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最终冲刺,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新编钢琴教材,终于宣告完成。
近五个月的时间,从最初的理念碰撞,框架构建。
再到十首核心曲目的惊艳问世。
再到后续无数配套曲目的精心遴选与注解,最后是各位泰斗们字斟句酌的教学提示和难点解析……
这套教材的诞生,堪称一次对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颠覆性”重构。
其课程设置、进度安排、核心训练目标、乃至美学引导方向,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此重大的教育变革,绝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投入使用。
最终,经过教育部、文化部以及音乐协会的紧急磋商,一致决定:召开一场高规格,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的意义重大:
一来,保障公众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知情权,透明公开地展示改革内容。
二来,统一全国音乐教育界的认知,确保新理念、新方法能够被准确理解和有效推行。
三来,凝聚社会共识,争取从学界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形成推动艺术教育进步的合力。
四来,体现国家层面对美育改革的高度重视,强化教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通常,新教材出炉需经过漫长的试点运行,反馈修改再推广的过程。
但这次不同。
这套教材倾注了安华宇、陆院长等,几乎整个大夏音乐教育界,最顶尖泰斗的集体智慧。
更有柳如烟提供的,十首足以载入史册的,高质量核心曲目作为坚实依托。
教材的成熟度、前瞻性和科学性,已经得到了所有参与专家的高度认可。
因此,上级部门特事特批,决定在充分宣传和师资培训后,力争在寒假后的下个学期,开始全面推广试行。
新闻发布会定在中央音乐学院最大的报告厅举行。
当日,现场镁光灯闪烁,座无虚席。
来自全国各大主流媒体、教育类媒体、艺术类媒体的记者早早到场,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
网络平台也开启了同步直播,无数音乐爱好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守候在屏幕前。
主席台上,阵容空前隆重。
教育部、文化部的相关领导居中而坐。
两侧分别是音乐协会安华宇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陆院长,以及作为教材核心编纂专家代表的柳如烟。
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主持。
他简要介绍了新教材编写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后,便将话筒交给了各位专家。
安华宇会长首先发言,他情绪激动,声音洪亮:“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发布的不仅仅是一套新教材,更是大夏钢琴教育,迈向新时代的一块基石!
它打破了延续数十年的固有模式。
旨在真正激发每一个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内心的美感与创造力,而不仅仅是训练手指的机器!”
接着,陆院长作为主编之一,他详细解读了新教材的革新之处:
“我们的新教材,构建了‘情感引领、兴趣先行、文化浸润、技术渐进’的全新体系。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大幅增加了大夏优秀钢琴作品,和改编曲目的比重。
同时也精选了像柳如烟同志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幻想波兰舞曲》,这样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世界级作品作为高阶核心……”
轮到柳如烟发言时,全场镜头瞬间聚焦。
她今天穿着得体,气质沉静,接过话筒后,首先向所有参与编写的专家前辈深深鞠躬。
“我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提供了几首曲子。
这套教材真正的灵魂,是在座的各位前辈,是他们毕生的教学智慧和艺术积淀,赋予了这些音符以教育的生命。”
她的开场白谦逊而诚恳,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她继续道:“我一直相信,音乐教育的起点,应该是美和快乐。
这套新教材的目标,就是希望每一个打开它的孩子,首先感受到的不是畏难和枯燥,而是好奇和欣喜。
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成为他们探索音乐世界的一张友好‘地图’,而不是一本充满条条框框的‘说明书’。”
随后,工作人员将装帧精美的新教材样本分发给各位媒体记者。
记者们迫不及待地翻看,立刻被其新颖的编排、丰富的配图、详实有趣的注解,以及那些光看名字就引人入胜的新曲目。
整个新闻发布会,提问环节异常踊跃。
“请问柳如烟女士,您创作的《梦中的婚礼》这类通俗易懂的曲子进入核心教材,会不会降低专业门槛?”
柳如烟微笑回应:“专业门槛不应建立在枯燥和拒斥之上。
真正的专业,源于持久的热爱。
这些曲子是‘向导’,目的是吸引更多人走进音乐的大门。
并愿意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请问安会长,如此大力度的改革,师资培训如何跟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