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西门岗亭内,空气凝固得像块冻豆腐。
苏晴仰着脖子,保温杯口对着嘴,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发出“咕咚咕咚”的吞咽声。那三颗在99.999%纯净高山矿泉水中沉浮的过期枸杞渣,连同她崩塌的科研信仰和对“昂贵”二字的认知,被她一股脑儿灌进了胃里。
冰凉的水滑过食道,带来一阵短暂的清明,紧随其后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过期枸杞特有的酸涩霉味顽固地盘踞在舌根,矿泉水的清冽试图冲刷却显得徒劳,更深处,一股难以名状的、仿佛浸泡过千年古玉又混杂着泥土芬芳的奇异回甘,极其微弱却又异常清晰地在味蕾深处炸开!
“呃…嗝!”
苏晴猛地放下保温杯,捂住嘴,身体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巨大的饱嗝。一股混合着过期枸杞和冰冷矿泉水的独特气味喷薄而出。她脸色瞬间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胃里翻江倒海,一股强烈的呕吐感直冲喉头!
“呕——!”
她再也忍不住,弯腰对着岗亭门口的地面,剧烈地干呕起来。可惜,除了几口酸水和胃液,那三颗坚挺的枸杞渣像是焊死在了她的胃壁上,纹丝不动。
李清风平静地看着这一幕,手里还拿着那把扫帚。他等苏晴的干呕声稍微平息,才慢悠悠地从工作台下抽出一个崭新的、印着“可回收垃圾”图标的蓝色塑料桶,放在苏晴脚边。
“苏博士,”他的语气平淡得像在播报天气预报,“根据《小区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垃圾分类实施细则》,呕吐物属于湿垃圾,需投放到指定湿垃圾桶。岗亭门口属于公共区域,禁止随意倾倒。垃圾桶…放这儿了。”
苏晴:“……”
她捂着火辣辣的喉咙,看着脚边那个崭新的蓝色湿垃圾桶,再看看李清风那张毫无波澜的脸,感觉自己的尊严和胃液一起在翻腾。她花了十万赞助,喝了一杯过期枸杞泡水,现在还要被教导垃圾分类?!
“李…李清风!”苏晴的声音带着呕吐后的嘶哑和一种濒临崩溃的颤抖,“那三颗…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它们在…在…‘发光’?!” 最后两个字,她几乎是尖叫出来的。就在刚才干呕的瞬间,她胃里深处,仿佛真的有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温润光芒透体而出!虽然只有一刹那,但绝对错不了!
李清风的目光…平!静!地!…掠!过!苏!晴!因!为!激!动!和!呕!吐!而!涨!红!的!脸!…落!在!她!手!里!那!个!空!了!的!保!温!杯!上!…语!气!依!旧!没!有!起!伏!:“超市特惠装,宁!夏!枸!杞!,五块九一斤,过期两个月。发光?可能是苏博士胃酸和纯净水产生的丁达尔效应,或者…深瞳监控的强光反射?建议去眼科或消化内科检查一下。”
丁达尔效应?!胃酸反射?!苏晴感觉自己快要原地爆炸了!她指着墙角那片在晨光中安然舒展、叶脉纹路流淌着内敛光华的“磐石”嫩苗和旁边那几朵菌褶荧光明明灭灭的小白蘑菇,声音拔高:“那它们呢?!这些…这些又怎么解释?!普通的草和蘑菇会这样?!”
李清风拎起扫帚,走到苏晴刚才干呕过的地方,仔细地将那几滴溅落的胃液扫进簸箕,再倒入那个崭新的蓝色湿垃圾桶里。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处理什么稀世珍宝的污染。
做完这一切,他才直起身,目光投向墙角那片生机盎然的“绿化试验点”。
“苏博士,”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科普工作者般的耐心,“根据《小区绿化试验点管理规定》及《城市常见绿化植物图鉴》,试验点内植株包括:编号SY-01号特殊耐阴绿化苗木一株(叶有淡金纹路,品种待定),新移栽特殊耐阴绿化苗木一株(叶呈暗金色,有古朴纹路,品种待定),共生真菌群落(乳白色小型蘑菇,学名待考)。其外观呈现的光学现象,初步判断为:特定光照角度下叶表蜡质层反光、菌褶生物荧光素自然发光现象。属正常生物特性范畴,已向物业绿化部备案。”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怎么解释’…这是生物学和光学的研究范畴。我的职责是记录、报备、维护试验点环境整洁、防止破坏。解释工作…建议咨询贵院相关专家,或者…”他指了指墙角,“…亲自问问那几棵草?”
亲自…问草?!
苏晴眼前一黑,差点又吐出来。她感觉自己的理智就像那三颗枸杞渣,被这保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彻底碾碎了!
“好…好!”苏晴咬着后槽牙,一把抓起工作台上那份签了“李清风”大名的《特色枸杞种植试验合作意向书》,连同那个空保温杯,死死攥在手里,指关节都发白了,“堆肥试验田!我申请!现在就申请!化粪池旁边是吧?!五平米是吧?!我亲自盯着建!至于‘特色枸杞’…”她眼神凶狠地瞪了一眼墙角那个空枸杞罐,“…咱们走着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