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澈工作室”内,冰火两重天。
次卧室已然化身为喧嚣燥热的矿场,十六台GPU矿机日夜不休地轰鸣,为比特币的囤积大业贡献着恐怖的算力。而客厅办公区,则保持着一种金融领域特有的冷静与秩序。这里,另一场战斗——在A股市场实现资金翻三倍的目标——同样进入了关键阶段。
首战伊利股份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李娜的信心和林澈对她的信任。那10万元本金连同1.5万元利润,早已安然回笼。但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试探性的“试水”。
李娜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券商研究报告、行业数据统计和厚厚的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周婷则在一旁的电脑上,飞快地将各种财务数据录入Excel表格,生成各种对比图表,工作效率极高。
经过连续数周的深度研究和数据挖掘,李娜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乳制品行业。她敏锐地捕捉到,上游原奶价格回落的趋势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在加速,这对于下游龙头企业的利润改善将是持续性的利好。而这一次,她的分析更加深入,目光再次锁定了熟悉的战场——伊利股份()。
“林澈,”李娜拿着一份更加厚实详尽的分析报告,走到林澈的办公桌前,语气比上次更加笃定,“我认为可以重仓出击了。目标,**伊利股份**。这次的机会,比上一次更大,更确定。”
“哦?还是伊利?理由?”林澈放下手中的书,身体微微前倾,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逻辑得到了强化和验证!”李娜目光炯炯,显然做足了功课,“第一,原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的趋势已经确认,成本红利将持续释放。第二,我深度拆解了伊利的三季报和近期渠道数据,发现其高端产品线(如金典、安慕希)增速远超预期,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幅度,可能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可观。”
她将报告翻到财务预测部分,指着一组数据:“你看,根据最新的模型测算,其四季度单季的毛利率有望环比提升超过3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幅度也可能超预期。这不仅仅是成本下降,更是产品升级和品牌溢价的双重驱动!”
她顿了顿,补充了关键一击:“第三,市场情绪虽然有所修复,但股价尚未完全反映这份业绩弹性。目前的估值水平,相对于其未来的成长性和确定性,依然具备很高的安全边际和吸引力。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林澈仔细地审阅着李娜提供的每一项数据、每一个推理环节。她的分析显然比上一次更加老练和深入,不仅看到了行业贝塔(β),更捕捉到了公司自身的阿尔法(α)。
“目标价位和风险控制?”林澈问出了核心问题。
“当前股价在18元附近。基于业绩超预期和估值修复的双击逻辑,第一目标看到25元,涨幅接近40%。止损设在16.2元,对应亏损幅度不超过10%。”李娜的回答清晰果断,显然对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40%的预期收益!这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翻三倍”年度目标所需的强劲势头。
林澈沉吟了片刻。50万人民币,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信任李娜进化后的分析能力,也更清晰地记起了伊利股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的强势表现。
“好!”林澈不再犹豫,做出了决断,“就按你说的办!投入50万人民币,全部买入伊利股份!”
命令一下,工作室的金融小组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李娜负责最终确认交易策略和风控点位。周婷则熟练地计算50万资金在18元价位附近可以买入的股数(约股),并设好价格提醒。
交易当天,林澈操作A股账户,在18.02元的价位附近,分批将50万资金全部投入,完成了建仓。
重仓,伊利股份!
真金白银投入后,气氛变得更加专注而紧张。
周婷的电脑屏幕上,伊利股份的分时图和日K线图占据了显眼位置。她需要实时监控股价的每一次跳动,记录量价关系,并在股价逼近18.5、19.0等关键心理关口或触发止损止盈点时,第一时间报告。
赵刚和孙磊在维护矿机轰鸣的间隙,也会凑过来小声问一句:“婷姐,咱们的‘伊利大哥’今天稳不稳?”
李娜则依旧是团队的定心丸。她不会频繁盯盘,而是继续深化她的行业研究,同时密切关注着乳业最新的产销数据、竞争对手动态以及任何可能影响伊利基本面的政策消息,不断验证和微调她的投资逻辑。
“娜姐,放量突破19块了!”周婷看到关键点位突破,会及时汇报。
“好,趋势良好,继续持有。”李娜的声音平静无波。
“娜姐,回调到18.5了,成交量缩小…”周婷的语气略带担忧。
“正常技术性回调,未破支撑,逻辑未变,耐心。”李娜的回应总能及时消除紧张情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