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荒村辣媳 > 第167章 女农正

荒村辣媳 第167章 女农正

作者:祢猜我猜你猜不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11:03:15

水渠通水,焦土得润,这场由赵小满预警、由县令陈景元(很大程度上是被迫)推动、由数千灾民以血汗实施的抗旱壮举,其成效远远超出了赵家集的范围,如同巨石落水,波澜迅速荡开,终于惊动了州府。

这一日,烈日依旧,但赵家集的气氛却与往日的绝望沉闷截然不同。虽然旱情并未完全解除,但有了渠水续命,田地间已能看到零星的绿色和忙碌补种的身影,人们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生气。

忽然,村口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锣响。一队穿着州府号衣的官差,簇拥着一名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青色官袍的州府使者,疾驰而入。队伍前方,县令陈景元亲自小跑着引路,额上满是汗珠,神色却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紧张。

“州府使者到!宣嘉奖令!众人接旨!”为首的官差高声喝道。

消息像风一样刮过整个赵家集。田间的农人、工地的劳作者、村里的老幼,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惊疑不定地涌向村中临时平整出来的打谷场。人们交头接耳,猜测着州府的来意。是福?是祸?

陈景元早已命人设下香案。州府使者翻身下马,神色肃穆地走到香案前,展开一卷裱糊精美的绢帛文书。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卷绢帛上。

使者清了清嗓子,用抑扬顿挫的官腔高声宣读起来。文书先是盛赞了安县县令陈景元“体恤民瘼、临危不乱、果断有为、善纳良策、组织得力、兴修水利、活民无数”,其功绩“上慰圣心,下安黎庶”,特予通报表彰,记功一次,并赏赐锦缎若干,白银百两。

陈景元听得心花怒放,脸上放光,连忙上前躬身领赏,口中连称“皇恩浩荡、上官抬爱、下官愧不敢当”,姿态做得十足。

人群中也响起一阵附和性的赞叹声。不管怎么说,这位县尊大人在此次抗旱中,终究是做了实事的。

然而,使者的宣读并未结束。他话锋一转,文书接下来的内容,让所有在场之人,包括陈景元在内,都惊愕地竖起了耳朵。

“…兹有安县赵家集民女赵小满,虽系女流,然聪慧敏达,深谙农时地利。于大旱未显之际,明察秋毫,预判天灾,首倡掘池蓄水、广植耐旱之物,后又献‘以工代赈’之良策,更于病中精确指引,觅得地下暗河,活水之源,功莫大焉!其心系桑梓,德才兼备,实乃闺阁之典范,乡里之奇英!”

使者念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那些目瞪口呆的乡民,提高了声调:

“为旌表其功,激励后来,州府特赐赵小满‘女农正’头衔!此非朝廷正式官身,然享乡誉,可于县内指导农事育苗,建言献策,官府当酌情采纳。望其不负此誉,继续惠泽乡里!”

“女农正?!”

这三个字如同平地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女人?做“农正”?虽然只是个名号,不是真的官爷,但…但这可是州府赐下的头衔啊!还能指导农事?官府还得听她建议?

千百年来,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农事,向来是男人的领域,是父传子、师授徒的传承,何时轮到一个女人来“指导”?

惊讶、疑惑、难以置信、甚至一丝隐晦的嫉妒,在无数男户心中翻腾。赵德贵等族老张大了嘴,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而女户们,尤其是丰女村的女人们,在短暂的震惊之后,瞬间爆发出巨大的狂喜和激动!

“女农正!是小满姑娘!” “州府…州府夸咱们小满了!” “天啊!还能指导农事!官府都听她的!”

王嫂子、张寡妇、快嘴刘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相互紧紧抓着对方的手,浑身都在颤抖。她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赵小满得到这个头衔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她们所有女人能力的某种承认!

陈景元也是愣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心中五味杂陈。他一方面庆幸自己采纳赵小满建议的决策得到了上官的肯定(文书里也夸了他“善纳良策”),另一方面,又觉得一个村妇得到如此殊荣,实在有些…别扭。但他脸上立刻堆起笑容,连声道:“上官明鉴!赵小满确乃奇女子!下官定将州府厚爱传达!”

使者宣读完毕,将绢帛文书交给陈景元,又示意随从捧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份象征性的赏赐——几匹质地不错的细布和一套文房四宝。

“赵小满何在?上前领赏谢恩。”使者朗声道。

众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投向丰女村的方向,投向那间安静的窑洞。

场面上出现了一丝尴尬的寂静。

王嫂子连忙上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地回道:“启禀大人!小满姑娘她…她因先前预警天灾、指引水源,心力交瘁,至今重病不起,昏迷在床,实在无法前来接旨谢恩!民妇代她叩谢州府大恩!叩谢皇恩浩荡!”

说着,她重重地磕下头去。张寡妇、孙巧儿等丰女村女户也齐刷刷跪倒一片。

使者闻言,眉头微蹙,看了看陈景元。

陈景元赶紧低声解释了几句。

使者面色稍霁,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赏赐便由尔等代领,好生照看她。待其好转,再将州府美意告知。”

“是!是!谢大人恩典!”王嫂子等人连连叩谢,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代表着无上荣光的赏赐。

仪式结束,州府人马很快离去。陈景元志得意满地回县衙准备写谢恩折子了。

但打谷场上的人群,却久久没有散去。

人们围拢着王嫂子和那份赏赐,议论纷纷。那“女农正”三个字,如同拥有魔力,在每个人心中激荡着不同的回响。

男户们心情复杂,但看着那白纸黑字(绢帛)的州府文书,看着官府的态度,再回想赵小满在此次大旱中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神异”的预判和能力,许多人的质疑和不服,终究是慢慢压了下去,转化为一种混杂着敬畏和好奇的沉默。

而所有女人,无论是本村的还是流落至此的,眼中都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她们看着那份赏赐,仿佛看到了一个模糊却真切的可能——原来,女人做的事,也能得到这样的认可?原来,女人除了灶台和针线,还能在土地上,在官府的文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头衔?

赵小满,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丰女村的依靠,更成了无数挣扎在苦难中的女性心中,一盏微亮却刺破黑暗的灯。

窑洞内,赵小满依旧昏沉。王嫂子将州府的赏赐轻轻放在她的枕边,附在她耳边,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一遍遍重复着:“小满…州府来了…夸你了…赐你‘女农正’…你能指导农事了…”

昏睡中的赵小满,似乎有所感应,睫毛剧烈地颤抖了几下,干裂的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她左臂上那墨黑的根须状印记,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又悄然蔓延了一丝,那暗沉的色泽中,似乎多了一点极微弱的、类似金属的光泽。

“女农正”。

这是一个没有俸禄、没有品级的虚衔,却是一面旗帜,一种承认。

它意味着,在这片千百年来由男性主导书写农业规则的土地上,第一次,有一个女子的智慧与贡献,被官方的力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公开地镌刻了下来。

尽管前路依旧漫漫,但这第一步,终究是迈了出去。水渠滋润了土地,而这“女农正”的头衔,或许将能滋润更多被压抑的心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