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腊月,长沙城外的官道上,刘封勒马回望这座自己经营半年的城池。城墙上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城外新垦的田地里,越冬的小麦已经冒出新绿。
将军,该启程了。亲兵队长牵隐轻声提醒。
刘封点点头,一夹马腹向北而去。他的思绪却已飞向数百里外的新野——半年未见,父亲的白发是否又添了几许?二叔的《春秋》可曾读完新卷?三叔是否又因醉酒闹出笑话?
寒风卷着细雪,簌簌落在新野城头。刘封、关平、赵和、黄叙等人勒马立于城门前,望着熟悉的城墙,心中竟生出一丝恍惚。半年未见,新野似乎比记忆中更显沧桑——城墙上的夯土剥落了几处,城门前的石板路也被车轮碾出了更深的沟痕。
公子回来了!守城的士卒认出了他,连忙推开半掩的城门。刘封翻身下马,拍了拍马颈上的霜雪,大步走入城中。
街道两旁,百姓们裹着厚袄,正忙着置办年货。几个孩童追逐着跑过,手里攥着新扎的草蚂蚱,笑声清脆。刘封嘴角微扬——这乱世之中,新野竟还能有这般安稳的年节气象,实属不易。
转过街角,刘备的府邸已映入眼帘。门前两株老梅正开着零星的花苞,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父亲!刘封刚踏入前院,便见刘备披着一件旧裘衣,正在廊下修剪梅枝。听到呼唤,刘备手中剪刀一顿,转过身来。
子瞻?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化作温和的笑意,回来得正好,这株老梅今年开花晚,我还道是要错过岁首了。
刘封快步上前,正要行礼,却被刘备一把扶住:自家人,何须多礼。他上下打量着儿子,笑道,黑了,也壮实了。长沙的水土倒是养人。
刘封心中一暖。半年未见,父亲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几缕,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
孩儿在长沙一切安好,只是……他顿了顿,政务繁忙,未能常伴父亲左右,实在惭愧。
刘备摆摆手:男儿志在四方,你能在长沙有所作为,为父欣慰还来不及。说着,他拍了拍刘封的肩膀,走,进屋说话。你二叔、三叔都在,正好一同用膳。
厅内炭火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关羽正襟危坐,手捧《春秋》细读;张飞则大咧咧地倚在案边,拿着一根竹签剔牙。见刘封进来,张飞一跃而起:好侄儿!可算回来了!
三叔。刘封笑着拱手,又向关羽行礼,二叔。
关羽放下书卷,丹凤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听闻你在长沙推行屯田,颇有成效。
侥幸有些成绩罢了。刘封谦虚道,全赖将士用命,百姓勤劳。
张飞一把揽住他的肩膀:少来这套!我可是听说了,你小子在长沙搞得风生水起,连刘表那老儿都对你刮目相看!
刘备轻咳一声:翼德,慎言。
张飞嘿嘿一笑,不再多话。
晚宴设在偏厅,炭盆驱散了冬夜的寒意。甘夫人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婴孩,眉眼间满是温柔:封儿,来见见你弟弟。
刘封轻手轻脚地凑近。襁褓中的阿斗正熟睡着,小脸粉嫩,时不时咂咂嘴。他想起历史上这位扶不起的蜀汉后主,此刻却只是个刚满周岁的婴孩。
我能抱抱吗?刘封不自觉地放轻声音。甘夫人笑着将孩子递过,他小心翼翼地托住这团温暖的生命,突然感到肩头一沉——这是蜀汉的未来,是父亲血脉的延续。
这小子睡得真香。张飞的大嗓门突然响起,阿斗在梦中皱了皱眉。刘备立即瞪了义弟一眼,惹得众人低笑。关羽抚须道:待他长大,让封儿教他骑射。
刘封凝视着怀中稚嫩的脸庞,心里默默说道:弟弟,我会保护好你的。
侍女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一盆炖羊肉,几碟腌菜,还有新蒸的粟米饭。虽不算丰盛,却透着家的温暖。
晚宴设在偏厅,炭盆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甘夫人亲手为刘封盛了一碗热汤,柔声道:“在外征战辛苦,多喝些。”
刘封双手接过:“谢母亲。”
刘备举杯,环视众人:“今日封儿归来,当共饮一杯!”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向长沙局势。
听说你收回了世家、豪强隐匿的人口、侵占的田地?关羽放下酒杯,目光如炬。
刘封点头:是。长沙豪族兼并严重,百姓无地可耕,流民遍地。孩儿以军屯为名,收回无主荒地,分给流民耕种。
张飞一拍桌子,早该这么干!那些豪强,没一个好东西!
刘备却微微皱眉:手段是否过于强硬?我听闻吴家颇有怨言。
刘封坦然道:吴家确实不满,但孩儿并未滥杀。首恶惩处,胁从宽宥,如今大部分豪族已低头认罚。
关羽沉吟道:恩威并施,倒也无妨。只是……他看向刘备,大哥,此事恐怕已传到刘表耳中。
刘备轻叹一声:景升兄前日来信,确实提及此事。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刘封,你自己看看吧。
刘封展开信纸,上面是刘表工整的字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