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秋,二十万曹军铁骑扬起的尘土遮蔽了荆北的天空。曹操勒马驻立在鹿门山巅,猩红披风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他眯起眼睛,望向汉水对岸那两座互为犄角的坚城——秋汛期的汉水奔腾如怒龙,浊浪拍打着襄阳青石垒砌的码头,这两座隔江相望的城池,竟形成完美的防御体系,在夕阳下如同两只盘踞水边的猛虎。
好一个铁锁横江!曹操突然冷笑,手中马鞭直指南方。只见汉水之上,十余条碗口粗的铁索若隐若现,在湍急的江水中时沉时浮。这些铁索每隔三十丈便系有巨大的木桩,如同一条潜伏的水下蛟龙。
荀攸轻抚长须:丞相明鉴。襄阳三面环水,仅北面接陆;护城河引汉水活流,宽达二十丈;城墙采用夹心夯土法:内外青砖,中层混入糯米浆;樊城背靠岘山,崖壁如刀削斧劈。两城隔江相望,水门互为犄角……
话音未落,江面突然传来一阵闷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五艘曹军艨艟战船在江心打转——正是于禁派出的先锋水军。那些战船像是撞上了无形屏障,船底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传令兵跌跌撞撞冲上山坡,江底暗设铁索木桩,我军战船尽数搁浅!
曹操脸色骤变。就在此时,对岸襄阳城头突然竖起赤红旗帜,紧接着樊城水门洞开,数十艘轻舟如离弦之箭般射出。这些轻舟船首装有铁锥,精准地撞向搁浅的曹军战船。
火箭!襄阳城头一声令下,数百支拖着火尾的箭矢呼啸而来。更可怕的是,那些轻舟在撞击后竟自行燃烧起来——原来船舱内装满干柴火油。顷刻间,汉水江面化作一片火海,曹军先锋水师全军覆没。
北岸高坡上,曹操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忽然注意到,襄阳城墙上那些看似普通的箭楼,此刻正以某种精妙的节奏轮番射击——东侧箭楼放箭时,西侧正在装填,形成连绵不绝的火力网。
好个文聘!曹操咬牙道,传令,暂停水攻,明日改从陆路强攻樊城!
夜色渐深时,曹军大帐内烛火通明。曹操盯着沙盘上那两座黏土捏成的城池模型,突然伸手拔起代表樊城的小旗。沙盘底部露出纵横交错的沟壑——这是细作冒死绘制的樊城地下暗道图。
明日寅时,曹操的手指重重按在沙盘上,许褚率掘子军从岘山背面开凿地道,直通樊城南墙。李典领重甲兵正面佯攻,吸引守军注意。
程昱却皱眉道:丞相,霍峻此人...
帐外突然传来急报,抓获刘备军信使!
亲兵呈上一支箭矢,箭杆中空处塞着绢布。曹操展开一看,上面画着古怪的符号。荀彧脸色大变:这是襄阳与樊城的烽火信号图!
曹操猛然起身,披风带翻烛台。火光摇曳中,他看清了沙盘上被忽略的细节——两城之间的汉水两岸,隐约分布着十二座烽燧。这意味着任何一城遇袭,另一城都能在顷刻间作出反应。
帐外秋风呜咽,如同汉水的叹息。曹操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这看似平静的江面下,究竟还藏着多少杀机?
第二天,晨雾笼罩着汉水,曹仁率领一万精锐在樊城东门外列阵。一夜的秋雨让地面泥泞不堪,士兵们的铁靴深深陷入泥中。
攻城车准备!曹仁的声音在晨雾中回荡。三十辆楼车缓缓推进,每辆车都需要两百名士兵推动。这些庞然大物高五丈,顶部平台可容纳五十名弓箭手。
霍峻站在樊城东门的箭楼上,眯着眼睛估算距离。放火箭!他一声令下,三百支裹着油布的箭矢划破晨雾。
曹军阵中立即竖起牛皮大盾,但仍有数辆楼车被点燃。更可怕的是,火箭引燃了预先埋设在城外的火油沟,一道火墙突然在曹军面前升起。
不要退!曹仁亲自督战,云梯队上前!
五千名先登死士扛着云梯冲向城墙。他们穿着轻甲,嘴里咬着短刀,腰间别着飞爪。霍峻冷笑一声,挥动令旗。城墙突然打开数十个小孔,从中伸出长长的铁叉——这是诸葛亮设计的拒梯叉,专门用来推倒云梯。
惨叫声此起彼伏。一架架云梯被推离城墙,上面的士兵像下饺子般坠落。但曹军实在太多,仍有几处成功登城。
虎贲卫,随我来!霍峻拔出环首刀,亲自冲向最危急的城段,如猛虎入羊群,刀光闪过必有曹军倒下。守军见主将如此勇猛,士气大振。
城下的曹仁见强攻不利,立即改变策略。上冲车!他命令道。十辆包铁的巨大冲车被推向城门,每辆车都需要百人推动。
霍峻早有准备。倒滚油!他大喝一声。城头守军将早已烧沸的油锅倾泻而下,紧接着投下火把。冲车瞬间变成火棺材,推车的士兵惨叫着四散奔逃。
就在曹军攻势稍缓之际,樊城水门突然打开。关羽率领二十艘战船顺流而下,直扑曹军侧翼。放弩炮!关羽站在船头下令。改良过的床弩发射出标枪般的巨箭,将曹军阵型撕开数个缺口。
曹仁见势不妙,急令鸣金收兵。这一战,曹军折损四千余人,却连樊城的墙砖都没能摸到几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