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未眠,林澈的头脑却异常清醒,甚至因为过度亢奋而显得有些冰冷。他早早起床,用冷水反复冲洗脸颊,试图压下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紧张与激动。他换上了自己最正式的一套衣服——一件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和一条深色休闲裤,让自己看起来尽量成熟稳重,却又不过于刻板。
他没有带任何冗长的文件,只带了那个装着未来见解的大脑,和一颗志在必得的心。
再次来到中关村那家熟悉的咖啡馆,心情却与上次截然不同。这一次,他不是茫然的等待者,而是受到邀请的会谈者。
推开门,风铃声响。那位之前见过面的王助理已经等在门口,看到他,微微点头示意:“林先生,这边请。雷总已经在等您了。”
没有在嘈杂的开放区域,王助理引领着他走向咖啡馆深处一个用玻璃隔断隔出来的小会议室。林澈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又开始加速。
推开会议室的门,里面的景象映入眼帘。
房间不大,中间一张简易的会议桌,旁边立着一块白板,上面还残留着一些关于硬件配置、供应链参数的讨论痕迹。雷军独自坐在桌旁,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正是林澈写的那三页《建议书》。他穿着标志性的牛仔裤和深色 polo 衫,神情专注。
听到开门声,雷军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林澈。那目光中带着审视、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雷总,林先生到了。”王助理低声说了一句,便退到一旁,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雷总您好,我是林澈。”林澈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微微躬身问好,语气平静,尽力压制着内心的波澜。
“林同学,请坐。”雷军放下手中的材料,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公式化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你的这份东西,我看过了。观点很新颖,很大胆。能详细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吗?”
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这正是林澈想要的。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这宝贵的15-20分钟,他必须每一秒都用到极致。
他没有直接回答“怎么想到的”,而是目光直视雷军,开门见山,抛出了那个足以定下整个会谈基调的核心论断:
“雷总,在我看来,您做手机,核心绝不仅仅是硬件本身。”
第一句话,就让雷军准备拿茶杯的手微微顿了一下,目光更加锐利地看着他。旁边的王助理也抬起了头。
林澈语速平稳,却字字清晰,充满力量:“硬件,是入口,是载体,但绝不是终点。甚至,它可以不赚钱。”
雷军的身体微微前倾了一些。
“真正的核心,是生态。”林澈继续道,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是基于MIUI系统构建的用户体验和粘性,是通过粉丝社群实现的病毒式裂变传播,是用极致性价比这把利刃,一刀劈开沉闷僵化的市场,直接触达最广泛的用户!”
他几乎复述了建议书里的核心,但用更精炼、更有冲击力的语言当面说出!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车流声。
雷军脸上的公式化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专注的神情。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紧紧锁定林澈:
“你接着说。生态具体怎么构建?粉丝经济怎么玩?”
林澈知道,第一关过了。他成功地勾起了雷军最大的兴趣。
他毫不犹豫,继续深入:“MIUI系统不能只是比原生Android好用一点,它必须快得让用户离不开。建议成立‘发烧友’内测组,让最核心的用户第一时间体验新版本,反馈问题,甚至参与功能讨论。每周五固定发布更新,形成仪式感和期待感,让用户觉得他们不是在用一个产品,而是在参与一个伟大的进化过程!这是任何广告都无法带来的忠诚度!”
“性价比也不是简单的便宜。”林澈目光灼灼,“而是要用顶级的供应链(比如高通最新的处理器),做出最好的性能,然后定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价格!让用户买到的时候感觉不是消费,而是捡了大便宜!他们会自发地去炫耀,去传播,成为我们免费的推销员!”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雷军的反应。雷军听得极其认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这是他在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旁边的王助理记录的笔速明显加快,刷刷作响。
林澈决定,再加一把火,抛出一个更具争议性,但在早期极其有效的策略。
“甚至,在初期产能可能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主动控制投放市场的数量。”林澈缓缓说道,语气带着一种冷静的残酷,“不是饥饿营销去坑用户,而是利用这种‘稀缺性’,进一步放大话题度和购买欲。每一次开放购买,都要让它变成一场狂欢,一次事件!让没买到的人抓心挠肝,让买到的人倍感幸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