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贞德传 > 第26章 两万铁骑何处来?

大明贞德传 第26章 两万铁骑何处来?

作者:01零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5:44:17

当2万铁骑从甘肃冲进陕西,瞬间瓦解3万清军的时候,何洛会想破脑袋也没有想明白,这个女人到底是从哪里变出来这么多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骑兵的?

时间倒回到一个月之前,明军没有和准塔的5千清军先锋硬刚,而是提前主动撤出了凤翔府,除了在陇县留下部分部队扼守要道以外,其余人马,连同在凤翔府招募的5千新兵,直奔甘肃天水而去。

甘肃的局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则是暗流涌动。

这里我们简单来说明一下甘肃的复杂局面:

1.本来甘肃由明朝控制,但是由于甘肃地处边疆,民族多元化,因此大致分为2股势力:明朝官军、被明朝册封的世袭土官回民武装。

2.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派贺锦率军出征三边,占领了甘肃。

此时甘肃变成了4股势力:大顺军、明军、投降了大顺政权的明军、投降了大顺政权的回民武装。

3.清军入关后,很快占领了甘肃,于是甘肃的势力变成了7股:清军、顺军残部、明军残部、未降顺后来降清的明军、先降顺后来又降清的明军、降清的回民武装、降清的顺军。

(好吧,本来想用简单的话来说明一下甘肃的复杂局面,结果发现连作者本人都有些凌乱了……)

————

简单来说呢,由于当前在甘肃的清军力量最为强大,明、顺残部在历史上也没有掀起什么大浪来。

但是甘肃清廷势力内部,却因为复杂的关系,最终造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大起义,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米剌印、丁国栋反清运动”。

1648年,由于不满清廷的剃发令,加上担心被清廷甘凉巡道林唯造打击报复(林唯造的伯父林日瑞是明朝甘肃巡抚,贺锦征三边时战败被俘,拒绝降顺,被贺锦处死)。

按理说,林唯造就算要报仇,那也得是找贺锦去报仇才对,和米喇印又有什么关系呢?

咋说呢,这种事情要是能讲道理就好了。

贺锦没能活到1648年,早几年就在攻打青海时战死了,这林唯造大仇找不到人报,自然把仇记在了当初降顺的人头上,尤其是在贺锦攻打甘肃时出力不少的回民土官米剌印的头上。

所以到了1648年,在剃发令的推波助澜下,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终于不可调和,米剌印、丁国栋等人发动了轰轰烈烈地起义,一度光复了甘肃全境,但由于力量不够,最终在清廷的镇压下,双双兵败殉国。

当然,对于这些历史信息,我们的主人公妶玉公主,其实是不了解的,她毕竟不是历史高材生,哪里知道这么多历史信息呢?

不过,虽然她不知道甘肃有哪些人可以用,但是她可以问呀!

早在汉中的时候,她就已经从贺珍等人的口中,大体上打听清楚了这些关键信息,虽然她不清楚到底哪些人会反清,哪些人可以为她所用,但她压根不在乎,因为她用人的宗旨一向是来者不拒!

不论出身,不论过往,兼容并蓄!

老娘全都要!

当妶玉率领军队来到天水时,等待她的并不是清军的阻击,而是夹道欢迎和一地跪迎王师的百姓。

因为,天水早就已经被李定国收复了!

等等,李定国?

李定国不是猫在子午道的大山里等着阴何洛会吗?他怎么会出现在甘肃,还提前收复了天水?

除了妶玉本人,其他人见到李定国的时候,都是一脸的震惊,不可思议。

其实,让所有人都相信李定国带着主力奇袭子午道,才是此番攻打陕西的战略里面最核心的一部分。

最早的时候,她的确是按照李书恒的战略部署,以褒斜道为诱饵,而将子午道奇袭作为核心战略来安排的。

但是在进军关中之前,李定国发现了疑似清廷细作在窥探汉中军情,于是妶玉和李定国一商量,一个大胆的战略从李定国的嘴里说了出来。

那就是:明袭西安暗取甘肃!

李定国带领部分军队作为诱饵,自褒斜道进攻宝鸡,而妶玉本人则表面上偷袭子午道,做出一副明军主力一明一暗进攻关中的样子。

实则瞒过清军细作后,偷偷绕道向西,与贺珍部汇合后,一鼓作气攻下武威、天水,乃至甘肃全境!

但是,这个战略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清军主帅何洛会。

如果清军主帅不够谨慎,赌性大过了理性,在李定国率领三五千军队进攻凤翔府时果断出兵围剿,那么李定国必然全军覆没!

这也是李定国坚持自己当诱饵,让妶玉领兵攻打甘肃的原因。

但是,妶玉拒绝了。她将两人的角色进行了调换。

她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只有她自己亲自当这个诱饵,何洛会才会瞻前顾后,不敢在她攻打凤翔府时贸然出兵。

其实正常人想一想,谁会相信大明朝最重要的人物,居然敢拿自己的性命当诱饵?

谁能相信威名赫赫的大明公主,居然真的只带着5千人就敢攻打关中,使自己陷入3万清军的包围之中,而没有在暗地里埋下伏兵?

不可能!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胆大的公主?!

越是身居高位者,越是怕死,惜命,哪有上位者自己亲自冒这么大风险,去打仗的道理?

为了防止泄密,因此这一作战调整,仅限于妶玉和李定国两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道。

除此之外,妶玉还把随军工匠们交给了李定国,进入甘肃后,李定国立刻就地建立了临时兵工厂,新造一万把后膛枪肯定来不及了,于是退而求其次,仅仅铸造关键零件,然后对明军老式火绳枪进行改装,临时改装成半后膛枪。

这种半后膛枪也是后膛装弹,但是由于是改装,枪管依然是滑膛管,因此射程和准头都不如真正的后膛枪,但是射击速度和真正的后膛枪差不多。

这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新式后膛枪的数量太少,无法装备全军,为了后面收复关中的作战需要,只能折中一下,至少战斗力比火绳枪强嘛!

实际上,由于妶玉初期迅速收复了凤翔府,随着一部分清军溃兵和明军细作把消息带进了甘肃,再加上李定国一路对大明公主威名的宣传,本来就因为剃发令人心不稳的甘肃,基本上算是传檄而定。

除了在兰州遇到清军一定的抵抗之外,大部分州县,要么向明军投降,要么主动反清,杀了当地清军驻军归明,要么就望风而逃了。

于是,收复了甘肃之后的妶玉,对反正归明的米剌印、丁国栋、林唯造等人进行了安置之后,手上便一下子多出来上万西凉铁骑,再加上李定国、贺珍等各部兵马,将在凤翔府招募的新兵补充进各部之后,瞬间拥有了2万骑兵!

要知道,这里可是甘肃,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优良的战马!

于是,仅仅一个月之后,2万装备精良的铁骑,就从甘肃呼啸而下,席卷了整个关中平原,一口吞掉了何洛会的3万清军。

站在渭河边上,妶玉诗兴大发。

“啊~黄河!老娘来啦!”

塔娜一脸的扭曲,其他人则强忍着不敢笑。

这……踏么也叫诗?

等妶玉骑远后,塔娜威胁众人道:“你们啥也没听到,记住了吗?不许笑……嗤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