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7章 东门送别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7章 东门送别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19:01:41

净乐国的东门,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

青石板铺就的长街从皇城一直延伸到城门,此刻被黑压压的人群填满了。晨光刚漫过城楼的垛口,就被无数双仰起的脸反射回来,混着此起彼伏的呼吸声、低语声,像一锅渐渐沸腾的水。百姓们听说太子要去武当山求道,天不亮就从四面八方涌来,有挎着菜篮的妇人,有扛着锄头的农夫,有捧着书卷的书生,连平日里难得出门的老人,都由儿孙搀扶着,站在街角的石阶上,只为看一眼那个拒接储印、选择大道的少年。

玄元骑着白马走出皇城时,远远就听见了人群的动静。他勒住缰绳,望着长街尽头涌动的人头,忽然有些恍惚——八岁那年微服出宫,他躲在茶摊后看这些人,看他们为一文钱讨价还价,为孩子哭闹而手忙脚乱,那时只觉得“苦”;如今再看,却从每张脸上读出了不同的情绪,有期盼,有不舍,有担忧,像一幅被烟火熏染的画,粗糙却温热。

“殿下,百姓们……”牵马的赵虎有些紧张,他从未见过这阵仗,生怕人群冲撞了太子。

玄元却笑了笑,轻轻拍了拍白马的脖颈:“他们是来送我的。”

白马似懂人性,放缓了脚步,蹄子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笃笃”的轻响,竟压过了人群的嘈杂。玄元挺直脊背坐在马背上,腰间的青锋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剑鞘上的七星珠在晨光里闪着光。他没有穿锦袍,还是那身玄色常服,却比任何华服都更让人瞩目——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少年放弃了什么,又选择了什么。

“是太子!”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又爆发出更热烈的动静。

“太子要去求道了?”

“听说武当山是仙山,太子定能成神仙!”

“求太子成了仙,别忘了咱们净乐的百姓啊!”

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玄元勒住马,对着人群拱手。他的动作不算标准,却透着真诚,额间的朱砂痣在阳光下亮得像颗小太阳:“诸位乡亲,玄元此去,非为一己成仙,为求大道护佑苍生。他日道成,必归此地,护净乐水土,保百姓安宁。”

话音落下,人群里忽然响起一阵啜泣。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往前挤了挤,正是当年玄元送过麦饼的那个流民。她如今穿着干净的粗布衣裳,孩子也胖了些,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他。

“太子……”妇人哽咽着,从篮里掏出几个热乎乎的麦饼,“这是家里新收的麦子做的,您带着路上吃。当年您给我们的饼,我记一辈子。”

玄元接过麦饼,指尖触到妇人粗糙的手掌,那上面还留着干活磨出的茧。他想起贫民窟的雪,想起老丈的话,忽然觉得这麦饼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珍贵——这是百姓的心意,是他道途上最该记住的重量。

“多谢。”他将麦饼小心地揣进怀里,“我一定带着。”

人群又往前涌了些,一个扎着总角的孩童挣脱母亲的手,捧着束野花跑到马前。花是路边采的,有黄的野菊,紫的地丁,还有几朵不知名的小白花,被孩子用草绳捆着,歪歪扭扭的,却透着勃勃生机。

“太子哥哥,”孩子仰着小脸,声音奶声奶气,“娘说神仙都爱花,您带着它,路上就不孤单了。”

玄元弯腰接过花,花瓣上还带着晨露,沾湿了他的指尖。他想起观星台的星空,想起紫虚元君的金光,忽然觉得这束野花比任何仙葩都动人——它开在泥土里,长在阳光下,是这人间最本真的模样。

“谢谢你。”他摸了摸孩子的头,“我会好好养着它。”

孩子被夸得红了脸,蹦蹦跳跳地跑回母亲身边,人群里响起一阵善意的笑。笑声未落,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丈拄着拐杖走上前,他手里拿着个黄纸折的平安符,符角系着根红绳,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小老儿是城西的守庙人,”老丈声音有些抖,却字字清晰,“这符是当年青虚道长留下的,说‘遇向道之心则灵’。太子拿着它,路上遇着妖魔鬼怪,自有神明护佑。”

玄元认得这老丈,小时候去城隍庙玩,总见他坐在门槛上晒太阳,给孩子们讲神仙故事。他接过平安符,黄纸有些脆,却能感觉到里面包裹的硬物,像是块小小的桃木。

“多谢老丈。”他将平安符与母亲绣的玄武图放在一起,“我会带着它,就像带着净乐的神佛。”

老丈对着他深深作揖,转身时,玄元看见他的脊梁挺得笔直,像庙前的老槐树。

人群缓缓让开一条路,白马蹄子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玄元一路拱手,看着两旁的百姓——卖糖葫芦的小贩举着串最红的糖球,对着他笑;茶馆里的书生们站在门口,齐声念着“一路顺风”;连平日里总板着脸的城门官,此刻都红了眼眶,对着他敬了个不标准的礼。

他忽然想起父王说的“家国”二字。以前总觉得这是朝堂上的话,此刻才懂,家国不在金銮殿的奏折里,在这些人的笑脸上,在麦饼的热气里,在野花的露珠里,在平安符的褶皱里。他们或许不懂“大道”,不懂“玄武”,却用最朴素的方式,托着他的道途,护着他的远行。

走到城门口时,玄元勒住马,最后回望了一眼。长街像条蜿蜒的河,百姓们的身影像河里的鱼,密密麻麻,却透着一股温暖的生机。皇城的琉璃瓦在远处闪着光,宗庙的苍松翠柏隐在烟霭里,连贫民窟的方向,都升起了袅袅的炊烟——这就是他要护的净乐,是他道心的根。

“驾!”他轻轻夹了夹马腹,白马嘶鸣一声,踏出了城门。

门外的官道上,赵虎早已备好了干粮和水。玄元翻身下马,将野花插进干粮袋的缝隙里,麦饼和平安符被小心地收好。赵虎想再说些什么,却见玄元忽然对着城门的方向深深鞠躬,动作里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

“回吧。”玄元翻身上马,声音里没有不舍,只有坚定,“告诉父王和娘娘,我走了。”

白马扬起前蹄,载着他往南而去。玄元没有再回头,却能感觉到身后有无数道目光,像阳光一样落在背上,暖得让人心头发颤。腰间的青锋剑轻轻嗡鸣,像是在应和城门内传来的、渐渐模糊的送别声。

风从官道两旁的树林里钻出来,卷起几片落叶,沾在干粮袋的野花上。玄元低头看着那束花,忽然觉得,所谓“道不孤”,或许就是这样——哪怕前路孤身一人,只要心里装着这些笑脸,揣着这份暖意,便永远不会真的孤单。

远处的城门越来越小,最终缩成一个黑点,被官道尽头的烟尘吞没。但玄元知道,那道城门永远在那里,像个温暖的坐标,等着他道成归来,兑现那句“护此方水土”的承诺。而此刻的他,只需握紧缰绳,朝着武当山的方向,一步步往前走。

因为他的道途上,不仅有剑,有丹经,有玄武图,更有这一城百姓的牵挂,沉甸甸的,却也暖融融的,足够照亮所有前路的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