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的江山,画风不对 > 第51章 何为“道”?一场大辩论

黑煞宗臣服的余波未平,周玄已将目光投向修仙界的思想根基。当“万修来朝”的盛况证明大周模式的现实吸引力后,他深知,唯有在意识形态上瓦解传统观念,才能让新秩序真正扎根。一场由《大周日报》牵头、席卷仙凡两界的“道之辩论”,就此拉开序幕。

首期报纸的修仙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署名“灵务总局修士陈玄”的文章——《论“入世修行”与“功德成道”》。文章开篇便掷地有声:“世人皆谓修仙需避世苦修,清心寡欲,然天道无形,大道万千,岂独此一条路径?”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自己曾是宗门弃徒,在山林中苦修十年毫无寸进,加入灵务总局后,参与治理水患、清剿妖兽,为民造福的过程中,不仅资源稳定、修为稳步提升,更在见证万民安居乐业时,感悟到前所未有的心境通透,直言“功德加身,道心自稳,此乃另一条成道之途”。文章进一步论证,周玄推行新政,调和仙凡矛盾,建立公平秩序,此乃“大功德”,顺应此道者,皆能在红尘炼心中积累力量,直指传统避世修行的局限性。

紧随其后,儒家大儒张敬之撰写的《格物致知:另一条求真之路》横空出世。文章跳出修仙者的固有视角,提出“天道藏于万物,探究其理亦是悟道”的观点:“奇技院工匠钻研符文机理,使弩箭蕴含灵光,此乃格物;修士与凡人合作布设水利法阵,使万顷旱地变良田,此乃致知。格物致知,穷究万物之理,最终方能通晓天道,与打坐练气、感悟自然,同为求真之道,无分高下。”文章以灵石炮、符文武甲等技术成果为证,说明凡人智慧与修仙力量结合,通过“格物”同样能触摸大道本质。

两篇文章如同巨石投入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大周日报》开设“道之辩”专栏,刊登各方观点,一场跨越仙凡的思想论战就此展开。

传统宗门的卫道士们率先发难。青云宗一位资深长老撰文怒斥:“入世修行?功德成道?简直是歪理邪说!仙凡有别,红尘多欲,沉溺俗务只会污染道心,阻碍超脱之路。修行者当斩断尘缘,潜心感悟天地,方能突破桎梏,此乃千古不变之真理!”百草谷、丹霞派等宗门也纷纷响应,指责大周“以凡俗之道亵渎仙道”,呼吁修士“远离红尘诱惑,坚守正统修行”。

然而,反驳之声并未压制新思想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低阶修士和中立派开始发声。一位在灵务总局任职的炼气修士写道:“在宗门时,我为半块灵米奔波,道心惶惶;加入大周后,每月灵石足额发放,还能参与任务积累功德,心境愈发平和,修为反而比以往精进更快。何为道?能让修士安心修行、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便是正道!”还有散修留言:“避世苦修,或许适合天赋异禀者;但对我们这些资质平庸之辈,大周的‘入世修行’,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

这场大辩论,如同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彻底搅乱了修仙界数千年来的固有认知。“修仙必须避世”的传统观念首次受到大规模冲击,越来越多的修士开始反思:修行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个体的超脱,还是在天地间留下自己的价值?

周玄看着报纸上唇枪舌剑的论战,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思想的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我们就是要告诉所有修士,当公务员、做实事,同样能得道,甚至能走得更稳、更远。先把水搅浑,才能在混乱中确立我们的规则。”

辩论仍在继续,但风向已然改变。大周模式的合理性,在一次次论战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更多对传统修行道路不满的修士,开始主动向大周靠拢。这场思想层面的总攻,正在为新秩序的巩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