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3章 把国风养老院打造成非遗文化氛围浓厚的养老家园

九月的柳岸里,桂花香气漫过青石板路,樊赟、倾喃和凰慕坐在小院的藤椅上,手里捧着刚收到的“非遗传承贡献奖”证书。电视里正播放着一则新闻——当地民政部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国风养老院”公益项目,为老年人群体打造融合传统非遗元素的养老环境,让老人们在晚年能接触刺绣、竹编、传统戏曲等文化活动。

新闻结束后,院子里陷入了沉默。倾喃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咱们现在能安安稳稳在小院里喝茶、整理非遗资料,可还有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接触过这些美好的东西,晚年生活也孤单。”凰慕点头,想起之前在竖店认识的一位老演员,退休后独居,每次通电话都念叨“想再穿一次汉服,再看一场皮影戏”,却没机会实现。

樊赟摩挲着手里的证书,突然说:“咱们这几年靠非遗项目攒了些积蓄,不如捐给国风养老院项目吧?留一小部分够咱们养老就行,剩下的,让更多老人能在有非遗陪伴的环境里安度晚年,不是更有意义吗?”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瞬间激起了另外两人的共鸣。倾喃眼睛一亮:“我早就觉得那些积蓄放在银行里可惜,能用来做公益,还能和非遗结合,再好不过了!咱们还可以建议养老院开非遗体验课,请程师傅、郑师傅他们去教老人们编竹编、画漆器。”凰慕也跟着补充:“我可以帮养老院策划非遗活动,比如春节办汉服茶会,中秋搞灯笼制作,让老人们的生活热闹起来。”

三人越说越兴奋,当即决定第二天就去民政部门了解项目详情。睡前,樊赟翻出自己的积蓄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想起这些年拍短剧、做非遗体验课的点点滴滴——每一笔钱都浸透着她们的心血,如今能用来帮助老人,她心里没有不舍,只有踏实。

第二天一早,三人来到当地民政部门,找到负责国风养老院项目的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听说她们要捐赠大部分积蓄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你们三位是非遗领域的名人,这笔钱对你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真的想好了吗?”

樊赟笑着点头:“我们早就想好了。钱是身外之物,能让更多老人享受非遗带来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还有一个请求,希望养老院能多融入非遗元素,比如用竹编做家具装饰,用漆器做日常用品,再开些简单的非遗体验课。”

工作人员感动地说:“你们不仅捐钱,还考虑得这么细致,真是太感谢了!我们一定会按照你们的建议,把国风养老院打造成非遗文化氛围浓厚的养老家园。”

从民政部门出来后,三人又马不停蹄地去拜访程师傅、郑师傅等非遗传承人,邀请他们参与养老院的非遗课程。程师傅一听是为老人做事,当即答应:“我这辈子就会编竹编,能教老人们编个小挂件、小篮子,让他们晚年不孤单,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郑师傅也笑着说:“我可以教老人们在小木片上涂漆、贴简单的螺钿,做个小书签当纪念,肯定受老人们喜欢。”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一边整理积蓄,办理捐赠手续,一边忙着和养老院的设计师沟通非遗元素的融入。樊赟建议在养老院的庭院里搭竹编凉棚,夏天能遮阳,老人们还能在凉棚下学竹编;倾喃提议在走廊的墙上挂非遗主题的照片,有她们拍的匠人工作场景,也有年轻团队做的非遗手工艺品;凰慕则规划了“非遗活动日历”,把每个月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月剪窗花,二月编元宵灯,三月做桃花糕,让老人们每个月都有新期待。

有天下午,三人去养老院的建设现场查看进度。看着工人们正在搭建竹编凉棚的框架,设计师拿着漆器装饰的样品向她们介绍,樊赟突然感慨:“咱们这辈子做了很多事,拍短剧、办展览、带年轻人,可我觉得,这件事可能是最有意义的。”倾喃点头,看着远处正在施工的楼体,仿佛已经看到老人们坐在竹编凉棚下,手里拿着刚编好的小篮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十二月,国风养老院的主体工程完工,开始布置内部环境。樊赟、倾喃和凰慕带着程师傅、郑师傅,还有联盟的年轻团队,一起去养老院帮忙。小周和越南竹艺匠人合作,编了一批竹编靠垫,放在养老院的沙发上;林晓带着演员们,给养老院的房间贴上年画和非遗主题的剪纸;小夏则在养老院的活动室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非遗展示角”,摆放着竹编、漆器、丝绸等手工艺品,旁边还放着她们拍的非遗短剧光盘,方便老人们观看。

程师傅在活动室里教几个提前入住的老人编竹编小篮子,老人们的手指有些僵硬,程师傅就耐心地一遍遍示范:“慢慢来,不用急,竹丝很软,你顺着它的性子来就行。”一位老奶奶编好第一个小篮子后,开心得像个孩子:“我这辈子都没做过手工,没想到老了还能学会编篮子,太谢谢程师傅了!”

郑师傅则在另外一个房间,教老人们做简单的漆器书签。一位老爷爷在书签上涂了红色的漆,还贴了一片小小的螺钿,笑着说:“我要把这个书签送给我的孙子,让他知道爷爷也会做非遗手工艺品。”

樊赟、倾喃和凰慕坐在养老院的庭院里,看着老人们开心的样子,听着活动室里传来的笑声,心里满是温暖。凰慕说:“咱们捐赠的钱,能换来这么多笑容,值了。以后咱们可以经常来这里,陪老人们聊聊天,看看他们做的非遗手工艺品。”

春节前夕,国风养老院举办了“非遗迎春会”,邀请了所有老人和他们的家人。会上,老人们展示了自己学做的竹编、漆器手工艺品,程师傅的竹编作坊还为每位老人准备了一个竹编福袋,里面装着倾喃她们做的桃花糕;郑师傅则给老人们送上了自己做的漆器小摆件,上面刻着“健康长寿”四个字。

迎春会的最后,联盟的年轻团队表演了非遗短剧《过年》,讲述了一家人过年剪窗花、贴春联的故事。老人们看得入迷,有的还跟着剧情小声哼唱里面的传统歌谣。一位老爷爷拉着樊赟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们这些老人也能感受到这么浓厚的传统文化,这个年过得太开心了!”

樊赟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每年过年,我们都会来陪大家一起过。”

夜色渐深,迎春会结束后,三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她们身上,也洒在养老院亮着灯的窗户上,那里还能隐约听到老人们的笑声。倾喃轻声说:“咱们做的这件事,就像在老人们心里种下了一颗非遗的种子,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滋味。”樊赟点头:“以后我们还可以做更多,比如把养老院的老人们做的非遗手工艺品,放在柳岸里的体验店展示,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作品。”

凰慕望着远处的星空,笑着说:“轻折柳的故事,从来都不是我们三个人的故事,是所有热爱非遗、热爱生活的人的故事。以后,还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把这份温暖和美好传递下去。”

三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渐渐远去,而国风养老院里的灯光,却像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也照亮了非遗传承的另一条道路。她们知道,这份善举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温暖的故事等着她们去书写,还有更多美好的传承等着她们去守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