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创途:林骁的非凡之路 > 第409章 老屋修缮,岁月共守

林骁蹲在老屋的门槛上,手里攥着根生锈的铁钉,指尖被硌得有些发麻。眼前的木门脱了漆,边角朽得能塞进半根手指,风一吹就吱呀作响,像位喘不上气的老人。他仰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喉结滚了滚——这门,再不修怕是撑不过这个梅雨季。

“阿骁,钉子够不够?”母亲的声音从堂屋传来,混着翻动布料的窸窣声。

“够,娘。”林骁应着,往门轴里敲了块木楔,“就是这木头太糟了,得换根新的门柱。”

父亲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站在屋檐下眯眼打量着门楣,浑浊的眼睛里映着蛛网和尘灰:“这门啊,比你岁数都大。当年我和你娘成亲,就指着它挡挡风雨。”他咳了两声,拐杖在青石板上笃笃敲着,“换吧,该换了。”

林骁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父亲的背比去年又驼了半寸,拐杖的头磨得发亮,母亲鬓角的白发也多了些,正坐在竹椅上缝补父亲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针脚歪歪扭扭,好几次扎到手指。

“爹,您回屋歇着,这重活我来就行。”林骁扶着父亲往屋里走,掌心触到父亲胳膊上松弛的皮肤,像摸着块干硬的老树皮。

“歇啥?”父亲拨开他的手,拐杖又笃笃敲了敲地面,“我还能给你递递钉子。”

母亲抬起头,眼里带着笑:“你就让他跟着吧,不然坐屋里也是唉声叹气的。”她把缝好的褂子叠起来,“对了,东头的王木匠说下午过来,你跟他讲讲要什么样的门柱。”

“知道了娘。”林骁点头,目光落在母亲指间的顶针上——那顶针是黄铜的,边缘磨得光滑,还是当年母亲陪嫁过来的。

午后,王木匠扛着根笔直的杨木过来时,林骁正在拆门框。旧木头一掰就碎,扬起的尘灰呛得他直咳嗽。母亲赶紧端来盆清水,递过块湿毛巾:“擦把脸,看你灰头土脸的。”

“娘,您离远点,呛着。”林骁接过毛巾,胡乱抹了把脸,毛巾上立刻印出个灰印子。

王木匠放下杨木,拍了拍林骁的肩膀:“你这娃,还是这么实诚。换个门柱哪用得着自己拆?”

“王叔,您来啦。”林骁笑了笑,“这不着急嘛,想着早点弄好,省得夜里漏风。”

父亲坐在门旁的小马扎上,看着杨木点头:“这木头结实,能撑二三十年。”王木匠掏出卷尺量尺寸,他就在一旁搭话,说当年盖这屋时,用的梁木是他亲自去山里挑的,“那时候我年轻,扛着两百斤的木头能走二里地……”

母亲端来壶凉茶,给王木匠倒了一碗,又给父亲递了杯温水:“喝口水润润,看你说得多渴。”她转身要回屋,却被父亲拉住了手。

“你也坐会儿。”父亲的声音很轻,“看看咱儿子,多能干。”

母亲笑着坐下,目光落在林骁身上。他正帮王木匠扶着门柱,脊背挺得笔直,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落在沾满木屑的衣领里。阳光穿过他的发隙,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他小时候在院里追着蝴蝶跑的模样。

“是啊,长大了。”母亲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的补丁——那是林骁小时候调皮,把热水洒在她身上烫出的洞,她一直没舍得扔。

门柱很快换好了,王木匠收拾工具要走,林骁往他手里塞了袋刚买的茶叶:“王叔,谢谢您跑这一趟。”

“跟我客气啥。”王木匠摆着手,“对了,你爹娘的床板是不是也松了?我下周有空,顺带帮你们修修。”

林骁心里一动,正要说话,父亲却抢先道:“不用不用,那床板我能修。”他拄着拐杖站起来,往屋里走,“我那工具箱里有钉子,我瞅瞅去。”

母亲无奈地摇摇头,对林骁说:“你爹啊,总觉得自己还没老。前几天非要爬梯子够房梁上的箱子,差点摔着。”

林骁跟着母亲进了屋,见父亲正踮着脚够床底下的工具箱,背弓得像只虾。他赶紧上前把箱子拖出来,里面的钉子、锤子、刨子乱七八糟堆着,锈迹斑斑。

“您看,这锤子都锈成这样了,咋修?”林骁拿起锤子,铁锈蹭了满手。

父亲的脸有点红:“我……我忘了。”

“我下午去镇上买套新工具,顺便看看床板。”林骁把工具箱合上,“您和娘歇着,别操心了。”

母亲忽然说:“顺便买两尺蓝布回来,你爹那件褂子袖口磨破了,我想再缝个边。”

“好。”林骁应着,目光扫过墙上的挂历,离梅雨季只剩半个月了。他得赶在下雨前,把屋顶的瓦片也换了,还有母亲总念叨的漏雨的窗台……

正想着,父亲忽然从怀里摸出个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钱,有零有整。“拿着,买工具用。”父亲把钱往他手里塞,“别总花你的。”

“爹,我有钱。”林骁推辞着。

“让你拿着就拿着。”父亲的语气有点硬,眼里却透着执拗,“我们还能动,不用你全担着。”

母亲也帮腔:“是啊,你刚成家,用钱的地方多。这是你爹攒的,你拿着买工具,也算我们给老屋出份力。”

林骁看着手里的钱,指尖被纸币的边角硌得发疼。那些钱上还带着父亲的体温,有些纸币皱巴巴的,显然被摩挲了很久。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把零钱塞进他手里,让他去买糖葫芦,自己则啃着干硬的窝头。

“那……我买完工具给您报账。”林骁把钱收好,心里暖烘烘的。

父亲这才笑了,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报啥账,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拍了拍林骁的胳膊,“快去快回,我和你娘等你回来一起包饺子。”

林骁走出老屋时,门轴转动得平稳无声,新换的门柱笔直地立着,像个沉默的守护者。他回头望了一眼,父亲正和母亲凑在一块儿,对着床板比划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

镇上的五金店老板是个话痨,见林骁买工具,就絮絮叨叨地说:“现在年轻人肯自己修老屋的可不多了。”林骁笑着没接话,心里却明白——这老屋,修的不只是木头和瓦片,更是藏在时光里的牵挂。父亲想递钉子,母亲想补衣裳,不过是怕自己成了孩子的累赘,想证明他们还能“修”点什么,还能为这个家添块砖、加片瓦。

买完工具往回走,路过布店,林骁挑了块柔软的蓝布,又额外买了块碎花布——母亲总说枕套旧了,换个新的睡得香。

快到村口时,远远看见父亲和母亲正站在老屋门口张望。父亲的拐杖斜斜地倚着门框,母亲扶着他的胳膊,两人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两株相互依偎的老藤。

林骁加快了脚步,手里的工具袋晃出叮当的声响。他知道,老屋的修缮还长着呢,就像父母鬓角的白发,修了又长;就像他对这个家的牵挂,补了又添。但只要回头时,能看见他们站在门口等着,这漫长的岁月,就永远有方向,永远有暖意。

“我回来了。”林骁喊道。

父亲和母亲同时转过身,脸上的皱纹里盛着夕阳的光,像两朵在暮色里缓缓绽放的花。

“回来啦,”母亲笑着说,“面和好了,就等你剁馅儿呢。”

父亲也跟着点头,拐杖在地上笃笃敲了两下,像是在附和。

林骁走到他们身边,闻到屋里飘出的面香,心里忽然踏实下来。是啊,父母会老,老屋会旧,但只要一家人还能一起包饺子,一起修修补补过日子,那些老去的时光,就永远不会真正消逝,只会像新换的门柱一样,稳稳地立在岁月里,托着这个家,慢慢往前走。

晚饭时,饺子在锅里翻滚,热气模糊了窗玻璃。父亲夹起一个饺子,颤巍巍地往母亲碗里放,母亲又推回来,往林骁碗里塞:“你吃,你出力多。”林骁笑着把饺子夹给父亲,看着两位老人相互推让,忽然觉得,所谓的“修”,从来不是把老的换成新的,而是让那些珍贵的东西——比如牵挂,比如陪伴——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变得更厚,更暖,像这碗热腾腾的饺子,熨帖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夜里,林骁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新换的门轴发出轻微的转动声,不像以前那样吱呀乱响了。他摸了摸口袋里父亲给的钱,又看了看桌上叠好的蓝布和碎花布,嘴角忍不住弯了弯。明天,先修床板,再补窗台,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呢。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身边有父母陪着,这漫长的修缮之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每一寸光阴都填得满满当当。

父母老了,是得慢慢修,慢慢陪。而他有的是时间,有的是耐心,就像当年父亲教他钉钉子那样,一下一下,把日子钉得牢牢的,把家守得稳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