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57章 麒麟儿诞东宫设宴,伪亲弃谋堵危局

一、七月初七晨光,东宫的“麟儿喜报”

七月初七的晨光漫过东宫宫墙时,报喜的钟声穿透了帝都的晨雾——皇后苏瑶与七位皇妃同日诞下八位麟儿,皇子啼哭清亮,皇女咿呀软糯,消息传开,街头巷尾的百姓自发挂起红绸,连漕运码头的船夫都停了工,对着东宫方向拱手道贺:“陛下得此天伦,新政定能长治久安!”

御书房内,叶尘刚在《防汛演练章程》上签下名字(距八月初五暴雨还有二十八日),产婆便抱着襁褓匆匆而入,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陛下!皇后娘娘诞下嫡皇子,七斤三两;贵妃娘娘们诞下三位皇子、四位皇女,个个眉眼周正,哭声有力!”

叶尘快步上前,指尖轻触襁褓中婴儿温热的脸颊,连日来因防汛、吏治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眼眶泛红。他转身对萧策道:“传朕旨意——大赦天下,减免北方三州半年赋税;二十日后(七月二十七)东宫设宴,召父亲、八位兄长回宫,与太后、各位母亲共庆麟儿降生,也让离散多年的家人,好好团聚一番。”

萧策领命而去,而这份“团聚”的旨意,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忆尘院的暗局。

二、忆尘院惊变,伪亲的“弃谋决断”

消息传到忆尘院时,“叶靖”正与八位“兄长”核对最后的作乱计划:七月二十五幽州兵器被劫、七月三十冀州铠甲延误、八月初一药材失效、八月初五溃堤断粮——环环相扣的陷阱,本要在暴雨日将新政拖入绝境。可“七月二十七回宫赴宴”的旨意,让所有计划戛然而止。

“宫宴在七月二十七,正好是幽州兵器‘被劫’的日子,也是我们补完所有漏洞的最后期限!”“叶澜”猛地将《漕运调度册》拍在桌上,语气带着焦躁,“若去宫宴,西郊粮仓的通风口没堵、青石桥河堤的防洪坝没动手脚,之前埋的隐患都会暴露;若不去,叶尘定会起疑,我们蛰伏这么久的伪装就全毁了!”

“叶恒”攥紧了手中的药勺,指节泛白:“太医院的‘枯土散’还在药田角落藏着,阳心草的土壤碱性还没调到位——一旦被发现,顺藤摸瓜就能查到我们头上!”

“叶峰”的声音更沉:“兵备司马车上的暗号还没擦,三位细作假扮的兵卒还在运输队里——宫宴期间若被萧策的人盯上,所有线索都会指向我们!”

众人吵作一团,而“叶靖”始终盯着桌上的舆图,指尖在“青石桥河堤”与“东宫”之间反复划过。许久,他突然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冷硬:“放弃本次作乱计划。”

这话让喧闹的屋子瞬间寂静。“父亲!”“叶云”急声道,“我们准备了半年,就差这最后一步……”

“再走下去,就是死路。”“叶靖”打断他,目光扫过众人,“宫宴是叶尘的试探,也是我们的死局——我们的人分散在漕运、太医院、兵备司,宫宴期间若任何一处暴露,所有人都跑不了。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立刻堵住所有暴露的漏洞,假装从未有过作乱的心思,继续潜伏。”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决绝:“记住,我们的目标是颠覆新政,不是逞一时之快。留得命在,日后总有机会。现在,所有人立刻去堵自己的漏洞,七月二十七宫宴前,必须让所有痕迹消失得干干净净!”

三、紧急补漏,伪亲的“擦痕行动”

“叶靖”的命令下达后,九人兵分三路,各自奔赴需要“擦除痕迹”的地方。

“叶澜”带着两名心腹直奔西郊粮仓。他之前为了让粮食发霉,在通风口藏了“遇潮膨胀棉”,此刻却亲手将棉絮全部取出,还让人重新检修通风系统,甚至特意叮嘱粮仓看守:“近期潮热,一定要每日检查通风口,别让粮食受潮。”随后,他又赶往青石桥河堤,将掺入沙土的防洪坝夯土全部挖开,换成新土重新夯实,连之前做了手脚的白蚁洞,都让人用水泥彻底堵死——他要让这段河堤,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坚固。

“叶恒”则冲进太医院药田。他找出藏在角落的“枯土散”,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又让人将阳心草种植区的土壤全部更换,甚至亲自上手补种新的幼苗。药库登记册上被篡改的“清瘟草有效期”,也被他用特制墨水恢复原样;那些做了暗号的药材包装箱,被他悄悄运出药库,沉入了太医院的废水渠——他要让太医院,看不出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

“叶峰”的动作更快。他赶到兵备司时,运输队正要出发,他以“检查车辆安全”为由,亲手将马车上刻的暗号刮得干干净净,又借口“兵卒调配有误”,将三位细作假扮的兵卒调离运输队,打发去了城郊的兵器库——远离黑风岭,也远离任何可能暴露的机会。对于那份被修改的《兵器调配清单》,他重新拟定了一份,将所有“陷阱路线”改回安全航道,甚至特意标注“黑风岭有盗匪,需加派二十名兵卒护送”——他要让兵备司的运输,看起来毫无破绽。

其他几人也各有动作:“叶云”销毁了伪造的《登州知州贪墨册》,将策反的青州知府秘密送走;负责流民安置点的“兄长”,悄悄清理了粮仓底部的潮湿麦麸,还让人补足了短缺的存粮……他们像一群慌乱的小偷,拼命擦除自己留下的脚印,只为在宫宴前,变回那个“忠诚辅佐新政”的“叶家亲人”。

而这一切匆忙的“补漏”,都被东宫偏殿里的暖意,悄悄裹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他们不知道,自己放弃计划的决定,竟与八位麟儿的降生,形成了奇妙的巧合。

四、宫宴前夕,伪亲的“假面调试”

七月二十七清晨,忆尘院的九人站在镜前,最后一次调试“假面”。

“叶靖”对着镜子,调整着脸上的“激动”神情——他需要在见到老太太时,表现出十多年未见的孺慕,却不能太过夸张;腰间的平安符,是按记忆复刻的,丝线的磨损程度、符上的纹路,都与老太太当年送出的一模一样。

“叶云”反复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佩,回忆着真正的叶家长子的习惯——走路时玉佩会轻轻撞击腰间,说话时会下意识摸玉佩的边缘;他甚至对着镜子练习“愧疚”的表情,确保在见到王氏夫人时,眼神里的“自责”恰到好处。

“叶澜”则在袖中藏好那支竹笛——这是真正的叶澜小时候的物件,他练习了无数次“不经意摸笛”的动作,确保在与叶婉清聊天时,能自然地露出竹笛,却不会显得刻意。

“记住,”“叶靖”最后叮嘱,“宫宴上,只谈亲情,不谈政务;只说旧事,不提计划。老太太和各位母亲最了解我们,任何一个反常的举动,都会让她们起疑。我们现在不是‘作乱者’,只是‘归来的亲人’。”

九人深吸一口气,推开忆尘院的门,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照不透那层伪装下的冰冷——他们放弃了这次计划,却从未放弃颠覆新政的野心,只是将爪牙暂时收了起来。

五、宫宴相认,破绽全无的“亲情戏”

黄昏时分,东宫的宫宴已布置妥当。红绸绕着廊柱,灯笼点亮了庭院,桌上的菜肴既有宫廷的精致,也有将军府旧宅的家常——莲子羹、杏仁糕、酱肘子,都是老太太和各位母亲当年最拿手的吃食。

叶尘牵着苏瑶的手,身后跟着抱着八位麟儿的乳母,站在门口迎接。远处,老太太被侍女搀扶着走来,78岁的她虽头发花白,眼神却依旧清明;王氏夫人与八位姨娘跟在身后,她们的脸上带着期待,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她们早就听说“儿子和孙子”回来了,却因未得叶尘同意,一直未曾相见,今日的“相认”,本就是一场无声的考验。

“父亲!兄长们!”叶尘快步上前,亲手扶起“叶靖”,语气带着真切的激动。

“叶靖”顺着他的手起身,目光落在老太太身上时,瞬间红了眼眶。他快步上前,双膝跪地,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母亲!孩儿不孝,十多年未能在您膝下尽孝,让您受苦了……”

老太太颤抖着伸出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触到眼角的皱纹时,泪水落了下来:“靖儿……真的是你……当年你出征前,娘给你的平安符,还在吗?”

“叶靖”立刻从怀中掏出平安符,双手奉上,声音更咽:“在的,母亲,这平安符我一直带在身上,从未离过身……”

老太太接过平安符,指尖抚过上面的纹路,泪水更凶:“好……好……回来就好……”

“叶云”等八位“兄长”也纷纷上前,对着各自的母亲行礼。“叶云”跪在王氏夫人面前,语气带着愧疚:“母亲,儿子当年不懂事,非要跟着父亲去漠北,您做的莲子羹,我到现在都记得味道……”

王氏夫人扶起他,目光扫过他腰间的羊脂玉佩,又摸了摸他耳垂上的小耳洞——那是他小时候的印记。“云儿,”她声音颤抖,“你小时候总爱抢尘儿的点心,每次被你父亲罚,都要躲在我怀里哭……”

“叶云”立刻接话,语气带着回忆:“是啊,有次我抢了尘儿的桂花糕,父亲罚我抄《论语》,还是母亲偷偷给我塞了块莲子羹,帮我抄了后半本……”

每一个细节都分毫不差,每一句话都戳中了记忆里的柔软。“叶澜”与叶婉清聊起当年一起在将军府的庭院里放风筝;“叶恒”接过四姨娘递来的杏仁糕,笑着说“还是母亲做的最好吃”;“叶峰”指着二姨娘手腕上的朱砂痣,说起小时候的玩笑话……欢声笑语中,没人看出任何破绽。

叶尘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阖家团圆”的景象,举起酒杯:“今日麟儿降生,亲人团聚,是朕此生最幸之事。愿我们叶家,从此不再分离;愿新政稳固,百姓安康!”

众人举杯,杯中酒映着灯火,泛起温暖的光晕。“叶靖”与八位“兄长”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眼底却藏着冰冷的蛰伏——他们堵住了所有暴露的漏洞,骗过了叶尘,骗过了老太太,骗过了所有人。虽然放弃了八月初五的作乱计划,但只要他们还在叶尘身边,就总有机会,将这场“团圆”彻底碾碎。

而摇篮里的八位麟儿,此刻却停止了啼哭,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眼前的“亲人”,仿佛能看穿那层伪装下的暗流。夜风穿过庭院,带着淡淡的暖意,悄悄吹散了伪亲留下的最后一丝阴谋气息——这场因麟儿降生而中断的作乱,或许,只是新政漫长征途里,一次悄然化解的危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