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之行,尘埃落定。
锦隆花园那套120平的房子,最终以178万的总价成交。签合同、付定金、办理银行贷款面签……一系列流程在林澈沉稳的操办和父亲逐渐默许的配合下,高效推进。当54万首付款从那张特殊的银行卡里划出时,父亲的手指还是忍不住颤抖了一下,但眼神里,已多了几分认命般的平静以及对儿子那份奇异“笃定”的初步信任。
“爸,深圳这边手续中介和银行会跟进,我们不用一直守着。”在离开深圳前夜的宾馆里,林澈摊开了中国地图,手指从深圳一路向上,重重地点在了另一个地方——“北京。”
父亲刚放松的神经又绷紧了:“北京?还要买?”在他看来,深圳这一套房子已经是一场豪赌,足以耗尽家里几辈子的运气和积蓄了。
“爸,机会不等人。”林澈的眼神在宾馆节能灯下亮得惊人,“北京和深圳不一样,它是政治文化中心,高校云集,尤其是海淀中关村,那是中国硅谷的雏形,未来的发展潜力绝不逊于深圳前海。现在那里的房价,甚至比深圳一些地方还要…‘亲民’。”
他用了后来才流行的词。2010年,北京房价虽已启动涨势,但远未达到后世那般令人绝望的高度,尤其是海淀一些老旧小区。
“而且,爸,您想,”林澈换了个角度,“我以后大概率会在北京发展,提前买套房子,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绝对不会错。这笔钱放在银行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换成核心城市的房产,才是真正的保值增值。”
父亲沉默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看着儿子那张年轻却写满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远见的脸,回想起深圳那片火热的工地和中介小陈佩服的眼神,最终,所有的担忧和劝阻都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你…你看着办吧。我老了,看不懂你们这些了。”这话,几乎是默认了。
母亲在电话里得知还要去北京,又是一阵担忧,但被父亲几句“儿子有主意,相信他”给按下了。
于是,父子二人几乎没有停留,立刻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2010年,机票对于这个刚刚经历“暴富”的家庭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林澈毫不犹豫地买了票。时间,比金钱更宝贵。
从南国的湿热降落在北国的秋高气爽中,气氛陡然一变。北京的氛围更加厚重、肃穆,却也充满了帝都特有的机遇感和忙碌气息。
林澈同样提前联系了北京的海淀房产中介。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姓王的中年女中介,说话语速快,带着浓浓的京味儿,显得干练而精明。
“哎哟,林先生,林老先生,欢迎欢迎!一看您二位就是有眼光的人!”王姐开着她的伊兰特,载着他们穿梭在海淀区的街道上,“跟您说,现在海淀这地界儿,尤其是中关村、五道口周边,那可是寸土寸金!当然啦,好房子也有,就看您要什么样的!”
她没有直接带他们去看崭新的商品房,而是按照林澈电话里的要求,直奔几个**十年代建成的老小区。这些小区通常没有电梯,楼道有些昏暗,但地理位置绝佳,往往就挨着高校或者科技公司,生活气息极其浓厚。胡同里自行车铃声叮当作响,大树下围着下棋的老人,充满了烟火气。
“王姐,我们要找的,是那种业主诚心卖,最好能尽快交易,价格可以谈的房子。”林澈再次强调了他的需求。
“明白!您瞧好吧!”王姐眼睛一亮,这种客户最爽快。
她带着他们连看了好几套,不是户型不好,就是业主价格咬得死。父亲看着那些略显陈旧的楼道和房间,眉头又皱了起来,似乎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非要买这种“老破小”。
直到他们走进一个位于海淀黄庄附近的家属院。
房子在五楼,没电梯。但一进门,父亲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房子虽然旧,但维护得相当好,墙壁雪白,地板干净,南北通透,采光极佳。80平米的两居室,格局方正,没有一点浪费的面积。阳台外面,能看到不远处中关村大街的车水马龙,以及更远处一些高校的轮廓。
“这房子是以前单位的房改房,业主是一对老教师,人特别爱干净,您看这保持的。”王姐介绍着,“业主现在人已经在国外了,委托朋友处理卖房事宜,价格好商量,就一个要求——快!全款最好!”
“多少钱?”父亲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这段时间,他已经对“万”这个单位有些麻木了。
“业主报价125万,诚心要的话,120万应该能谈下来!”王姐报出价格。
“120万?80平?”父亲快速心算,“一平一万五?”这个单价,在2010年的北京海淀核心区,尤其是带着中关村学区光环的老房子,堪称白菜价!他甚至觉得比老家的房价也高不了太多了(这是他错觉)。
林澈心中也是一动。这个价格,在后世看来,简直是白送。他仔细检查了水电、墙面、管道,确实如王姐所说,保养得非常好,几乎可以拎包入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