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1章 身体实在跟不上了,所以决定退居二线

五月的柳岸里,绣球花缀满枝头,“非遗影视联盟”的办公室却比往常安静了几分。樊赟坐在电脑前,刚改完越南竹艺纪录片的脚本,起身时突然一阵头晕,扶着桌沿缓了好一会儿才站稳——这半年来,从筹备中法非遗展到拍摄意大利陶瓷纪录片,再到对接越南匠人,她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颈椎的旧伤也反复作祟,贴满膏药的后颈连转动都带着酸痛。

倾喃的状况也没好多少。为了拍“汉服与泰国丝绸”的短片,她在泰国的湿热天气里连续拍摄了二十天,回来后就开始咳嗽,起初以为是小感冒,没想到拖了一个月都没好,说话时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有次给联盟的年轻学员讲“非遗演技细节”,她站着讲了半小时就忍不住咳嗽,最后只能坐着把课上完,看着学员们担忧的眼神,她笑着说“没事,老毛病了”,转身却偷偷抹掉了眼角的疲惫。

凰慕则是被持续的失眠缠上了。为了协调各国非遗传承人的时间,她常常要在深夜和国外的团队开视频会,有时刚躺下,想起还有未确认的行程,又得爬起来看日程表。长期的睡眠不足让她脸色苍白,原本总是充满活力的眼神也添了几分倦意,有次在策划“国际非遗课程”时,她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突然发现自己连简单的句子都读不连贯,只能关掉电脑,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三人第一次正视身体的问题,是在六月的联盟例会上。当时程师傅的徒弟小周正在汇报竹编体验课的进展,樊赟突然捂着胸口说不出话,脸色苍白得吓人,倾喃和凰慕赶紧扶她坐下,给她倒了热水。看着樊赟缓过来后虚弱的样子,倾喃轻声说:“咱们是不是该慢下来了?”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进水里,让另外两人都沉默了——她们习惯了连轴转,习惯了把联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却忘了身体早已发出了警报。

七月的竖店,联盟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樊赟、倾喃和凰慕坐在主位上,面前坐着的是这两年加入联盟的年轻团队——有从高校毕业的影视专业学生,有跟着非遗传承人学手艺的年轻匠人,还有擅长新媒体运营的95后。

樊赟先开了口,声音比平时轻了些,却带着坚定:“这几年,咱们一起把非遗从柳岸里带到了世界,靠的不是我们三个人,是大家的力量。现在我和倾喃、凰慕的身体实在跟不上了,所以决定退居二线,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话音刚落,底下的年轻人们都愣住了,小周率先站起来:“樊老师,您放心把竹编项目交给我们吗?我们怕做不好。”樊赟笑着摇头:“你们这两年跟着程师傅学手艺,跟着剧组拍纪录片,早就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比如上次你设计的‘竹编汉服配饰’,不就很受年轻人喜欢吗?”

倾喃则把自己整理的“非遗演技笔记”递给了年轻演员林晓:“这里面记了我演绣娘、织工的心得,还有怎么把非遗技艺融入表演的细节,你以后遇到不懂的,随时可以来问我。”林晓接过笔记,眼眶泛红:“倾喃老师,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凰慕则把策划案交给了负责新媒体的小夏:“‘国际非遗课程’的框架我已经搭好了,你可以根据年轻人的喜好,加入更多互动元素,比如线上非遗手作直播、非遗知识问答,大胆去尝试,我们会在背后支持你。”

退居二线后的日子,三人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樊赟不再每天盯着脚本,而是把更多时间花在柳岸里的小院里,种上了程师傅送的竹子,偶尔教邻居家的孩子编简单的竹编小挂件;倾喃的咳嗽渐渐好了,她开始整理这些年拍过的非遗照片,计划做一本“非遗影像集”,把匠人的故事都记录下来;凰慕的失眠也有所缓解,她会在下午泡上一壶茶,翻看年轻团队发来的工作进展,看到他们把“非遗短视频”做得有声有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次越南竹艺纪录片的年轻导演来请教樊赟,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带着导演去了柳岸里的竹林:“拍非遗纪录片,最重要的不是镜头多精美,是要懂匠人的心。你看这竹子,要长三年才能用来编竹丝,就像非遗传承,急不得,要慢慢磨。”导演听着樊赟的话,突然明白了之前一直困惑的“纪录片温度”问题,点头说:“樊老师,我懂了,谢谢您。”

九月的“国际非遗课程”正式上线,第一期“越南竹艺入门课”就吸引了上万名学员报名。年轻团队按照凰慕之前的框架,加入了“竹艺匠人直播教学”“学员作品展示”等环节,还设置了“非遗奖学金”,鼓励优秀的学员深入学习非遗技艺。

开课当天,樊赟、倾喃和凰慕也坐在电脑前,看着直播里越南匠人教大家劈竹丝,看着学员们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三人相视一笑。倾喃轻声说:“你看,年轻人比我们做得更好,他们知道怎么用新的方式让非遗被更多人喜欢。”

十月,联盟的年轻团队带着“汉服与泰国丝绸”短片参加了亚洲非遗影像展,拿到了“最佳创新奖”。领奖台上,年轻导演特意提到了三人:“没有樊老师、倾喃老师、凰慕老师打下的基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她们教会我们的,不仅是非遗知识,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消息传来时,三人正在柳岸里的院子里晒竹编。樊赟拿着小周送来的获奖证书,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字,眼里满是欣慰:“咱们当初成立联盟,就是想让非遗传承下去,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正在实现。”凰慕笑着说:“以后啊,咱们就当‘幕后顾问’,看着这些年轻人把联盟越办越好,把非遗带向更远的地方。”

年底的联盟年会上,年轻团队给三人颁发了“非遗传承终身成就奖”。程师傅、皮埃尔、马可也特意赶来,程师傅握着樊赟的手说:“你们三个丫头,把一辈子都献给了非遗,值得这个奖。”皮埃尔则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你们虽然退居二线了,但你们的精神还在,会一直影响我们。”

年会结束后,三人走在柳岸里的石板路上,月光洒在她们身上,也洒在路边挂着的非遗灯笼上——有竹编的、有漆器的、有丝绸的,每一盏灯笼都透着温暖的光。倾喃轻声说:“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在竖店拍短剧吗?当时谁也没想到,能走到今天。”樊赟点头:“是啊,从一件汉服到一个联盟,从柳岸里到全世界,咱们没白努力。”

凰慕望着远处联盟办公室的灯光,那里还有年轻团队在加班,为明年的非遗计划做准备。她笑着说:“虽然我们退居二线了,但非遗传承的路还长着呢。以后啊,咱们就坐在院子里,喝喝茶,看看这些年轻人做事,等着他们带来更多惊喜。”

月光下,三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她们知道,“轻折柳”的故事不会因为她们退居二线而结束,反而会因为年轻一代的加入,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