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6章 功成化形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6章 功成化形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腊月的雪下了整整三日,丹房的瓦檐上积着尺许厚的雪,像铺了层绵白的绒。玄元盘腿坐在院中那棵老松下,膝上盖着块粗布,雪粒子落在布上,簌簌作响,却渗不透那层薄薄的布——他周身的气正结成无形的屏障,把寒气挡在三尺之外。

从辰时坐到午时,三个时辰过去,他指尖竟还泛着暖意。收势时,玄元缓缓吐气,气从唇间出来,带着淡淡的白雾,落在身前的雪地上,竟融出个浅浅的圆坑。他站起身,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声,身上的单衣只沾了些雪沫,拍一拍便落了,内里的中衣竟还是干爽的。

“气流转全身,暖得像揣着炭火。”尹喜站在廊下,手里捧着个铜炉,炉里的艾草正燃着,烟缕在他身前凝而不散。“三个月前,你在雪地里坐半个时辰就冻得发抖,如今三个时辰,气自能护着你。”

玄元走到廊下,接过尹喜递来的温酒,抿了一口。酒液顺着喉咙淌下去,丹田的暖意更盛,像添了柴的火塘。他想起上月路过镇西的猪圈,那股混杂着粪水与烂菜叶的浊气扑面而来时,他只下意识闭了口气,再睁眼时,秽气竟像水珠落进热油里,“滋啦”一声就散了,连鼻尖都没沾染上半分腥气。

“气实了,便不怕邪。”尹喜的指尖在铜炉沿上摩挲,炉壁的温度透过指尖漫开来,“一月通气,二月气实,三月功成,就像堤坝筑得牢了,再大的浪也冲不垮。”他望着院角的竹篱笆,雪压在竹枝上,枝桠弯成弧形,却没断,“你看那竹,新枝脆嫩,经不住雪压;老枝坚韧,越压越直。气也是这般,练得实了,自能扛住风雨。”

辰时的粥已换了模样。玄元在石臼里捣着糙米,糙米的壳被捣得裂开,露出里面乳白的仁。他把糙米与小米混在一起,煮出的粥带着点粗粝的口感,嚼起来能尝到谷物的清甜。三个月前,他吃不得半点粗粮,稍硬些的食物便会滞在胃脘,如今却觉得这糙米粥更养气——气会顺着咀嚼的节奏,推着食物往肠里走,像有只无形的手在帮着运化。

“软饼里掺些荞麦面吧。”尹喜从面缸里舀出半碗荞麦粉,灰扑扑的,混着白面粉揉起来,面团泛着淡淡的黄。“气能推着粗粮走,才是真的顺了。”他把面团擀成饼,上锅蒸时,蒸汽里飘着荞麦特有的微苦,混着麦香,竟格外清透。

玄元咬了口荞麦饼,饼边有些糙,刺得舌尖微微发麻,却不碍着气的流转。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尹喜让他吞三粒胡椒,辣得他直吐舌,如今却只需在粥里撒小半粒,碾成粉,混着米香咽下去,气便会顺着那股微辣,稳稳沉到丹田。胡椒从三粒减到半粒,不是气弱了,是气已不需太多引导,自己就能找到航道,像老马识途,闭着眼也能走到地头。

每日辰时那两杯米酒,也成了寻常事。玄元会在卯时把米酒从井里捞出来——冬天的井水比空气暖些,酒液温温的,刚好入口。他不再像初时那样小口抿,而是举杯一饮而尽,酒气在喉咙里打个转,便化作股暖流,推着气在四肢百骸里游走。有时镇上的猎户送来鹿肉,他会切些薄片,与麦饼一起蒸了吃,肉香混着面香,气竟能裹着荤腥的滋腻往下走,半点不滞,这在三个月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你看这头发。”尹喜在灯下给玄元梳头,木梳齿穿过发丝,竟没带出半根断发。玄元凑近铜镜,见鬓角新长出的头发黑得发亮,比先前的灰发浓密了不少。眼角的细纹也淡了,笑起来时,纹路浅得像被春水漫过的沙痕。更奇的是夜里看书,原先点两根灯芯才能看清的小字,如今一根灯芯便够了,字里的墨香仿佛都更清晰些。

“这便是‘明目生发’。”尹喜把梳好的头发用布带束起,“气化为津,津养毛发,血润双目,原是这般道理。”他从书架上抽出《太清经》,书页泛黄,上面的朱笔批注是十年前写的,如今玄元竟能在昏灯下看清那细小的字迹:“气足则形健,如草木得肥,自然枝繁叶茂。”

腊月十六那日,镇上的铁匠王二被淬火的铁水烫了手,手背起了串燎泡,疼得直跺脚。他媳妇急得直哭,抱着他往丹房跑。玄元正在碾药,见王二疼得脸发白,便依着尹喜教的布气法,掌心对着他的手背悬着。

起初气从掌心出去时,带着点怯生生的暖,王二只觉微微发痒。玄元深吸一口气,想起三个月前吞的那些胡椒,丹田的暖意忽然涌上来,气顿时烈了些,像裹着层淡淡的辛辣。这股气落在燎泡上,王二“嘶”地吸了口气,随即眉峰舒展:“不疼了!像有股凉丝丝的风在吹!”

玄元收了手,掌心竟还留着点麻意。尹喜在旁看着,眼里的笑像落了星光:“三个月前,你给月季布气都要费半天劲,如今竟能医烫伤了。气借食养,食助气行,原是相辅相成的。”

傍晚的药圃里,玄元正给麦冬松土。雪化后的泥土带着湿气,他指尖触到土块,忽然想起这三个月气的变化——

第一个月,气在经络里窜,像刚学步的孩子,时常撞得他肘关节发麻,膝盖发酸。那时吃不得半点油腥,喝口冷粥都要疼半天,尹喜便日日给他煮软米糕,蒸山药,像喂雏鸟似的,一点点养着他的气。

第二个月,气渐渐顺了,像被驯服的小马,虽还有些野,却不再乱撞。舌下总生津,练调气液时,玉池里的清水能积满舌尖,吞下去时,气会跟着津液往下走,润得五脏都发暖。那时他开始吃些煮得烂的菜羹,菜梗要切得碎,菜叶要煮得软,气才能推着它们慢慢化。

第三个月,气沉在丹田,像蓄满了水的湖。想让它往指尖走,便顺着胳膊往上涌;想让它护着脾胃,便往腹里沉。玄元试着吃了块冷糕,竟半点不疼,气像层棉垫,把寒气稳稳接住,再慢慢化了。冬天穿单衣也不冷,气在皮肤下游走,织成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暖意锁在里头。

“《黄庭经》说‘千千百百自相连’。”尹喜不知何时站在药圃边,手里捏着根枯草,“便是气与身合,骨节相连,五脏牢固。”他指着药圃深处的老松,松针上还挂着雪,树干却挺得笔直,“你看那松,根在土里盘得牢,风再大也吹不倒。气若凝实,便如松之根,寒暑不侵,刀兵不害。”

暮春的傍晚,玄元坐在石碾上。夕阳把天边染成金红,药圃里的芍药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沾着暮色,像裹了层淡金。他缓缓吐气,气从丹田出来,顺着经络往四肢漫,像溪水漫过平原,所到之处,带着微微的痒,又透着说不出的舒泰。

气在体内慢慢化,津随气生,血随津长,精随血养,髓随精盈。玄元忽然觉得,自己像那老松,根须在土里悄悄蔓延,枝干在风里慢慢伸展,看不见,摸不着,却一日比一日坚韧。

尹喜端来碗枣汤,汤里飘着两颗蜜枣,是用去年晒的枣炖的,甜得润口,不带半分涩味。“往后,便不用刻意记着禁忌了。”他把碗递过来,指尖碰着玄元的手,带着常年碾药的薄茧,“气已成势,自会护着你,就像太阳出来了,霜雪自会化。”

玄元接过碗,枣汤的暖意从指尖传到心口。他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清晨,尹喜把三粒胡椒放在他掌心,说“食须有次第”;想起第一次喝温酒时,气在喉咙里打颤,像受惊的雀;想起对着猪圈闭气时,心怦怦直跳,怕秽气钻进来……原来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子,那些小心翼翼的饮食,都是在给气铺路。

饮尽最后一口枣汤,舌尖的甜混着气的暖,漫到四肢百骸。玄元望着天边的晚霞,觉得自己正慢慢长成该有的模样——不是什么腾云驾雾的仙,而是像那老松,根扎在土里,气凝在身中,与天地相连,在时光里慢慢生长,坚韧,平和,自有力量。

院角的竹篱笆上,新抽的竹笋正顶着残雪往上冒,嫩黄的尖儿在暮色里闪着光。玄元知道,这便是气的化育,像草木逢春,自然而然,却又藏着千日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