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14章 尘缘未了,步履相随

诗曰

残雪消融映日斜,柴门轻掩落尘沙。

一生相伴成归梦,半世牵念化晚霞。

扶杖犹怜春信晚,牵衣更惜岁华赊。

莫言此去路迢迢,尚有同行到天涯。

林骁把最后一抔新土培在父亲坟前的柏树下时,指尖的冻疮又裂开了,血珠渗在冻土上,像朵倔强的小红花。柏树苗是母亲亲手选的,说“四季常青,看着踏实”,此刻被早春的风一吹,枝条轻轻摇晃,像父亲生前总爱摆弄的那盆文竹。

“阿骁,别累着。”母亲站在不远处,裹着件厚棉袄,领口的毛边磨得发亮。她的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却没掉泪,只是望着墓碑上父亲的名字,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那衣角上还沾着点灶灰,是前日给父亲烧纸钱时蹭的。

林骁直起身,捶了捶发酸的腰,冻土块顺着指缝往下掉。“娘,这土得踩实了,不然开春融雪,根会涝着。”他走到母亲身边,扶住她的胳膊,掌心触到她袖口下凸起的骨节,比年前又瘦了圈,像两段干枯的竹枝。

母亲点点头,目光却没离开墓碑:“你爹这辈子,就爱干净。坟头得收拾利索,别让野草乱长。”她忽然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个小团,“他年轻时总嫌我种菜太密,说‘得留着空,好让根透气’,你看这柏树,间距正好。”

林骁望着母亲的侧脸,夕阳把她的白发染成金红色,像落了层碎金。父亲走的那天很平静,清晨的霜还没化,他靠在母亲怀里,握着她的手,说“去给我熬碗粥”,等母亲端着粥回来,他已经闭了眼,嘴角还带着点笑,像只是睡着了。

“回去吧娘,风大。”林骁把母亲往怀里拢了拢,棉袄下的肩膀硌得他手心发疼。

母亲却摇摇头,从布包里掏出个布偶,是用父亲的旧蓝布衫缝的,眉眼是她用黑线绣的,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这是你爹念叨了半辈子的‘平安符’,”她把布偶放在墓碑前,用石头压住,“年轻时我跟他拌嘴,赌气说不给缝,现在……补上了。”

林骁的喉头发紧。他记得小时候,父亲每次出远门,都要母亲缝个布偶带在身上,说“见物如见人”。有次母亲忘了,父亲走了三里地又折回来,红着脸说“没它睡不着”,被母亲笑了半辈子“老小孩”。

往回走时,母亲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路过村口的老井,她忽然停住脚,望着井台上的轱辘出神。“你爹年轻时能一口气绞三桶水,”她的声音轻飘飘的,“有次我崴了脚,他背着我,另一只手还拎着水桶,走得稳稳的。”

林骁蹲下身,想背她,被母亲推开了:“我还走得动。”她扶着井台的石栏,慢慢往下挪,“你看这石栏,被他磨得光溜溜的,都是他的手印子。”

井台上的石栏确实光滑,被岁月和无数次的触摸磨去了棱角,像父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林骁想起前几日整理父亲的工具箱,在底层发现个铁皮盒,里面装着母亲年轻时掉的头发,用红绳捆着,旁边压着张纸条,是父亲的字迹:“青丝变白发,牵念不变。”

到家时,晚晴正蹲在灶前烧火,火光映得她脸颊通红。见他们进来,赶紧起身:“婶,林大哥,我炖了鸡汤,快趁热喝。”她往母亲手里塞了个暖炉,“我娘说这炉子揣着暖和,您试试。”

母亲接过暖炉,指尖触到晚晴的手,忽然握住了,像抓住根救命稻草:“丫头,谢谢你。”

晚晴的眼圈红了,往灶里添了块柴:“婶,您别这么说。林大哥说您爱吃糖包,我发了面,等会儿蒸上。”

晚饭时,母亲喝了小半碗鸡汤,吃了半个糖包。晚晴把糖包的糖汁往她碗里拨了拨,笑着说:“婶,多吃点,这糖是我娘新熬的,甜得很。”

母亲的嘴角牵了牵,忽然说:“你爹也爱吃甜的,却总说‘给你娘留着’,结果每次都偷偷舔糖渣,被我撞见了还嘴硬。”

林骁和晚晴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只是往母亲碗里夹菜。灶膛里的火“噼啪”响,映得墙上父母的合照泛着暖光——那是他们五十岁时拍的,父亲穿着新做的中山装,母亲梳着齐耳短发,两人的肩膀挨得紧紧的,笑得像个孩子。

夜里,林骁被隔壁的动静惊醒。他披衣过去,见母亲坐在炕沿,手里攥着父亲的枕头,正往上面缝布偶,线却总穿不进针眼,急得直抹泪。“我梦见你爹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冷,要我给他缝个布偶暖手。”

林骁走过去,帮她穿好线,看着她一针一线地缝,针脚歪歪扭扭,却异常用力。“娘,您睡会儿吧,天亮了我再给爹烧个布偶送去。”

母亲摇摇头,把脸贴在枕头上,那里还留着父亲的气息,淡淡的烟草味混着皂角香。“他怕黑,我得陪着。”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年轻时他总说‘有你在,再黑的夜都不怕’,现在……我也得让他知道,我在呢。”

林骁坐在炕边,看着母亲渐渐睡去,手里还攥着没缝完的布偶。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她花白的发上洒下片银辉,像层温柔的纱。他忽然明白,母亲说的“修”,从来不是修补布偶,而是修补自己心里的缺口——父亲走了,她就把思念缝进布偶,把牵挂系在针脚,让那些无处安放的爱,有个落脚的地方。

第二日清晨,晚晴来送早饭,见母亲正坐在廊下晒父亲的旧衣裳,一件一件抖开,用手抚平褶皱,像在跟它们说话。“这件是他成亲时穿的,”她拿起件洗得发白的长衫,“袖口磨破了,我补了三次,他还舍不得扔。”

晚晴蹲在她身边,帮着叠衣裳:“婶,我娘说,人走了,念想不能走。这些衣裳留着,就像阿叔还在。”

母亲笑了,眼角的泪却掉了下来,砸在长衫的补丁上,洇开一小片湿痕。“是啊,他还在呢。”她望着院角的石磨,“你看那石磨,他昨天还帮我推了两圈,说‘豆子磨细点,你爱喝’。”

林骁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父亲从未离开。他在母亲的念叨里,在磨盘的转动里,在那件带着补丁的长衫里,在每一个被阳光晒暖的清晨里。而母亲要做的,就是守着这些念想,慢慢走,就像父亲还在身边,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把剩下的路走成相伴的模样。

傍晚时,母亲说想给父亲烧点纸钱。林骁和晚晴陪着她,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点了火。纸灰在风里打着旋,像只只白色的蝴蝶。母亲往火里扔了张纸条,是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的:“等我,一起走。”

火光映着她的脸,平静得像面湖水。林骁忽然懂得,所谓“一起走”,从来不是指同赴黄泉,而是指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牵挂,那些融在岁月里的相伴,会像这纸灰一样,跨越生死,缠绕成结,让两个相爱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像从未分开。

晚风吹过,老槐树的枝条轻轻摇晃,像在应和。林骁扶着母亲往回走,晚晴跟在旁边,手里拎着没烧完的纸钱。三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紧紧挨在一起,像幅被时光温柔包裹的画。

灶房里,鸡汤还温着,糖包的甜香漫出来,混着纸钱的烟火气,在屋里久久不散。林骁知道,母亲的路还长,但她不会孤单,因为父亲的爱,早已像这灶火,在她心里燃成了永不熄灭的暖,陪着她,慢慢走,等着那一句“一起走”的约定,在岁月的尽头,开出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