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后,柳如烟没有等待票房出炉,就开始着手宣传寒假档第二部电影的宣传了。
她的办公桌上,此刻铺开的是另一部电影的资料——《斯拉夫赛博朋克村庄》。
这部电影的来历颇为特殊,它源于两位俄国导演近乎偏执的创意。
他们最初构想的,是一个长达十集,且每集时长都随心所欲的电视剧系列。
柳如烟在和两位导演沟通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想法很酷,视觉概念惊艳。
但十集不固定时长的剧集,观众的耐心和观看习惯会被你们彻底打碎,体验会非常糟糕。
就算是再好的剧情内核,如果无法被顺畅接收,就是浪费!
两位俄国导演很清楚,柳如烟这不是在胡搅蛮缠,也不是在强行干预他们的创作。
他们的这部作品,只有十集,且每一集都在24-32分钟。
像这种剧集时长不能固定的影视剧,根本就没有电视台会播出!
两位俄国导演,根本就没经历什么挣扎与取舍,就接受了柳如烟的方案!
二人重新将宏大的构想进行极致精简,去芜存菁,把所有精华浓缩进一部电影的时间里。
于是,一部风格独特,节奏紧凑的《斯拉夫赛博朋克村庄》电影版诞生了。
此刻,柳如烟手指点着《斯拉夫赛博朋克村庄》的宣发策略报告,给了张迪明确的定位:
“《辛德勒的名单》是针对全球的,尤其是北美颁奖季。
而这一部,《斯拉夫赛博朋克村庄》,我们的核心目标市场是——欧洲!”
于是,暴雪娱乐官网再次亮剑——“当冰冷的代码,写入古老的村庄灵魂——我们,还是我们吗?”
配文下方,不再是简单的海报或短预告,而是一部被标注为“8分钟”精彩剪辑的预告片!
暴雪娱乐的这次宣发,可谓是诚意满满!
通常电影宣发,只会释放1-2分钟的预告片,以此来制造悬念。
但8分钟的预告片,几乎相当于展示了整部电影最精华的架构。
这背后是柳如烟和暴雪娱乐,对影片质量的绝对自信!
柳如烟带着十部“核弹级”电影强势回归,引得无数人都在猜测,她将会怎么把这些牌打出来!
所以,当暴雪娱乐的官方微博一更新,无数关注着暴雪动态的网友,立刻点赞、转发,然后迫不及待地点开了视频。
这八分钟的视频预告片,简直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开场就是广角镜头,肥厚的白雪,覆盖了整个北欧世界。
俄国的荒原上,一个有着“东正教”洋葱顶教堂的村庄,静谧地坐落其中。
但仔细看看去,教堂的十字架,是由废弃的电路板焊接而成!
镜头缓缓推近,村民们穿着厚重的传统棉袄,但露出的手臂却是闪着金属光泽的机械义肢。
一个老妇人坐在木屋前,不是纺线,而是在全息投影上修补着破损的数据流。
到了夜晚,村庄不是被灯火点亮,而是被村民体内,植入的LED灯管和机械眼发出的幽蓝、猩红光芒所笼罩。
巨大的如同钢铁蜈蚣般的武装无人机,从低空掠过村庄,与村民们手持、经过改造的古老猎枪形成荒诞对比。
村庄的“长老”——一个半张脸都被机械取代的老者,用合成音低沉地说:“外面的世界已经腐烂,数据瘟疫吞噬了一切。
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净土’,但系统……正在出现‘错误’”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主角——一个从昏迷中醒来的年轻女孩。
她发现自己被村庄收留,但她的记忆芯片一片空白,只残留着关于“网络海洋”的碎片记忆。
她似乎就是那个“错误”,也可能是打破这僵局的“钥匙”!
预告片后半段,一段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追逐戏,在木屋、谷仓和巨大的卫星信号接收器之间展开。
女孩利用对数字世界的本能理解,短暂瘫痪了追击的无人机。
画面中,代码流与实体爆炸交织,充满独特的暴力美学。
结尾定格在女孩站在村庄边界,一边是风雪弥漫的原始森林。
一边是远处城市废墟,投射在云层上扭曲的全息广告幽灵。
她回头望向那个充满矛盾的“斯拉夫赛博朋克村庄”,眼神迷茫又坚定!
整整八分钟!预告片完美呈现了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
荒诞与严肃并存,高科技与原始信仰碰撞,冰冷的机械与温暖的人性微光交织。
反响是爆炸性的!
欧洲各大科幻论坛、影视媒体几乎瞬间被点燃:
“上帝!这视觉风格太独特了!斯拉夫赛博朋克!从未有过的体验!”
“这八分钟比我看过的很多完整电影都有趣!哲学思辨和动作场面居然能结合得这么好?”
“那个代码与实体交织的追逐戏!创意和执行都满分!”
“我们到底是谁?是记忆的集合,还是这具躯壳?这部电影看来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