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29章 系统颁新策兴百业,中原铺新篇惠万民

一、辰时紫宸殿系统响,新策落地启新程

八月初一辰时,叶尘刚踏入紫宸殿,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便清晰响起,温和却带着振奋人心的力量:【系统奖励触发:解锁“就业增收·百业兴邦”系列政策,涵盖商业、工业、基建、金融四大领域,助力中原扩大就业、提振经济。】

叶尘驻足片刻,指尖在虚空中轻点,系统界面瞬间投影在殿壁上,四大领域的细则逐条展开,从商业街的火锅店配方到全国的铁路规划,每一项都标注着“可落地、可量化”的注脚。

内侍总管李德全捧着早朝的文书进来,见叶尘盯着界面出神,轻声问道:“陛下,是否要传旨召集群臣?”叶尘点头,声音带着难掩的笑意:“传朕旨意,半个时辰后,朝堂官员、各州府主官、武器基地的叶靖,还有商户代表、工匠首领,全部到紫宸殿议事——有关乎天下百姓就业的大事要颁。”

二、巳时群贤聚殿内,商业新策绘蓝图

巳时的紫宸殿,人比往日多了数倍——除了朝臣,还有穿着绸缎的商户、沾满灰泥的工匠、背着算盘的账房,挤在殿外的回廊下,都想听听陛下口中的“大事”。

叶尘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先指向界面上的“商业系列”模块:“第一桩事,兴商业。每个县域的县城内,必须打造一条‘民生商业街’,涵盖五十余种商业模式,从吃饭到穿衣,从孩童玩具到女性用品,满足百姓日常所需。”

话音刚落,一名做餐饮的商户代表立刻上前:“陛下,餐饮行当具体有哪些规制?小的们也好提前筹备。”

“问得好。”叶尘笑着点头,界面上的餐饮细则放大,“餐饮业分六大类:火锅店要备酸辣、牛油、蒜香等六种底料,配营业员培训手册和连锁管理章程,确保口味统一、服务规范;小龙虾连锁要推出麻辣、蒜香、清蒸等二十道菜品,按‘县域中央厨房 门店售卖’模式运营;牛羊肉清真食堂需有三十道特色菜,食材必须新鲜、卫生达标;大锅炖菜列二十八道家常菜谱,小碗菜按‘一菜一价、荤素搭配’设置,烧烤系列分荤素二十余种,面食店要包含拉面、小面、热干面等十类主食——每类餐饮都有系统提供的配方和运营方案,商户只需按图索骥。”

商户们听得眼睛发亮,另一名布庄老板追问:“那服装和日用品呢?”

“服装系列分三家店:男装店卖中山装、t恤、衬衫、运动服,款式简洁耐穿;女装店备连衣裙、旗袍、短裙、内衣,兼顾美观与舒适;劳保用品店专售工匠服、防护手套、铁锤等工具,耐磨实用。”叶尘继续道,“还要设女性用品专营店、香水专营店、琉璃用品专营店、儿童玩具店——香水按花香、果香分十种香型,琉璃用品有碗、瓶、摆件等,玩具店做木制积木、布偶、风筝,都是百姓买得起的物件。”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这条商业街,不是零散的店铺,是‘上下游供应链一体’——比如火锅店的食材,由县域的农户统一供应;服装的布料,从本地织坊采购;玩具的木料,取自县域的林场。每个县域的商业街,能直接或间接解决人就业;全国推行后,可解决4000万人口就业。”

“4000万?”户部尚书张谦失声惊呼,随即立刻躬身,“陛下,这4000万人若能就业,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成为消费主力——系统说他们会成为中产阶级?”

“正是。”叶尘点头,界面上跳出消费数据,“这4000万人每月有稳定收入,每年合计可贡献商贸消费2亿两白银,按商税一成算,年度商税能新增2000万两——既让百姓有钱赚、有钱花,又能充实国库,一举两得。”

商户代表们纷纷躬身:“臣等愿按陛下规制,在县域建商业街,求陛下赐配方和运营方案!”叶尘示意内侍将系统打印的手册分下去:“今日便把方案发下去,各州府主官要协助商户选址、协调供应链,三个月内,每个县域的商业街必须开工。”

三、午时工业新政颁,县域建厂备基建

午时的阳光透过殿窗,落在界面的“基础工业系列”模块上,叶尘指着模块里的图标:“第二桩事,强工业。每个县域的郊区,必须建十座基础工厂——砖窑厂、水泥厂、预制板厂、铁轨用品专营厂,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大基建铺路。”

工匠首领们立刻围上前,一名老窑工问道:“陛下,砖窑厂的砖块有什么标准?水泥厂的配方要不要改?”

“系统已备好全套技术参数。”叶尘道,“砖窑厂的砖块要‘抗压耐潮’,每块重量、尺寸统一;水泥厂的水泥分‘建筑用’和‘道路用’两种配方,强度不同;预制板按‘1米x2米’‘1.5米x3米’两种规格生产,内部配钢筋,承重能力达标;铁轨用品专营厂生产铁轨连接件、道钉、枕木固定件,要符合全国统一的铁路尺寸标准。”

他看向州府主官:“工厂的选址要避开农田和水源,选在郊区的荒地上;原材料从本地采购——砖窑厂用县域的黏土,水泥厂用石灰石和黏土,预制板厂用本地砂石,铁轨用品厂的钢材由登州武器基地协调供应。”

叶靖上前一步:“陛下,登州基地的钢材产量足够支撑铁轨用品厂吗?”“足够。”叶尘点头,“武器生产计划已步入正轨,每月能匀出三成钢材给铁轨厂;若不够,再从商路调运——系统会实时监控钢材库存,确保供应。”

“那就业呢?”兵部尚书问道,“十座工厂能解决多少人吃饭?”叶尘看向界面上的数字:“每座工厂按1000人算,十座工厂就是人;全国县域铺开,可解决近1000万人就业——这些工人每月有固定俸禄,技术工种还能加薪,既能学手艺,又能养家。”

一名年轻工匠激动地说:“陛下,小的们早就想有个安稳厂子干活了!以前做零工没保障,现在能进工厂,还能学新技术,求陛下快点让厂子开工!”叶尘笑着点头:“工厂的建设图纸、技术手册今日一并下发,各州府要组织工匠培训,一个月内完成工厂选址,半年内必须投产——大基建不等人,工厂得先跑起来。”

四、未时基建蓝图展,村村通路建高楼

未时的紫宸殿,气氛比之前更热烈——界面上的“全国大基建”模块展开,一幅中原山河的基建蓝图缓缓浮现,从村落的水泥路到县域的铁路,从低矮的茅草屋到六层的居民楼,看得众人目不转睛。

叶尘指着蓝图上的村落:“第三桩事,铺基建。第一,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每个村落的主干道,宽至少3米,能过马车和粮车;连接村落与县城的路,宽5米,按‘县统筹、村出力’的模式建设,水泥从本地水泥厂采购,预制板用本地工厂的产品。”

一名县域官员立刻记录:“陛下,臣的县有五十个村,水泥路要修多少里?工期多久?”“系统已按县域大小算好。”叶尘道,“小县修500里,大县修800里,工期一年半——先修偏远村落的路,再修近城的,确保明年冬天前,所有村落都能通水泥路,百姓再也不用走泥路赶集、运粮。”

他又指向蓝图上的铁路:“第二,每个县域通铁路——以州府为中心,向所辖县域修支线铁路,铁轨用统一规格,火车由登州基地联合工坊研制,暂定‘客运 货运’两用。铁路修好后,县域的粮食、商品能快速运到州府,州府的物资也能及时送到县域,比驿路快十倍。”

陈谨躬身道:“陛下,铁路修建工程量大,需多少人手?”“全国大基建,要动用5000万人力。”叶尘的声音掷地有声,“其中3000万参与修路、修铁路,2000万参与建居民楼——这5000万人,优先录用退役战士、无地农户、失业工匠,按日发俸禄,管吃管住,还能学基建手艺。”

众人哗然——5000万就业,几乎覆盖了中原所有无业的青壮!叶尘继续道:“第三,推广规模化居民区——每个县域建十到二十个居民小区,按五到六层建居民楼,统一用水泥、预制板建造,抗震防潮,比木屋、茅草屋安全耐用。小区里配学堂、医馆、小商铺,百姓搬进去后,上学、看病、买东西都方便。”

一名农户代表红着眼眶:“陛下,俺们真能住上砖瓦房?不用再怕下雨漏雨、冬天漏风?”“能。”叶尘的声音温和却坚定,“居民楼按‘一户两室一厅’设计,够一家三口住;贫困户可申请‘零首付入住’,每月从收入里扣少量租金,十年后房子归自己。三年内,要让半数百姓搬出茅草屋、木屋,住进居民小区;五年内,实现全覆盖。”

农户们纷纷跪地磕头:“谢陛下!谢陛下给俺们好日子过!”叶尘连忙让他们起身:“这是中原该有的样子——百姓有房住、有路走,日子才能安稳。各州府主官要成立‘基建专班’,系统会推送施工方案、材料清单,有问题随时上报,谁也不许拖延工期。”

五、申时钱庄新政出,金融活水润民生

申时的紫宸殿,众人还沉浸在基建蓝图的振奋中,叶尘已点开“新型钱庄”模块:“第四桩事,活金融。朝廷要开‘中原官营钱庄’,每个州府设总行,每个县域设分行,做两件事:存款和贷款。”

账房先生们立刻竖起耳朵,张谦问道:“陛下,存款给利息吗?贷款要收利息吗?”“要。”叶尘道,“百姓存钱到钱庄,按‘年息五分’算——存一百两,一年后能拿一百零五两;商户存钱,年息四分,鼓励他们把钱存起来,再用于扩大经营。”

“贷款呢?”一名商户问道。“贷款分三类。”叶尘道,“一是‘民生贷’——百姓盖房、娶亲、孩子上学缺钱,可贷五十到一百两,年息三分,期限三年,不用抵押;二是‘商户贷’——商户开店铺、进货物缺钱,可按经营规模贷五百到五千两,年息四分,用店铺做抵押,期限五年;三是‘基建贷’——工匠、农户参与基建,想自己开小作坊(比如做家具、编竹篮),可贷一百到三百两,年息三分五,期限四年。”

他强调:“钱庄是朝廷直营,账目全由系统监管,严禁苛扣利息、乱加手续费;贷款审核按‘系统评分’——百姓的信用分看是否按时缴税、是否遵守律法,商户的信用分看经营记录、是否诚信待客,评分够了就能贷,不用托关系、走后门。”

一名账房先生躬身:“陛下,钱庄的银子从哪里来?万一百姓都来取钱,银子不够怎么办?”“钱庄的本金,从国库划拨五千万两做底。”叶尘道,“系统会实时监控存款和贷款的数额,确保存款多于贷款;若某县域出现‘挤兑’风险,州府总行会立刻调拨银子——朝廷背书,百姓可放心存钱。”

他看向众人:“钱庄的作用,是让‘死钱变活钱’——百姓存钱有利息,愿意把钱存进来;商户贷款能扩大经营,创造更多就业;百姓有钱消费,商户有钱进货,形成循环,中原的经济才能越活越旺。”

账房先生们纷纷应道:“臣等愿去钱庄做事,按陛下规制管账!”叶尘点头:“钱庄的职员从现有账房、读书人中选拔,系统会培训‘记账法’‘算息法’,一个月内,各州府的总行要先开业;两个月内,县域分行全部开业。”

六、酉时新政传天下,市井欢腾盼未来

酉时的钟声响起时,四大领域的新政手册已誊抄数百份,由内侍快马送往各州府、县域。紫宸殿外的告示栏前,百姓挤得水泄不通,识字的书生站在高凳上,高声念着新政内容。

“县城要建商业街!有火锅店、小龙虾店、服装店,还能解决两万人就业!”书生的声音刚落,人群就爆发出欢呼——无业的青壮拍着手:“俺能去火锅店当伙计!俺能去服装店卖衣服!”商户们则围着内侍要手册:“给俺一份火锅店配方!俺要开连锁!”

当念到“县域建工厂,十座厂解决一万人就业”时,工匠们激动地互相拥抱:“终于有安稳厂子了!再也不用四处找活干!”老窑工攥着技术手册,眼泪掉下来:“俺们烧的砖,能修水泥路、盖居民楼,值了!”

讲到“村村通水泥路、县域通铁路、住六层居民楼”时,农户们更是欢呼雀跃——一个老农拉着内侍的手:“真能住上砖瓦房?真能走水泥路去县城?”内侍笑着点头:“陛下说了,三年让半数百姓住楼房,一年半让村村通水泥路!”

最后念到“官营钱庄,存钱给利息,贷款能盖房、开铺子”时,连守财的老掌柜都动了心:“把钱存钱庄,比放家里安全,还有利息拿,划算!”年轻商户则盘算着:“贷点钱把铺子扩大,再多雇几个人,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各州府、县域的官员已行动起来:陈谨组织人勘察商业街和工厂的选址;叶靖安排登州基地调拨钢材给铁轨厂;张谦核算国库划拨给钱庄的银子;退役战士们主动报名参与基建,想着“既能赚钱,又能为中原修路”。

叶尘站在紫宸殿的台阶上,看着远处喧闹的市井,听着百姓们的笑声、欢呼声,脑海里的系统提示响起:【系统提示:“就业增收·百业兴邦”系列政策颁布,民心指数飙升至峰值;商业、工业、基建、金融领域的筹备进度已同步至总界面,预计一年内可初见成效。】

李德全递上一杯热茶:“陛下,百姓们都在说,这是中原千年难遇的好日子。”叶尘接过茶,望着天边的晚霞,轻声说:“好日子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商业街要建,工厂要开,路要修,楼要盖,钱庄要运营,还有无数事要做。”

他转头对张谦说:“明日起,每日早朝要汇报新政进度——商业街的选址、工厂的建设、基建的工期、钱庄的筹备,一件都不能落。”张谦躬身应道:“臣遵旨,定让新政尽快落地,不负陛下和百姓的期盼。”

夕阳落下时,紫宸殿的灯烛一盏盏亮起,照亮了殿壁上的新政蓝图,也照亮了中原百姓的希望。叶尘知道,这四大领域的新政,只是“百业兴邦”的开始,往后的日子里,还要跟着系统的指引,一步一步把蓝图变成现实——让中原的百姓有活干、有钱赚、有房住、有学上、有医看,让中原的山河,真正换个新模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