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钱维来访不过半月,将军府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这次来的阵仗更大——户部侍郎李明德亲自带队,身后跟着五六个书吏,个个手持文书,神情严肃。
苏锦正在账房里整理新制定的三级预备金制度文件,听到外面的动静,小脑袋从账册后面探了出来,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萧将军,下官奉旨前来审计贵府财务。”李明德开门见山,“这是圣旨,请过目。”
萧廷接过圣旨,脸色微沉。突击审计,这是要查他们的底啊。
苏锦听到“审计”二字,小手不自觉地攥了攥,但很快镇定下来。她从椅子上跳下来,小步快走到萧廷边。
“李大人,不知此次审计有何具体要求?”萧廷问。
“全面审计,重点查验资金流向,确保无违规挪用。”李明德说,目光在苏锦身上停留了一下,“请安排人配合我们的工作。”
“自然。”萧廷转向苏锦,大手轻抚她的小脑袋,“苏锦,你来配合李大人。”
苏锦感受到萧廷的鼓励,小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用力点了点头:“是,将军!”
“李大人,请问需要查验哪些账目?”苏锦仰着小脸问,声音清脆但透着专业。
“所有账目。”李明德冷冷地说,“从去年开始,每一笔收支都要查。”
“明白。”苏锦点头,眼珠转了转,小声对刘德二说:“把我们的'彩虹档案'都搬出来。”
“是!苏姑娘!”刘德二应声而去,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不一会儿,刘德二和几个下人抬着一箱箱账册走了进来。李明德看到这么多账册,眉头微皱。
“这么多?”
“李大人,我们府里事务繁多,账目自然不少。”苏锦踮起脚尖,小手指着那些箱子,“不过都整理得很清楚,您请看。”
李明德随手翻开一本账册,发现字迹工整,分类清晰,不由得点了点头。
“账册倒是整理得不错。”李明德说,“但是光看账册还不够,我们需要查验凭证。”
“凭证都在这里。”苏锦指向另一堆箱子,小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按照时间和类别分类存放。”
李明德的一个下属走过去打开箱子,立刻愣住了。
“大人,这些凭证...”
“怎么了?”李明德走过去一看,也愣住了。
可见箱子里的凭证按照颜色整齐排列: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绿色的,五颜六色,整整齐齐,就像一道彩虹。
苏锦在一旁偷偷笑了,小手捂着嘴巴,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是什么意思?”李明德问。
“哦,这是我们的分类方法。”刘德二得意地说,胸脯挺得高高的,“红色是收入凭证,蓝色是支出凭证,黄色是转账凭证,绿色是调整凭证。”
“为什么要用颜色分类?”
“这样查找方便啊。”刘德二说,“您想查什么类型的凭证,直接看颜色就行了。就像...”他想了想,“就像女人家的胭脂盒,什么颜色放什么东西,一目了然!”
苏锦听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小脸红扑扑的:“刘叔,你这比喻...”
李明德的下属们面面相觑,这种分类方法确实闻所未闻。
李明德的下属拿起一张红色凭证,发现上面确实记录着一笔收入,而且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
“这个方法倒是新颖。”李明德说,“但是我们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查验。”
“没问题。”苏锦蹦蹦跳跳地走到箱子前,小手在不同颜色的凭证上轻点,“每种颜色里面都是按时间排序的。您看,红色的从正月到腊月,整整齐齐。”
李明德的下属开始查验凭证,发现确实如苏锦所说,每种颜色的凭证都按时间整齐排列,而且每张凭证都有完整的签字盖章。
“这些凭证的真实性如何验证?”李明德问。
“我们有三方对账法。”苏锦认真地说,小脸板得严严实实,突然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业素养,“每笔业务都有三方确认:经办人、复核人、审批人。而且我们还与相关单位定期对账,确保数据一致。”
“什么是三方对账法?”
“就是每笔业务都要经过三个环节的确认。”苏锦解释时,小手在空中比划着,“首先是经办人记录业务,然后是复核人检查核实,最后是审批人签字确认。这样可以避免错误和舞弊。”
“那如果三方串通怎么办?”李明德故意刁难。
苏锦眼珠转了转,小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李大人,您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还有外部对账。”
“外部对账?”
“每个月都会与银库、商户、供应商等相关方对账,确保我们的记录与他们的记录一致。”苏锦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叠文件,“这些都是对账单,您看,每一笔都对得上。”
李明德接过对账单,发现确实如苏锦所说,每笔业务都有外部单位的确认。
“而且,”苏锦继续说,小手指一条一条地数着,“我们还建立了审计轨迹。每笔业务从发生到入账,都有完整的流程记录,任何人都可以追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