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51章 谋定食安策,暗访探民生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第351章 谋定食安策,暗访探民生

作者:优米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34:37

九忆居的清晨,雾气还没散尽,石桌旁已围坐了九人。叶尘将一张写满字的宣纸铺开,纸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计划”九个字格外醒目。

“之前解决问题多是被动响应,这次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必须主动出击。”他指尖划过宣纸,“我们先明确三件事:

一是暗访排查,摸清县城及周边的食品经营乱象;

二是制定措施,针对不同问题设计刚性监管手段;

三是分步推进,先从流动摊贩、小作坊、无堂食外卖店这三类高频风险点入手,后续再扩至超市、餐饮连锁等。”

郑蓉补充道:“关键是监管要‘刚柔并济’——柔在体谅小商户谋生不易,帮他们找整改方法、对接资源;

刚在守住健康底线,用仙力建立‘不可逾越’的警示机制,只要违规必亮明问题,不整改就无法经营。”

玲玲从袖袋里掏出一枚巴掌大的青铜牌,牌面刻着“食安监”三个字:

“这是我用仙力炼化的‘食安警示牌’,分两类:给流动摊贩的是便携‘警示灯’,给固定商户的是墙面‘公示牌’。

只要检测到食材过期、卫生不达标、无资质经营等问题,会自动亮红光,电子屏显示具体违规项,整改达标后才会变绿。”

柳若雪点头:“今天我们分成三组,扮成普通消费者和采购商,先去县城的早市、老城区小吃街、城中村外卖区暗访,把问题摸透,明天就按计划推进整改。

记住,只记录、不干预,摸清真实情况才能让措施落地。”

九人各自整理行装,叶尘、郑蓉、柳若璃一组去早市;柳若雪、沈清薇、苏瑶一组去老城区小吃街;吴莲、苏晴、叶婉清一组去城中村外卖区。

临行前,石桌上的凡尘镜悄然亮起,化作一道淡光跟在身后,似要将市井间的食安隐患一一映照。

一、早市暗访:流动摊贩的“侥幸”与隐患

叶尘三人刚到县城早市,就被嘈杂的人声和食物香气包裹。早市沿人行道铺开,几十个流动摊贩挤得水泄不通,学生、老人穿梭其间,不少人手里拿着刚买的早餐。

“给我两个烙饼!”一个穿校服的女孩递过钱,摊主熟练地将饼从铁板上铲下,装进塑料袋。叶尘注意到,铁板旁的油桶壁结着厚厚的黑垢,桶里的油呈深褐色,上面飘着细碎的饼渣,显然反复用了多次。“老板,这油用多久了?”叶尘假装买饼问道。

摊主头也不抬:“今早刚换的,放心吃!”可郑蓉瞥见摊位底下,堆着三个空油桶,标签早已模糊,只隐约看到“食用油”三个字,却没生产日期。

往前走,一个卖热饮的摊贩前围了不少人。柳若璃凑过去,看到摊主用一个敞口的白色塑料桶盛着饮品,桶沿沾着干涸的渍迹,几只苍蝇在桶口打转。“阿姨,这饮品有保质期吗?”柳若璃问。

摊主摆摆手:“自家熬的,现熬现卖,要啥保质期?”说着,用没洗过的手拿起一个无标识的透明塑料杯,舀满饮品递给顾客,杯壁上还沾着水渍。

最尽头的零食摊前,几个孩子正抢着买。叶尘拿起一包彩色包装的零食,包装袋上印着卡通图案,却找不到生产厂家、配料表和保质期,只在角落印着“风味零食”四个字。“老板,这零食没生产日期,能吃吗?”叶尘问。摊主瞪了他一眼:“小孩都吃好几年了,没出过事!不买别挡道!”

正说着,远处传来城管的电动车声,摊贩们瞬间慌了神——烙饼摊主急忙盖紧油桶,推着车往路边躲;

卖热饮的摊主抱起塑料桶,跟着人群往巷子里钻;零食摊主则把没卖完的零食塞进麻袋,扛着就跑。

混乱中,卖热饮的塑料桶没拿稳,洒了一路,和地上的油污混在一起,黏糊糊的。叶尘三人站在原地,笔记本上已记满:

“烙饼摊主反复用油、热饮无标识且敞口存放、零食为三无产品,多数摊贩无经营资质,遇检查即逃窜。”

二、老城区小吃街:小作坊的“习惯”与乱象

柳若雪三人走进老城区小吃街时,正是早餐高峰。窄窄的街道两侧,小饭馆、小作坊一家挨着一家,蒸汽和油烟弥漫在半空,地面满是污水和食物残渣,走路得踩着砖头缝。

他们走进一家挂着简易招牌的包子小作坊,店面不足十平米,门口摆着一个锈迹斑斑的蒸笼,里面的包子冒着热气,蒸笼底下的铁锅水呈深黄色,飘着一层油花。

作坊内,老板正光着膀子揉面,案板上堆着面粉,旁边两个塑料盆里装着肉馅,盆没盖盖子,旁边就是一个溢满的垃圾桶,几片烂菜叶落在肉馅盆边缘。

“老板,你这肉馅新鲜吗?”柳若雪问。老板擦了擦汗:“今早刚买的,能不新鲜?”沈清薇顺着老板的目光看向角落,那里堆着一块猪肉,肉皮上没有检疫章,肉色发暗,边缘已有些发黏。“这块肉没检疫章,怎么敢用来做包子?”沈清薇追问。老板脸色一变,赶紧把肉塞进案板底下:“那是留着自己吃的,做包子用的肉在后面!”可三人分明看到,案板上的肉馅和那块肉颜色一致。

隔壁的面馆更让人揪心。灶台旁的墙面被油烟熏得漆黑,墙皮大片脱落,露出里面的砖块。

厨师煮面时,随手拿起挂在墙上的抹布擦碗,抹布又黑又油,像是从没洗过。苏瑶假装点面,看到厨师从一个敞口瓷缸里舀酱油,缸底沉着一层黑色沉淀物,旁边的盐罐里混着几粒黑色杂质。

“你们这卫生能过关吗?”苏瑶问。厨师翻了个白眼:“我们在这开十年了,老顾客都习惯了,吃着没问题!”柳若雪抬头看向墙上的营业执照,发现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已过半年,边缘卷得不成样子。

三、城中村外卖店:“看不见”的后厨猫腻

吴莲三人来到城中村时,已近上午十点。这里的民房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不少一楼住户改成了外卖店,没有堂食座位,只在门口挂着小小的招牌,门口停着几辆外卖车,骑手们进进出出取餐。

他们走进一家主打麻辣口味的外卖店,店面仅五六平米,里面摆着一个灶台和两个货架,货架上堆着各种袋装食材。叶婉清随手拿起一包速冻食材,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是三个月前,保质期标注“常温30天”,显然已过期。可操作台上,拆封的同款食材正放在盘子里,旁边还有几包过期的其他速冻品。“老板,这食材过期了,还能用吗?”叶婉清问。

老板赶紧把食材藏到货架后面:“没过期,你看错了!这是新货!”苏晴拿出手机拍下生产日期,老板顿时急了:“我们只做外卖,不接待客人,你们赶紧走!”

隔壁的炸鸡类外卖店更离谱。透过窗户,三人看到厨师正在炸制肉类,油锅里的油呈墨黑色,上面飘着一层泡沫,炸好的食物放在一个没盖的盘子里,旁边地上堆着四个空油桶,桶身印着“工业用油”字样。吴莲敲了敲窗户,想问老板用油情况,老板却猛地拉上窗帘,再也不肯露面。

走出城中村,叶婉清的笔记本已记满:“麻辣口味外卖店使用过期速冻食材;炸鸡类外卖店使用疑似工业废油;多家外卖店无堂食、无明厨亮灶,食材储存混乱,无法确认新鲜度。”

四、聚首议对策,食安整改启新程

当天中午,九人回到九忆居,三张记满问题的笔记本摆在石桌上,凡尘镜将暗访画面一一回放:发黑的炸油、无标识的热饮、过期的速冻食材、没检疫章的猪肉……每一幕都触目惊心。

叶尘指着笔记本:“问题比预想的更集中——流动摊贩无资质、小作坊卫生不达标、外卖店食材违规,且多数经营者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没人管’‘习惯了’。”

柳若雪拿起那枚“食安警示牌”:“明天就按计划行动:叶尘组去早市大棚安置流动摊贩,装上‘食安警示灯’;我组去老城区,给小作坊挂‘食安公示牌’;吴莲组去城中村,排查外卖店,不合格的一律亮红牌。记住,整改时要帮他们找方法,比如联系屠宰场送合格猪肉、协调油脂厂供平价油,但底线绝不能松,不达标就不能经营。”

仙力指南的虚影缓缓展开,系统的声音带着凝重与坚定:

【检测到“流动摊贩无资质、小作坊卫生脏乱、无堂食外卖店食材违规”三类核心食安问题,已触及百姓健康底线。“食安警示”机制启动,需宿主们以“暗访摸清的实情”为基,以“刚性警示 帮扶整改”为策,主动推进整治,守住每一张餐桌的安全。】

九人围坐在一起,将暗访记录整理成“整改清单”,标注出每个商户的位置、问题和初步帮扶方案。窗外的阳光渐渐驱散雾气,九忆居的灯光与晨光交织,似在为即将开启的食安整改之路,注入坚定的力量——这一次,他们要主动守护百姓的“舌尖安全”,让每一份食物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