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48章 实干暖民心,清风续新程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第348章 实干暖民心,清风续新程

作者:优米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34:37

九忆居的晨光刚漫过竹篱,老秦就骑着自行车来了,这次他裤脚的泥少了,脸上带着笑,手里攥着三张崭新的“民生项目进展单”。

“叶尘小哥,你们快看看!”他把单子往石桌上一放,声音里满是轻快,“东河村的路,施工队昨天已经进场清表了;

西坡村的灌溉渠,财政所的拨款批下来了,材料明天就能到;低保复核也办完了,李大爷的低保证明已经送过去了,他拉着我的手,谢了好几遍!”

石桌上的凡尘镜泛起柔和的暖光,镜中画面没了之前的沉闷,满是“动起来”的鲜活:

东河村的村口,施工队的挖掘机正在清理路面的碎石,小李和张主任站在路边,手里拿着图纸核对位置,路过的老乡递来水壶:“张主任、小李,歇会儿喝口水!这路能修,可多亏了你们!”;

西坡村的灌溉渠边,王站长正和施工队商量维修顺序,村支书扛着铁锹过来:“王站长,村里的壮劳力都来了,清淤的活我们包了,你们只管技术!”;

乡民政办门口,老赵正给老乡们发低保复核结果,李大爷拿着证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赵同志,这下买药的钱有着落了,谢谢你啊!”旁边的意见箱上,贴着一张“近期诉求办结清单”,上面的“已办结”打了好几个勾。

仙力指南的虚影轻轻展开,系统的声音带着欣慰:

【当前3起“基层庸懒怠政”案例已解决!检测到新的“实干延伸”需求——东河村修路缺人手,西坡村灌溉渠需长期维护,乡民政办想建“民需响应台账”,需宿主们协助推进,让实事落地更稳、惠及更久。】

“这就对了!办实事不能‘一阵风’,得有始有终,还得想着长远。”叶尘拿起东河村的进展单,“修路缺人手,咱们可以发动村里的老乡出点力,既加快进度,也让大家更有参与感;

灌溉渠修好后,得定个维护规矩,不然过两年又坏了;民政办的‘民需响应台账’是好事,能把老乡的诉求记下来,避免漏办、忘办。”

柳若雪点头:“今天咱们再去乡里一趟,把这些‘后续事’落实好。基层的实干风,得靠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坚持,才能吹得长久。”

九人跟着老秦,再次往乡办公楼去,这次的脚步,比上次轻快了不少。

一、东河村:老乡齐上阵,修路进度“跑”起来

叶尘、郑蓉和柳若璃跟着小李、张主任来到东河村的修路现场。施工队的负责人正发愁:

“现在清表得两天,要是能多几个人帮忙运碎石,一天就能干完,后面的路基施工也能提前。”小李皱着眉:“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怕是帮不上忙。”

“咋帮不上?我们也能干活!”旁边的老乡听见了,大声说。很快,十几个老乡扛着铁锹、推着小推车过来,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中年妇女。“我们力气不大,但运运碎石、捡捡垃圾还是行的!”村支书笑着说,“这路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肯定要出力!”

郑蓉灵机一动:“不如分个工,施工队负责重型机械作业,老乡们负责轻体力的清淤、运碎石,小李和张主任负责协调物资和安全,这样效率更高。”

柳若璃悄悄在现场的小黑板上注入仙力,黑板上自动生成“修路分工表”:“施工队:挖掘机清表、压路基;老乡组:运碎石、清垃圾;小李:送水、送工具;张主任:安全巡查、进度监督”,还标注了“每日下午5点汇总进度,调整第二天计划”。

“这个好!”张主任马上按分工安排,小李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矿泉水和草帽,分发给帮忙的老乡。

大家各司其职,施工队的挖掘机轰隆作业,老乡们推着小推车来回运碎石,小李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工地和村里,随时补给物资,张主任则沿着施工路线走,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中午吃饭时,老乡们把家里的馒头、咸菜拿过来,和施工队、小李、张主任一起在路边吃。

“张主任,以前我们找你批报告,你总说忙,这次你天天来工地,我们才知道你不是忙得不管事,是以前没找对方法。”

一位老乡说。张主任脸红了:“以前是我不对,总想着‘分工’,忘了‘合力’。以后村里有事,你们随时找我,我肯定第一时间来。”

当天下午5点,小黑板上的进度表写着“清表任务完成,提前1天”。施工队负责人笑着说:“没想到老乡们这么给力,明天就能开始铺路基,这路估计比计划提前一周修好!”

二、西坡村:定好“管护约”,水渠长远“保”通畅

柳若雪、沈清薇和苏瑶跟着王站长来到西坡村的灌溉渠边,施工队正在卸材料,村支书过来问:

“王站长,这渠修好了,以后要是再坏了,咋整?总不能每次都找你们农业站吧?”王站长也在琢磨这事:“我正想和你们商量,咱们能不能定个‘管护公约’,村里自己管起来。”

苏瑶悄悄在王站长的笔记本上注入仙力,笔记本上自动生成“灌溉渠管护公约”草案:

“1. 村里选5个责任心强的老乡当‘管护员’,每月巡查两次,发现小问题及时修;

2. 每年春耕前、秋收后,村里组织一次集体清淤;

3. 禁止往渠里扔垃圾、排污水,违者罚款50元,用于渠维护;

4. 农业站每季度来指导一次,帮忙解决大问题。”

“这个公约好!”村支书看完,马上召集村里的老乡开会。会上,大家都同意公约,还主动报名当“管护员”。

“我来!我每天都在渠边干活,方便巡查!”“我也来,我会修点小裂缝!”

很快,5个管护员就选出来了,王站长给他们发了巡查记录本:“以后你们巡查,把发现的问题记下来,小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找我,我来协调。”

沈清薇还教管护员怎么简单维修:“发现小裂缝,先用水泥补一下;

闸门不灵活了,上点机油;要是遇到大问题,比如渠底塌陷,别自己弄,赶紧给王站长打电话。”

王站长补充:“我把农业站的电话写在记录本上,24小时开机,随时能找我。”

当天晚上,村里就把“灌溉渠管护公约”贴在了村口的公告栏上,管护员们拿着巡查记录本,沿着渠边走了一圈,把发现的几个小漏洞记下来,约定第二天一早就来修。

三、乡民政办:建全“响应账”,民需件件“有回音”

吴莲、苏晴和叶婉清来到乡民政办,老赵正对着一堆诉求条发愁:“最近老乡们提的诉求多了,有要修危房的,有要申请临时救助的,我记在纸上,怕丢了,也怕忘了办。”

吴莲说:“咱们建个‘民需响应台账’,把诉求分类记下来,办一件销一件,就不会漏了。”

叶婉清悄悄在老赵的电脑上注入仙力,电脑上自动生成“民需响应台账”表格:“序号、诉求人、诉求内容、接收时间、责任人、办理进度、办结时间、反馈情况”,还设置了“未办结提醒”,到了办理时限没完成,就会自动弹出提示。

“这个台账太实用了!”老赵赶紧把之前的诉求条一个个输进去,“李大爷的低保复核,办结了,反馈情况写‘已拿到证明,满意’;张大妈的危房申请,责任人是我,办理进度写‘已报乡里,待审批’;王大哥的临时救助,接收时间是今天,责任人是我,办理进度写‘明天去核实情况’。”

苏晴教老赵怎么用台账:“每天早上先看‘未办结提醒’,优先办快到期的;每办完一件,就给诉求人打电话反馈,问问满意不满意;每周五下午,把台账打印出来,贴在意见箱旁边,让老乡们能看到进度。”

老赵试了试,给张大妈打电话:“张大妈,您的危房申请已经报乡里了,乡里下周就来核实,您在家等着就行。”张大妈在电话里说:“谢谢你啊赵同志,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当天下午,老赵就把“民需响应台账”的本周进度贴在了意见箱旁边,老乡们围过来看,看到自己的诉求有了进度,都笑着说:“现在办事,心里有数了!”

四、清风长吹,实干不停

当天傍晚,九人跟着老秦回到九忆居,老秦手里拿着三张新的进展单:“东河村的路,路基已经铺好了,预计下周就能通车;西坡村的灌溉渠管护公约生效了,管护员已经修好了几个小漏洞;民政办的民需响应台账建起来了,这周的诉求都有了进度。”

石桌上的凡尘镜里,画面更暖了:

东河村的修路现场,老乡们和施工队一起铺水泥,小李和张主任在旁边帮忙扶着模板,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西坡村的灌溉渠边,管护员们正在清淤,王站长拿着铁锹过来帮忙,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他们的身影;

乡民政办里,老赵正在给老乡打电话反馈诉求办理情况,脸上带着笑容,旁边的台账上,又多了一个“已办结”的勾。

叶尘拿起仙力指南,在“基层实干”那一页,写下“为民办实事,件件有回音”。苏瑶端来一盘刚摘的桃子,递给老秦:“老秦,这下你心里踏实了吧?”

老秦咬了口桃子,笑着说:“踏实!以前老乡们见了我就叹气,现在见了我就笑,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以后我也要跟着你们学,多为老乡办实事,让咱们乡的实干风一直吹下去。”

柳若雪望着远处的晚霞,轻声说:“基层的事,说到底是老乡的事。只要干部们心里装着老乡,手里握着实干,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暖不了的心。

这股清风,会慢慢吹遍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老乡过上好日子。”

九忆居的灯光渐渐亮起,和远处村里的灯光连成一片,像撒在大地上的星星,照亮了实干的路,也温暖了老乡的心。

而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实事等着去办,更多的温暖等着去传递,九人知道,他们的脚步不会停,这股清风也不会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