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贞德传 > 第27章 永久免赋搞改革

大明贞德传 第27章 永久免赋搞改革

作者:01零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5:44:17

1647年七月二十八日,古城西安。

面黄肌瘦的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拥挤在街道两侧,试图一睹传说中的大明公主的风采。

只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子骑在枣红战马上,一身戎装,身披红色披风,风采斐然。

很明显,这便是那位力挽狂澜,将大明朝从地狱拉回了人间的大明公主了。

在这位公主的身后,是一对身着女真服饰的金童玉女,不少百姓乍一看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清军又回来了呢。

不过,好在紧随其后的是一队骑着强壮战马的明军骑兵,威武的军容和“公主军”三个大字随风飘扬,百姓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是咱大明的军队!

虽然大部分百姓们不知道,大明公主的贴身随从为什么会是两个女真人,但是他们相信公主,这就行了。

有一些读书人则在一旁向百姓卖弄见识。

“你们想知道公主身后的两个鞑子是何许人吗?哎,我告诉你们,那个少年是鞑子公爵的嫡孙,那个少女是海西女真的王室后裔,他们都被咱大明公主的魅力征服了,心甘情愿地追随公主殿下,咱们这位公主,绝非凡人啊!”

“哎,咱听说那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你说,要不是神仙,怎么能让这些人都对她俯首听命呢?”

“没错了,看来咱们有救了!”

“你们听说了吗?公主到汉中,就免了汉中三年的赋税,到凤翔就免了凤翔三年的赋税,如今到了西安,会不会也免了西安三年的赋税?”

“要真的这样那就太好了……不过,咱听说他们会杀地主,把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

“你怕啥呢?你家又没有几亩地。再说,我听说这是鞑子吓唬咱们的,只要没有替鞑子做事,帮着他们欺负百姓的,不仅没有事,还能当官做吏呢!”

“哦……那就好,咱还以为他们和闯贼那样,见地主就抢就杀呢……”

入城仪式过后,众人各自安顿好。

胜利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西安城的破败不堪,超出了妶玉的想象。

明明是陕西最富裕的省城,但西安的百姓,生活水平竟然还比不上江西和四川的一个县城。

原因很简单,连年的战乱,早已掏空了西安这座千年古城。

关中这个地方,你方唱罢我登场,生产和经济早就被战乱破坏殆尽,百姓食不果腹、面黄肌瘦。

看到关中百姓的惨状,妶玉实在于心不忍,可如果连陕西最富裕的西安,赋税也免掉的话,那么整个陕西的财政,也就等于颗粒无收了,那又该如何维持军队的补给,如何维持各地政府的运作,如何赈灾救民?

钱、钱、钱!归根到底,还是缺钱!

有没有办法,既不给百姓增加负担,又能解决军费和财政问题?

从历史上来说,通常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搞屯兵制度。例如三国时期曹魏大搞屯兵制,由于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于是曹操下令军队自行屯垦土地,农时种地,闲时训练,战时出战。

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也采用了这一制度。朱元璋曾经自豪地说:“我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粮食!”

然而,屯兵制度并非良药,一方面由于士兵的精力被消耗在了种地上,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屯兵制度下,士兵的待遇太低,到了明朝后期,一个军户一年的收入,甚至比不上给地主种地的农民的收入。

第二个办法,是增加税源。例如历史上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席卷南方,占据了皖南、苏南、浙江等传统纳税大户地区,极大地打击了清廷的财政收入。

但是,为什么最后清廷没有崩溃,反而实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上海始终控制在清廷的手里。

由于上海作为列强租界的特殊地位,太平天国始终不敢下定决心攻打上海,而上海租界每年的关税收入,高达数百万两银子,占了当时清廷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正是依靠了这笔不菲的关税收入,清廷这棵连根都烂了的大树,才又勉强支撑了几十年。

但这第二条,在陕西又是行不通的。

陕西并非贸易节点,由于丝绸之路早已不存在,在历史的这个节点,明朝的工商业也并不发达,各省的主要税收来源,依然还是田赋。

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不过好在咱是穿越者,不会写作业,还不会抄作业吗?

几百年后的伟人是怎么做的,咱选择性地学习不就行了吗?

第二天,一道告示贴满了西安府的大街小巷,瞬间燃爆了西安百姓,一时间万人空巷,数万人涌入街道,跪下山呼“公主千岁,公主万福!”

只见那告示写道:

“大明广陵公主懿旨:

昔日奸臣乱政祸国、军阀养寇自重,致使辽东崛起,山陕百姓备受压榨、无以为生,百姓饿殍遍野。

今妶玉光复关中,不忍见关中父老民生疾苦,特颁此罪己诏,以女代父,向关中父老请罪!

妶玉焚香告祭天帝,与天父地母盟誓:永久免除山陕田赋,有妶玉在世一日,大明不征山陕百姓一粒米、一颗麦!

若有违此誓,天地不容!”

在这份懿旨后面,还颁布了几条法令:

1.“土改令”。

仿照汉中和凤翔的政策,在农村开展土改运动,给无地的农民分地。对于地主,清廷统治期间帮着清军祸害百姓的,公审后没收财产,土地分给农民。

2.“励商令”。

鼓励并扶持工商业发展,废除各地的地方收税关卡,对于进出陕西的商人只收一次关税,入境后地方禁止再收税。

3.“国营令”。

对于矿产、山林、煤、铁等资源性行业,设立国营企业进行开发,严禁私人私自开采。

4.“开盐令”。

取消盐业专营,任何民间商人和组织,在向政府合法登记备案,并且纳税后,都可以合法经营盐业。

5.“退税令”。

对于从陕西境内出口到关东的部分商品,采取退回关税的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鼓励商人到陕西建立作坊和工厂,生产产品。

类似的法令还有不少,陆陆续续随后颁布。

没错,妶玉就是要拿一穷二白的陕西当试验区,来彻底改造大明朝这个农业社会,推动工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维持公主军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实在是太费钱了,如果仅仅依靠田赋,在不劫掠百姓的情况下,根本就无以为继。

既然陕西已经穷到了谷底,那么搞改革的阻力也就不会太大,反正老秦人也没什么还能再失去的了。

希望改革能够成功吧!

妶玉暗自祈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