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综影视之一条渴望被煮了的鱼 > 第101章 步步惊心明玉17

在紫禁城那巍峨的宫墙之内,近日来弥漫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欢快氛围。宫廷中的阿哥与福晋们,个个都喜笑颜开,脚步轻快,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喜悦力量所推动。就连那些平日里谨小慎微、沉默寡言的宫女和太监们,也都难以掩饰内心的欢喜。

这一切的起因,皆源自皇后娘娘的一番慷慨赏赐。珍珠玛瑙、绫罗绸缎、古玩字画,这些珍贵的礼物如繁星般闪耀,摆满了宫廷的各个角落,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雍亲王府上,四阿哥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方新得的和田玉镇纸,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这方镇纸质地温润,雕工精细,显然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四阿哥对它爱不释手,仿佛能从中感受到皇后娘娘的关怀与厚爱。

而在诚亲王府内,三阿哥正对着一幅新收的宋代字画赞叹不已。这幅字画笔墨酣畅淋漓,意境深远,实乃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三阿哥凝视着这幅字画,眼中流露出对艺术的痴迷和对皇后娘娘赏赐的感激之情。

就连一向以沉稳着称的十三阿哥,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他手持皇后赏赐的宝剑,反复摩挲着剑柄,感受着那冰冷的金属质感。这把宝剑剑身锋利,寒光四射,显然是一把绝世好剑。十三阿哥对它喜爱有加,仿佛它不仅仅是一件礼物,更是一种荣誉和信任的象征。

然而,与这片欢腾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乾清宫内那异常凝重的气氛。康熙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前摆放着内务府呈上的账册。他眉头紧皱,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账册上的每一个数字。窗外传来的欢声笑语,似乎与他此刻的心境毫无关联。

“李德全,”康熙的声音低沉而威严,“皇后近日赏赐众阿哥福晋,所费几何?”

侍立一旁的太监总管李德全连忙躬身回禀:“回皇上,据内务府统计,皇后娘娘此番赏赐,共计耗银十八万七千两。”

康熙的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而有规律的声响。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账册上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康熙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国库的状况。连年的征战、河道的治理、以及对灾民的赈济,这些都使得国库的资金日益紧张,甚至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后的私库竟然比他的国库还要充盈!

这个发现让康熙的内心无法平静。他不禁想起了那些日夜操劳国事的日子,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可如今,却发现自己的皇后竟然在背后私藏了如此巨额的财富,这怎能不让他心生恼怒?

“传朕旨意!”康熙猛地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宫殿中回荡,“即日起,彻查内务府包衣世家,凡有贪腐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紫禁城的上空。以索额图、明珠为首的内务府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上会突然对包衣世家下手。

这些世代服务于皇室的包衣家族,多年来一直负责掌管宫中的采买、工程营造等事务。由于他们与皇室关系密切,又掌握着重要的权力,因此在这些事务中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这些利益经过日积月累,早已让他们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查抄行动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首先从内务府展开,然后以惊人的速度蔓延至整个京城。锦衣卫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如同幽灵一般穿梭于各大府邸之间,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一箱箱装满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的箱子被源源不断地运出,这些财富堆积如山,令人瞠目结舌。索额图的府邸被查抄时,竟然搜出了整整八十万两白银,而明珠的府上更是查获了二十万两黄金,还有数不清的珍宝。

康熙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地看着呈报上来的清单,他的脸色随着数字的增加而愈发阴沉。这些巨额财富的出现,让他对官员们的贪污**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

“好一个‘忠心耿耿’的包衣奴才!”康熙冷笑一声,“朕的国库空虚,他们倒是富可敌国!”

彻查行动并未止步于京城,很快便扩展至直隶、山东等周边省份。令朝野震惊的是,康熙此次反腐可谓铁面无私,不论涉案官员依附于哪位阿哥,一律严惩不贷。大阿哥的门人、三阿哥的旧部、甚至太子爷的亲信,只要证据确凿,都难逃法网。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贪腐官员纷纷落马。

在这场反腐风暴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对户部侍郎马齐的查处。作为八阿哥的得力助手,马齐多年来利用职务之便,贪污白银达五十万两之巨。八阿哥曾亲自为其求情,却被康熙严词拒绝:“皇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一门人?”

随着反腐行动的深入,政治清明了起来。往日里门庭若市的贪官府邸,如今门可罗雀;而那些一直以来勤勉为公的清官,则得到了康熙的特别嘉奖。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截至月底,共查抄白银两千三百万两,黄金四百五十万两,珍宝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在这一片新气象中,康熙做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决定——重启科举,并且亲自主持。

“传朕旨意,今科取士,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朕将亲自出题,现场命题,以绝舞弊之弊。”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寒门学子奔走相告,而那些依靠门第荫庇的世家子弟则惶惶不可终日。

科举当日,贡院内鸦雀无声。当康熙迈步走入考场时,所有考生都屏住了呼吸。只见皇上身着常服,神态从容,完全不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君主。

“今日之题,”康熙环视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就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考题既出,满场哗然。这个题目不仅考察学子们的文采,更考验他们对民生、对为官之道的理解。而那些准备了许久的程文墨卷,此刻全都成了废纸。

考试结束后,康熙亲自阅卷,直至深夜。当他看到一份字迹工整、见解独到的试卷时,不禁拍案叫绝:“此子大才!”

这份试卷的主人,正是出身寒门的张廷玉。此后,他成为康熙朝一代名臣,这是后话。

在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之后,康熙的心情明显好转。更让他欣喜的是,宫中新来的宫女小鱼与三胞胎的陪伴,为他带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小鱼是个特别的姑娘,她不仅聪慧伶俐,更有一手推拿的好手艺。每当康熙批阅奏折疲惫之时,她总能恰到好处地为他缓解疲劳。而那三胞胎——弘晖、弘昀、弘时,更是宫中的开心果。他们天真烂漫的童言稚语,常常逗得康熙开怀大笑。

特别是有一次,三胞胎中的弘晖仰着小脸问康熙:“皇爷爷,为什么您的头发又黑又亮,比我阿玛的还要好看呢?”

康熙闻言,不禁朗声大笑。他最近确实发现自己越发年轻了,不仅白发转黑,连眼角的皱纹也淡去了不少。太医请脉后,也说皇上龙体康健,更胜往昔。康熙心中明白,这或许是因为近来心情舒畅,朝政顺遂的缘故。

这种变化也影响到了康熙与太子的关系。往日的猜忌与隔阂,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渐渐消融。康熙开始像寻常父亲一样,关心太子的饮食起居;而太子也放下了往日的戒备,真正享受起父爱的温暖。

有一次,康熙与小鱼一同看望太子,恰逢太子感染风寒。康熙亲自为太子掖好被角,又嘱咐太医好生照料。太子望着父皇关切的眼神,不禁热泪盈眶:“儿臣何其有幸,得父皇如此疼爱。”

小鱼在一旁柔声说道:“太子殿下要快些好起来,皇上还等着您一同用膳呢。”

这一刻的温情,让太子恍惚觉得如同梦境。他多么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不要结束。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与宫中其乐融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阿哥府上的冷清与落寞。

自从皇后赏赐众阿哥福晋以来,八阿哥府上始终没有等到任何赏赐。全京城的人都在窃窃私语,说皇后娘娘不待见八阿哥,更与八福晋断绝了来往。就连额驸府与安亲王府,也相继与八福晋划清界限。

八阿哥胤禩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庭院中凋零的落叶,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前日入宫请安时,皇后那冷淡的神情;想起在宫道上遇见九弟、十弟时,他们匆忙避开的模样。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

“爷,”八福晋郭络罗氏轻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惴惴不安的神情,“妾身已经备好晚膳了。”

胤禩转过身,冷冷地看了她一眼:“备膳?你现在还有心思用膳?若不是你当初任性妄为,得罪了安亲王府,我们何至于此?”

郭络罗氏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爷,当初妾身那么做,不都是为了您吗?若不是为了帮您拉拢...”

“住口!”胤禩厉声打断,“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

看着丈夫冰冷的眼神,郭络罗氏心如刀割。她想起当初为了帮助胤禩在朝中立足,不惜与自己的娘家决裂;想起为了打点各方关系,她拿出所有嫁妆;想起多少个深夜,她独自等待丈夫从外面归来...而如今,所有的付出都成了泡影。

胤禩完全不愿再看妻子一眼,拂袖而去。他径直来到了若曦居住的别院。

若曦是马尔泰将军的二女儿,不久前才被选入八阿哥府。与八福晋的强势不同,若曦温柔可人,善解人意。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总能理解胤禩内心的苦闷。

“爷今日心情又不好了?”若曦迎上前来,为胤禩解下披风。

胤禩长叹一声,将今日在宫中的遭遇娓娓道来。若曦静静地听着,不时递上一杯热茶。

其实,若曦心中早已明白,自己穿越到的这个世界并非正史,而是一部同人小说。这个认知让她既安心又担忧——安心的是,她知道大致的情节走向;担忧的是,她不确定自己能否改变既定的命运。

“若曦,”胤禩忽然握住她的手,深情款款地说,“这些日子多亏有你,否则我真不知该如何度过这些难熬的时光。”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翡翠手镯,小心翼翼地戴在若曦手腕上:“这是我母妃留下的遗物,如今我把它送给你。”

若曦看着手腕上晶莹剔透的翡翠,心中泛起涟漪。她明知八阿哥是在用手段讨好她,却仍然忍不住心动。

此后数日,胤禩对若曦更是呵护备至。飘雪的午后,他陪着若曦在园中漫步,为她撑伞挡雪;梅花盛开时,他们在花丛中相拥亲吻;夜深人静时,他在她耳边说着动人的情话。

若曦明知这一切可能都是虚幻,却仍然深陷其中。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她终于放下了最后的防备,与八阿哥有了肌肤之亲。

一个月后,若曦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消息传到胤禩耳中,他欣喜若狂,当即决定上书康熙,请封若曦为侧福晋。

“爷,这恐怕不妥吧?”若曦忧心忡忡地说,“妾身毕竟是待选秀女,如此恐怕会惹人非议。”

胤禩不以为然:“放心,皇阿玛最疼爱我,定会成全我们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胤禩的预料。当康熙看到奏折时,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怒极反笑。

“好个不知廉耻的逆子!”康熙将奏折重重摔在案上,“待选秀女也敢染指,还敢上书请封?好,朕准了!”

第二日,圣旨下达八阿哥府:马尔泰若曦册封为侧福晋,而其姐若兰则被降为侍妾。更令人震惊的是,马尔泰将军因教女无方,被革去所有官职,贬为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