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复读费与外卖箱
阜阳的七月午后,柏油路被太阳烤得泛着油光,脚刚踩上去就能感觉到热浪往鞋底钻。李明远的电动车在路面上 “吱呀” 前行,车筐里的珍珠奶茶晃得厉害,褐色的液体顺着杯盖缝隙往外溢,在车筐底积成小小的水洼。他蓝色外卖服后背的 “饿了么” 字样被汗水浸得发暗,像块褪色的补丁,和头盔下露出的 “高三(1)班” 校服边角形成刺眼对比 —— 那是他特意留着的旧校服,领口还别着枚塑料飞机徽章,边缘被磨得发亮,是初三生日时爸爸送的礼物,当时爸爸拍着他的肩说 “等你考上航空大学,爸带你去看真飞机,让你摸一摸驾驶舱”。
“妈,今晚…… 今晚能多留个馒头不?我可能要晚点回。” 李明远的蓝牙耳机里传来妈妈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她在菜市场帮人捡菜,昨天中暑晕在摊位前,被邻居送回家,此刻声音还带着没缓过来的沙哑。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划着,今日已完成 32 单,订单金额加起来 284 块,距离复读班 8000 元学费还差 1560 元。订单列表里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几个字格外扎眼,像颗沉甸甸的石子压在心头 —— 妈妈上次住院就是在这,他至今记得缴费单上的数字,比他当时攒的所有零花钱都多。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李明远把 534 分的成绩单揉成纸团,偷偷塞进床底的旧鞋盒里。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线是 560 分,这个数字他在招生简章上描了不下百遍,铅笔印在纸上刻出浅浅的沟,像他此刻骑行在柏油路上的轨迹,弯弯曲曲,却看不到终点。那天他躲在房间里,听见妈妈在客厅跟亲戚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没事,复读就复读,我再找两份活,总能凑够学费……” 他攥着枕头咬着牙,没敢出声,怕一开口就哭出来。
“小李!你这单还有十分钟就超时了!超时要扣一半配送费!” 站长的电话突然在耳机里炸响,把李明远的走神吓飞。他猛地捏紧车闸,电动车在医院门口急刹,惯性让他的膝盖狠狠撞在车把上,疼得他龇牙咧嘴,眼泪都快出来 —— 那道膝盖上的旧伤是高二练体能时摔的,当时为了通过航空大学的预检,他每天绕操场跑 20 圈,有次下雨路滑,直接摔进沙坑里,膝盖破了个大口子,流的血把沙子都染红了,可他爬起来接着跑,满脑子都是爸爸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 “要当能保卫国家的飞行员,给咱家争口气”。
取餐窗口的护士递来打包袋时,目光落在他头盔上的飞机徽章上,突然笑了:“小伙子,这徽章挺好看啊,你也想当飞行员?” 李明远的手指在徽章上轻轻捏了捏,塑料边缘的毛刺扎得掌心发麻,他低下头,声音有点含糊:“以前想过,现在…… 现在先攒学费。” 他没说的是,昨晚他还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穿着蓝色飞行服,坐在驾驶舱里,可刚起飞就摔进了外卖箱,里面的麻辣烫洒得满身都是,烫得他直跳脚,醒来时枕头都湿了一片。
第二节:病房里的短信
下午四点四十五分,李明远的电动车停在住院部楼下,车筐里放着给 302 病房张大爷的粥。订单备注里写着 “要温的,我爸刚做完手术,不能吃凉的”,他特意把保温桶裹在棉袄里 —— 那是他冬天的旧棉袄,现在用来给餐品保温正好。他拎着保温桶快步穿过走廊,消毒水味混着中药味钻进鼻腔,呛得他鼻子发酸,让他想起去年妈妈住院时,自己也是这样每天送饭,只不过那时手里拎的是从食堂打包的特价菜,三块钱一份的青菜豆腐,他总说自己不饿,让妈妈多吃点。
“小伙子,又来送粥啦?” 护士站的王姐在登记本上划着勾,抬头冲他笑,“张大爷的孙女昨天还跟我说,你送的粥比食堂的好喝,说里面有妈妈的味道。” 李明远的笑在脸上僵了僵,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 那粥其实是他早上五点起来熬的,用的是妈妈从菜市场捡来的碎米,比外卖平台上商家卖的便宜三块钱,他偷偷赚了差价,想多攒点复读费。每次送这单,他都怕被发现,可一想到学费还差一大截,又硬着头皮继续。
手机突然在裤兜里震动起来,震得大腿发麻。李明远正站在 302 病房门口,手刚碰到门把手,赶紧掏出手机 —— 班主任周建民的微信头像在屏幕上跳动,是张泛黄的班级合照,照片里他站在第一排,胸前的飞机徽章格外显眼。消息预览栏里 “录取了” 三个字像道闪电,劈进他混沌的思绪,让他手里的保温桶差点掉在地上,心跳瞬间快得像要炸开。
“明远!孩子!你被录取了!” 周老师的消息紧跟着发来,还附了张照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摊在办公桌上,红色封面在阳光下泛着光,他的名字被红框圈得清清楚楚,旁边写着 “备用志愿补录”。李明远的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又划,反复放大照片,确认那不是幻觉 ——534 分原本差 26 分落榜,却因为有个考生放弃录取名额,他作为补录第一名被提档,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