜观星时,北斗的斗柄明明是朝着东北方向,可石板上刻的斗柄,却比记忆中的位置偏了三寸,朝着正东去了。

是自己刻错了吗?尹喜歪着头想了想,又用燧石在石板上重新勾勒斗柄的线条,比量了好几次,可无论怎么调整,刻出来的位置始终比记忆中偏三寸。

他站起身,绕着石板转了一圈,忽然把耳朵贴在石板上,闭上眼睛听着。青石板下传来极细微的震动,像大地在呼吸,又像某种东西在缓慢移动。他猛地睁开眼睛,小脸上露出笃定的神色,对着正在不远处修补城墙的匠人喊道:“石在动!这石头在往南移!”

匠人们正忙着和泥,闻言都抬起头,见是令尹家的小公子,纷纷笑了起来。为首的老匠人放下泥抹子,走过来摸了摸尹喜的头:“小公子又说胡话了,这青石板嵌在地里好几百年了,怎么会动?”

“就是会动!”尹喜急得脸通红,指着石板上的星轨,“你看,我刻的北斗斗柄偏了三寸,是因为石头往南移了,所以斗柄才会偏!”

老匠人低头看了看石板上的刻痕,只觉得杂乱无章,哪里看得出什么北斗星轨?他笑着摇摇头:“小公子,石头是死物,怎么会自己移动?许是你刻的时候没看准吧。”

“不是的!”尹喜固执地拽住老匠人的袖子,“真的在动,你量一量就知道了!从关楼的基石到这块石板,比上个月近了三寸!”

老匠人有些无奈,他知道这孩子向来执拗,可“石板南移”这种事,实在太过荒唐。他正要哄劝几句,却见尹虔带着随从从远处走来,连忙停下了话头。

尹虔刚巡查完关防,远远就看见尹喜在和匠人争执,便走了过来:“喜儿,怎么了?”

“爹!”尹喜跑到尹虔身边,拉着他的手往石板那边走,“这石头在往南移,我刻的北斗斗柄偏了三寸,就是因为这个!”

尹虔低头看向石板上的刻痕,那些线条虽稚嫩,却隐隐能看出北斗的形状。他想起尹喜观星的本事,心中一动,对老匠人说:“你去取丈量的绳尺来,量一量从关楼基石到这块石板的距离,与上个月的记录比对一下。”

老匠人愣了愣:“老爷,这……真要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孩子的胡话,何必当真?

“去吧。”尹虔的语气不容置疑。

老匠人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取来绳尺。几个匠人一起动手,一端系在关楼西侧的基石上——那基石上刻着一道浅浅的记号,是上个月修缮关楼时特意做的标记,另一端拉到尹喜刻星轨的石板边,仔细量了起来。

尹喜站在一旁,小手紧紧攥着胸口的玉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绳尺。阳光照在他脸上,额间的星纹微微发亮,仿佛在为他作证。尹虔也屏息看着,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几分紧张——他虽相信尹喜的天赋,可“石板南移”毕竟太过匪夷所思。

“量出来了!”一个年轻匠人喊道,声音里带着惊讶,“比上个月的记录……短了三寸!”

“什么?”老匠人不敢相信,亲自上前复核,用绳尺量了一遍又一遍,最终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对尹虔躬身道:“老爷,确实短了三寸。这块石板……好像真的往南移了。”

周围的匠人都惊呆了,纷纷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怎么可能?这石板嵌得这么牢,怎么会自己移动?”

“莫不是地底下有什么东西在动?”

“难怪最近总觉得关楼的柱子有点歪,原来是地基在移?”

尹虔的目光落在尹喜身上,只见儿子脸上没有丝毫得意,反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仿佛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蹲下身,轻声问:“喜儿,你怎么知道石板在往南移?”

尹喜指着石板上的星轨,又抬头望向天空:“北斗的位置是固定的,我照着天上的星刻下来,可斗柄总对不准,就知道是石板在动。地底下有声音,像虫子在爬,带着石板往南走。”

他说的“地底下的声音”,或许就是地质变动时的细微震动,常人听不到,却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尹虔心中震撼不已,这孩子不仅能观星、听风,竟还能察觉到大地的移动,这份本事,真是闻所未闻。

老匠人凑过来,看着石板上的星轨,又看看关楼的方向,满脸敬畏:“小公子真是神了!这地质变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没想到小公子竟能从星轨上看出来……”

消息很快传遍了函谷关。人们都说,令尹家的小公子是天神托生,不仅能看透天上的星象,还能知晓地下的变动,连大地的移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关里的匠人更是对尹喜敬佩不已,特意在他刻星轨的石板周围围上了木栏,不许旁人踩踏,说这是“通天之石”。

尹虔却再次叮嘱家人,不可在外张扬。他知道,尹喜的天赋越是惊人,就越容易引来觊觎。乱世之中,锋芒太露绝非好事。但他也明白,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尹喜与天地相通的本事,早已注定他要走上一条不寻常的路。

那日傍晚,尹喜坐在庭院里,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金红色。尹虔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递给了他一卷新的竹简——那是他托人从洛邑找来的《考工记》,里面记载了各种器物的制作和地理的变迁。

“喜儿,”尹虔轻声说,“这天地之间,有太多我们不懂的道理。你能看透星象,察觉地动,是你的造化,但也要记住,知而不言,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尹喜抬起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抚摸着胸口的玉牌。玉牌的光与天边的晚霞交相辉映,他仿佛又听到了石板下传来的细微震动,那是大地在缓缓移动的声音,带着函谷关的脉搏,也带着他与这片土地的羁绊。

石板上的星轨依旧清晰,斗柄偏出的三寸,像是一个神秘的符号,预示着某种未知的变化。而刻下这星轨的孩子,正仰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眼中闪烁着与星辰同辉的光。属于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