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入2010年的初冬,校园里的学生们已经裹上了厚外套。林澈的小团队在沉寂中高效运转着。陈默除了上课,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挖矿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和对GPU挖矿的初步探索中,那台经过他“魔改”的电脑,如同一个沉默的印钞机,以超越常理的速度持续产出着比特币。
李娜则展现了她惊人的专业素养。她很快消化了林澈提供的“未来趋势”框架(林澈以某种“直觉”和“宏观分析”的方式模糊引导),并开始运用她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不仅深入研究了林澈提及的几只消费股,还将分析范围扩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定期向林澈提交简洁而有力的分析简报。她的加入,让林澈对未来股市的操作更具信心。
然而,市场的第一次考验,比林澈预想中来得更早一些。它并非来自波澜不惊、缓慢爬升的A股,而是来自那个尚且微小、却已初显獠牙的比特币市场。
这天下午,没课。林澈正在宿舍里阅读李娜最新提交的关于“稀土永磁板块”的分析报告,陈默突然像一阵风一样冲了进来,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甚至连门都忘了敲。
“林…林澈!不好了!”陈默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冷汗,“比…比特币!价格…崩了!”
林澈的心猛地一沉,但脸上依旧保持镇定:“慌什么?慢慢说,怎么回事?”
陈默几乎是扑到自己的电脑前,手指哆嗦着打开Mt. Gox的网站。页面加载缓慢,仿佛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终于,交易界面刷新出来。
屏幕上,那条代表BTC/USD价格的曲线,不再是平时那种近乎平直的、微微波动的形态,而是画出了一条陡峭的、令人心悸的下探线!
最新成交价:0.055美元!
而就在昨天,价格还在0.072美元附近徘徊!
短短一天多时间,跌幅超过23%!
“你看!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一直在跌!”陈默指着那根阴线,声音发紧,“论坛里都炸锅了!有人说交易所被黑了,有人说中本聪抛售了,还有人说这根本就是个骗局,现在泡沫破了!好多人都在抛售!”
陈默的脸色越来越白,他看着林澈,眼神里充满了恐慌和不知所措:“我们…我们那六万多枚…账面一下就亏了…亏了好多!要不要…要不要先卖掉一点?等跌到底再买回来?”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那不仅仅是数字的损失,更是他日夜不停挖矿、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东西正在飞速贬值带来的巨大冲击。他甚至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电脑主机,仿佛那里面藏着的不是芯片,而是他正在缩水的财富。
林澈走到他身边,目光沉静地看着屏幕上那条刺眼的阴线。他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他知道比特币早期波动剧烈,但亲身经历这种陡峭的下跌,依然能感受到市场的残酷和寒意。
然而,他更多的是冷静。因为他看到的,不是终点,而是未来那条一路向上、虽有波折却最终刺破苍穹的超级阳线。
“卖掉?”林澈转过头,看着惊慌失措的陈默,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为什么要卖?现在正是买入的好时机。”
“买…买入?”陈默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话,“还在跌啊!现在买不是接飞刀吗?”
“别人恐惧我贪婪。”林澈淡淡地说了一句后世股神的名言,虽然此时还未广为流传,“记住这句话。市场的恐慌,往往是最好的朋友。”
他没有再多做解释,而是直接拿出了手机,登录了那个经过特殊处理的海外银行账户APP。他之前预留的10万人民币绝对机动资金(约合1.47万美元),此刻派上了用场。
“现在价格多少?”他问道,手指已经悬在了转账确认按钮上。
“0…0.052…”陈默看着实时跳动的价格,声音还在发颤。
“好。”林澈没有任何犹豫,迅速操作起来。通过一系列早已熟悉的流程,他将10万人民币兑换并注入交易账户,然后在Mt. Gox上,开始分批挂出买单。
他的操作冷静得可怕,完全不受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0.052…0.051…0.050…他甚至在一些恐慌性抛单出现时,直接吃下了更低价位的卖盘。
陈默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手心全是汗。
最终,林澈用这1.47万美元,在市场最恐慌的时刻,成功地买入了接近28万多枚比特币!【此处修改:1.47万美元 / 0.05美元/枚 ≈ 294,000枚】
完成这一切后,他才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他看向依旧处于震惊和茫然中的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
“默哥,把你的计算器拿出来。”
陈默下意识地拿出手机计算器。
林澈缓缓说道,“刚才,我们用了大概1.47万美元,买了约28万枚,成本约0.052美元(考虑了汇兑和手续费)。现在,我们的总持仓是约346,666枚,总成本约41.47万美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