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95章 网连万国百姓家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第295章 网连万国百姓家

作者:优米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34:37

一、元启五十年春:万国织网奠根基,“中原网”初现雏形

元启五十年春分,中原登州的“数讯工坊”里,技工们正将一块块巴掌大的“传讯晶”装进木盒——这是“中原网”的核心设备“网盒”,盒内藏着赤铜国铜芯制成的信号接收板,外接黑铁国合金天线,通电后能接收千里外的“数讯塔”信号,再通过琉璃屏显示文字、图像。

数讯总工程师苏珩蹲在工坊中央,对着各国派来的学徒讲解:“这网不是麻绳织的,是‘信号织的无形网’——只要在各国建数讯塔,百姓家里装网盒,就能坐在屋里看天下事、买天下货。比如雪域国的牧民,在帐篷里打开网盒,能看到中原的粮价,还能下单买登州的布匹,比跑三天商路还快。”

首批“数讯塔”按“先主城后部落”的顺序动工——三疆矿区的盐湖旁,矿工们帮着立起三十丈高的铁塔,苏珩爬上塔架调试信号:“塔上的信号能覆盖百里,以后矿区的食盐产量、矿工考勤,都能通过网盒传到中枢,不用再靠人跑腿送账本。”

消息传到墨洲金顶城时,阿木的儿子阿小正跟着中原学徒学装网盒。他把网盒摆在自家店铺的柜台上,通电后,琉璃屏上突然跳出一行字:“中原网今日试运营,首月免费看讯息、买货物”。阿小兴奋地拍着柜台喊:“阿爹,以后咱们卖红木,不用等商队来,在网上就能卖给中原的家具坊!”

三个月后,首批五十座数讯塔在各国主城亮起信号灯——登州的中枢议事厅里,叶尘点开网盒上的“中枢讯息栏”,屏幕瞬间跳出三疆矿区的实时数据:“今日盐湖食盐产量1200石,火山硫矿运输正常”;冰封国雪狼部落的帐篷里,巴图鲁盯着网盒上的“农讯页”,看着中原农匠写的“雪地种麦技巧”,忍不住对着网盒念叨:“要是早有这网,去年的麦种就不会冻坏了!”

苏珩在数讯塔的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信号点,笑着对助手说:“现在已有万余个网盒连入中原网,下个月咱们把‘网上市集’模块加上,让百姓真真切切尝到‘网’的好处。”

二、元启五十年夏:网上市集开新局,货通四海半日达

元启五十年夏至,“中原网”的“市集模块”正式上线——网盒的琉璃屏上,突然多出一栏画着货郎担子的图标,点开后,赤铜国的铜器、原油国的燃油、黑铁国的农具,甚至雪域国的奶干、蓝海国的香料,都带着图片和价格排在上面,下面还标着“三日到货”“货到付款”的字样。

登州的商户王掌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家的丝绸挂到网上,标上“二十两一匹,买三送一”,当天就收到三疆矿区的订单——以前他要派伙计跟着商队跑半月才能接到订单,现在坐在店里,网盒“叮咚”一响,生意就来了。“昨天雪域国的牧民订了十匹丝绸,今天货机就送过去了,比赶马队快十倍!”王掌柜对着来取经的商户们炫耀,手里的算盘都快跟不上订单的速度。

消息传到雪域国牧场时,首领的女儿卓玛正对着网盒发愁——牧场的奶干堆了半仓库,往年要等商队来收,今年商队迟迟没来,奶干都快发霉了。她抱着试试的心态,在网上市集挂出“奶干五两一袋,十袋送两袋”的信息,没想到半个时辰后,网盒就“叮咚”响了:中原的点心坊订了一百袋,还附言“每月都要,长期合作”。卓玛捧着网盒跑去找首领:“阿爸,网上能卖奶干!以后咱们的奶干再也不用愁卖不出去了!”

最热闹的要数冰封国的“冰货专区”——冰封国的猎户们把冻好的野猪肉、鹿皮挂到网上,中原的酒楼、皮坊抢着下单。猎户老哈每天清晨把猎物冻好,中午在网上接单,下午货机就来拉货,晚上网盒上的“收款栏”就多了银子。“以前冬天猎物多了卖不掉,只能自己吃,现在网上一天能卖十头野猪,赚的银子够买半年的粮食!”老哈对着网盒里的订单笑,连胡子上的冰碴都透着喜气。

苏珩的数讯工坊里,每天都能收到各国的反馈:“希望能加‘砍价’功能”“想要看货物的实时样子”“能不能送更快些”。苏珩对着技工们说:“咱们再加个‘视频传讯’模块,让买家卖家能对着网盒说话、看货,再跟空港的货机队合作,开通‘当日达’服务——只要上午下单,下午货机就送到!”

三、元启五十一年秋:讯息互通无阻隔,天下事尽在掌中

元启五十一年秋,“中原网”的“讯息模块”升级——网盒的琉璃屏上,除了市集,还多了“新闻栏”“学问栏”“医讯栏”:新闻栏里能看到各国的新鲜事,比如“三疆矿区新发现铁矿脉”“蓝海国海盗被彻底清剿”;学问栏里有中原学堂的课本,从识字课到农械维修,图文并茂;医讯栏里贴着中原医官写的药方,还能预约“网上问诊”,对着网盒跟中原医官说话。

雪域国的少年格桑,是学问栏的“常客”。他以前跟着部落的老祭司学认字,只能看手抄的旧书,现在打开网盒,中原学堂的算术课、农课都能看,遇到不懂的,还能在“问学板”上留言,第二天就有中原先生回复。“昨天我问‘怎么种耐寒麦’,先生不仅说了步骤,还发了麦田的图片!”格桑捧着网盒给小伙伴们看,眼里闪着求知的光。

三疆矿区的老张,现在靠医讯栏治好了老寒腿。他以前腿疼得走不了路,矿区的医官没法治,只能忍着,后来在网盒上看到“治寒腿的药方”,试着按方抓药,半个月就好了大半。现在他每天都看医讯栏:“上面说冬天要多晒太阳能补钙,还说吃硫黄矿旁的野菜能祛湿,都是咱们矿区能用的法子!”

最让各国百姓感慨的,是“新闻栏”里的“万国互助”——冰封国雪灾时,新闻栏里刚发出求助信息,中原的粮商就通过网上市集捐了千石粮食,三疆的矿工们在网盒上留言“我们能派凿冰队去帮忙”;原油国油田着火时,网上的“救火技巧”传得比火苗还快,墨洲的木工坊连夜赶制灭火桶,通过货机送过去。

墨洲的阿小,每天都会在新闻栏里写“部落日记”——他把墨洲雨林的日出、红木的长势、部落的新变化写下来,配上自己画的图,挂在网上。很快,中原的学生们给他留言:“雨林的鸟真好看,能拍张照片吗?”“红木能做书桌吗?我想买一张”。阿小笑着回复:“等下次货机来,我寄羽毛给你们,红木书桌在网上市集就能订!”

苏珩看着网盒上的讯息流转,对叶尘汇报:“现在每天有百万条讯息在网上传,有问学问的,有求助的,还有分享日常的——这网不仅连了货,更连了人心。下一步,咱们要把网盒做得更小,让百姓能揣在怀里,走到哪都能连网。”

四、元启五十二年冬:网入寻常百姓家,烟火气里见大同

元启五十二年冬,“便携网盒”在各国普及——巴掌大的盒子里,藏着更小巧的传讯晶,不用外接天线,揣在怀里就能连网;琉璃屏能折叠,展开能看图文,合上能揣进衣兜,价格比初代网盒便宜三成,平民百姓都买得起。

冰封国的小李守在狼牙哨卡时,兜里总揣着便携网盒。换岗间隙,他打开网盒,就能看到妻子发来的消息:“女儿今天学会写‘家’字了,画给你看”,下面还附着女儿歪歪扭扭的画。小李对着网盒回复:“等开春换防,我带你们去中原看数讯塔”,手指划过屏幕,仿佛能摸到女儿的小脸蛋。

雪域国的卓玛,现在成了“网上主播”——她每天在网盒上直播牧场的生活:早上挤牛奶,中午晒奶干,晚上教大家唱雪域的歌谣。中原的网友们看得入迷,有的下单买奶干,有的问牧场的风景,还有的想跟着她学唱雪域歌。“昨天有个中原的姑娘说,要坐着客机来牧场玩,还想跟我学做奶渣糕!”卓玛对着网盒里的粉丝笑,牧场的门口,已经挂起了“欢迎中原朋友”的木牌。

三疆矿区的矿工们,下班后最爱聚在电化室“网上赶集”——有人买中原的点心,有人订墨洲的布料,还有人给家里的孩子网购中原的学堂课本。矿工老王对着网盒下单了一套农械维修的书:“儿子想当技工,这书比我跑趟中原买还全,还送插图呢!”

中枢的议事厅里,叶尘点开网盒上的“民生数据栏”——屏幕上跳动着最新的统计:“中原网已覆盖天下同98%的区域,网盒用户超千万,网上市集年交易额突破十亿两,讯息日均流转超千万条”。陆明捧着商税账本补充:“网上交易带动了货机、物流、印刷等产业,今年的商税比去年涨了四成,足够再建百座数讯塔,让偏远部落也能连上网。”

苏珩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新研发的“触屏网盒”:“这个不用按键,用手指划屏幕就能操作,老人小孩都能用;还能联网盒电话,对着屏幕就能看到对方的样子——比如雪域的牧民,能在网上看到中原医官的脸,医官也能看到牧民的气色,问诊更准。”

叶尘接过触屏网盒,点开“万国同庆”的页面——屏幕上,冰封国的极光、墨洲的雨林、雪域的草原、蓝海的海岛,还有中原的登州市集,都通过网盒的镜头实时播放;各国的百姓在网上留言,有的用中原字,有的用部落符号,却都写着“天下同,一家亲”。

五、元启五十三年春:网织大同入新境,数载千行续新篇

元启五十三年春分,登州的数讯广场上,举行了“中原网开通三周年”庆典——各国的代表捧着自家的网盒,拼成一张巨大的“万国网图”;广场的大屏上,循环播放着三年来的变化:雪域牧民通过网购卖出第一袋奶干,冰封猎户接到第一笔网上订单,墨洲少年在网上学会第一个中原字……

苏珩站在台上,对着众人说:“三年前,我们说要织一张‘无形的网’;现在,这张网不仅连了货、连了讯息,更连了人心——中原的粮种通过网传到雪域,雪域的奶干通过网卖到中原;中原的医官通过网给冰封国的人问诊,冰封国的极光通过网让天下人看见。”

叶尘接过话筒,望着台下各国百姓的笑脸:“这网不是中原的网,是天下同的网——它没有疆界,没有阻隔,让每个百姓都能坐在家里,看见天下,买到天下,也让天下看见自己。以前我们说‘天下同’,是靠商路、靠铁鸟;现在我们说‘天下同’,是靠这张网,靠每个百姓指尖的温度。”

庆典结束后,叶尘和苏珩走到数讯塔下,看着百姓们围着网盒热闹的样子——有的在网上下单买中原的新茶,有的在看雪域的直播,还有的在学问栏里问“怎么种中原的棉花”。苏珩指着远处的工坊说:“下一步,我们要让网连到海上的商船、天上的飞机,让商队在海上能网购补给,让飞机在天上能接收讯息;还要教部落的老人用网盒,让每个人都能跟上这‘网时代’。”

叶尘点头,望着数讯塔上闪烁的信号灯——这灯光从登州出发,穿过雪山,越过沙漠,跨过大海,照亮了天下同的每一个角落。夕阳西下时,广场上的大屏突然跳出一条新讯息:“西域绿洲国请求接入中原网,愿建数讯塔,与天下同共享讯息与货物”。

百姓们看到讯息,纷纷欢呼起来——阿小对着网盒留言:“欢迎绿洲国的朋友,我教你们用网上市集!”卓玛在直播里说:“绿洲国的葡萄很好吃,以后我们能在网上买了!”小李对着网盒给妻子发消息:“等绿洲国连上网,咱们去网上买他们的葡萄干,给女儿做点心。”

数讯塔的信号灯,在暮色里愈发明亮——这张无形的网,正随着天下同的脚步,越织越广,越织越密;而网的另一端,永远连着万家灯火,连着每个百姓的笑脸,连着“天下同,一家亲”的初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