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52章 春分日忆尘院叙旧,伪亲渐获东宫信

一、春分暖意,忆尘院的“归乡”温情

春分日的东宫已透着暖意,忆尘院的梨树枝头缀满白蕊,院内的石桌、竹椅,甚至墙角的那株老桂树,都按当年将军府的模样复刻得丝毫不差。“叶靖”(复刻威远将军容貌的傀儡)正坐在石桌前,手中摩挲着一本泛黄的《兵法》——那是叶尘特意从国库中取出的旧物,真正的叶靖生前最爱的兵书。

“父亲,”“叶云”(复刻叶尘大哥容貌的傀儡)端着一壶热茶走来,将茶盏放在石桌上,语气自然得如同从未离开过,“这院子的布置,和当年将军府一模一样,陛下有心了。”

“叶靖”抬起头,眼中闪过“欣慰”的神色,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批注——那是真正的叶靖留下的字迹,他模仿得惟妙惟肖:“尘儿心里一直记着将军府,这些年,苦了他了。”

两人说话间,苏瑶提着食盒走进院来,刚到门口就笑着开口:“父亲,云哥哥,今日春分,我炖了些鸡汤,还做了云哥哥最爱吃的枣泥糕,过来看看你们。”

“叶云”立刻起身迎上前,脸上带着热络的笑容,语气带着回忆的温柔:“弟妹有心了,当年你做的枣泥糕,我能一次吃三块。记得成婚那日,你还说以后天天做给我吃,可惜……”

他的话没说完,却恰到好处地流露出遗憾,眼底那丝“伤感”连苏瑶都险些信以为真。苏瑶将食盒放在石桌上,一一盛出食物,目光扫过“叶靖”与“叶云”——他们的动作、神态,甚至说话的语气停顿,都与记忆中的亲人毫无二致,连最细微的习惯都被完美复刻:“叶靖”喝茶时会先吹三下,“叶云”拿糕点时会用拇指与食指捏着边缘,这些只有将军府至亲才知道的细节,竟没有一丝偏差。

二、旧事闲谈,无懈可击的“过往”

“父亲,”苏瑶递过一碗鸡汤给“叶靖”,语气带着随意的闲聊,“还记得当年您教尘儿骑马吗?尘儿小时候怕摔,您就牵着马绳走了一下午,直到他敢自己骑才罢休。后来尘儿登基,还常说,您教他的不仅是骑马,更是‘稳’——做帝王,要像骑马一样,稳住心神,才能稳住江山。”

“叶靖”接过鸡汤,眼中闪过“温情”的笑意,语气带着感慨:“尘儿从小就聪慧,就是性子太急。当年教他骑马,我就说过,‘稳’不是慢,是沉得住气。如今他推行新政,处处想着百姓,倒是真的懂了‘稳’的道理。”

这番话既符合“父亲”的身份,又暗合叶尘的行事风格,苏瑶心中的疑虑又淡了几分。她转向“叶云”,语气带着玩笑:“云哥哥,当年你总爱捉弄尘儿,把他的兵玩偶藏起来,害他哭了一下午。后来你被父亲罚抄《兵法》,还是我帮你抄了一半,你才逃过一劫。”

“叶云”哈哈笑了起来,语气带着歉意:“那时候年轻不懂事,总觉得尘儿小,爱逗他玩。后来去了漠北,夜里想起这事,还后悔没好好疼他。”他顿了顿,话锋自然转向新政,“对了,弟妹,如今新政推行得如何?流民安置点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吗?”

“都安顿好了。”苏瑶没有隐瞒,语气带着欣慰,“陛下让婉清妹妹负责漕运,粮草供应充足;郑蓉妹妹在太医院药田种了阳心草,能治风寒,流民中的老人孩子都喝上了汤药;若雪妹妹编了《新政通俗读本》,百姓都能看懂陛下的心意。”

“叶靖”的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语气带着认同:“尘儿做得好。当年我在漠北,最忧心的就是百姓流离失所。如今他能安定流民,整顿吏治,比我当年强多了。”

三人闲聊了一个时辰,从将军府的旧事,到漠北的征战,再到新政的民生,“叶靖”与“叶云”对答如流,每个细节都精准无误,甚至能说出苏瑶幼时的小名、“叶云”与她成婚时的贺礼样式,连当年将军府管家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苏瑶离开时,心中的疑虑已淡了大半——若这些人是假的,那蛮族的咒术,竟能将“亲人”复刻到如此地步。

三、御书房汇报,渐生的“信任”

苏瑶回到御书房时,叶尘正与柳若璃、叶婉清商议漕运事宜。见她进来,叶尘立刻问道:“怎么样?父亲与兄长们在忆尘院还习惯吗?”

“很习惯。”苏瑶在桌前坐下,语气带着一丝复杂,“他们对将军府的旧事记得清清楚楚,连我幼时的小名、云哥哥成婚时的贺礼都没忘。父亲还夸陛下推行新政的举措,说比他当年强多了。”

柳若璃皱起眉头,语气带着警惕:“越是完美,越可能有问题。臣查了李嵩当年的旧案,所有细节都与他们的说辞一致,甚至连李嵩派死士的人数、突袭的时间都分毫不差——这太刻意了,像是提前背好的台词。”

“可令牌是真的,玉镯是真的,细节是真的。”叶尘的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他揉了揉眉心,“若他们是假的,蛮族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将军府的旧事?连管家的名字、我小时候被捉弄的事都知道?”

叶婉清这时开口,语气带着犹豫:“陛下,臣今日在漕运码头,遇到了‘澜哥哥’(复刻叶尘三哥容貌的傀儡)。他说想看看漕运的运作,还问了一些粮草调度的细节,臣按陛下的吩咐,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可他对漕运的流程很熟悉,甚至能指出码头卸货的不合理之处——这些都是当年将军府掌管漕运时的旧规,除了将军府的人,外人不可能知道。”

叶尘沉默了——“叶澜”当年确实协助父亲打理过漕运,对码头运作了如指掌。若眼前的“叶澜”是假的,怎么会懂这些专业的细节?他心中的疑虑渐渐被“亲情”与“细节”压了下去,语气带着一丝松动:“或许……他们真的是父亲与兄长。当年漠北一战,他们侥幸存活,在草原隐姓埋名,才知道这么多旧事。”

柳若璃还想反驳,却被苏瑶用眼神制止了。苏瑶知道,此刻的叶尘,早已被“亲人归来”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任何质疑都只会让他反感。她转向叶尘,语气带着建议:“陛下,不如让父亲与兄长们参与一些新政事务?比如流民安置点的巡查,或者漕运码头的督导——既能让他们发挥所长,也能让他们感受到陛下的信任。”

叶尘眼前一亮,立刻点头:“好!就这么办!萧策,传朕的旨意,封‘叶靖’为‘协理新政使’,协助朕处理新政事务;八位兄长分别协助婉清、郑蓉、若雪等人打理漕运、药田、文房署事宜——但不许接触核心机密,一切行动需有人陪同。”

萧策领命而去。柳若璃看着叶尘眼中的信任,心中充满了担忧——她总觉得,这些“亲人”的归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而陛下,已渐渐踏入了陷阱。

四、新政协助,“完美”的融入

接下来的几日,“叶靖”与八位“兄长”开始参与新政事务。“叶靖”每日陪叶尘在御书房处理奏折,对民生、吏治的见解与叶尘不谋而合,甚至能提出一些精妙的建议——比如在流民安置点设立“互助坊”,让有手艺的流民教授技艺,既安定人心,又能增加收入;“叶云”协助柳若璃打理吏治司,对官员考核的流程了如指掌,查出了几个贪墨的小官,深得柳若璃“信任”;“叶澜”协助叶婉清打理漕运,优化了码头的卸货流程,让粮草运输效率提高了三成;“叶峰”协助沈青薇清点兵备司的兵器,对兵器的锻造工艺、存放规范如数家珍,连沈青薇都暗自赞叹“不愧是当年的威远军少统领”。

他们融入得如此自然,如此“完美”,不仅叶尘对他们深信不疑,连苏瑶、柳若璃、叶婉清等人,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郑蓉甚至带着“叶恒”(复刻叶尘四哥容貌的傀儡)去太医院药田,“叶恒”对草药的辨识、种植技巧的建议,让郑蓉都忍不住感慨:“恒哥哥当年跟着太医院的老御医学过草药,如今看来,手艺一点没忘。”

只有萧策始终保持着警惕,他派暗卫二十四小时监视“叶靖”与八位“兄长”的动向,却发现他们除了处理新政事务,就是在忆尘院休息,从未与外界有过任何联系,甚至连书信都没有写过一封。暗卫的汇报中,只有“正常”“无异常”“符合身份”等字眼,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萧策将监视结果禀报给叶尘时,叶尘终于彻底放下心来:“萧策,你太多心了。他们是我的父亲与兄长,怎么会害我?以后不必监视了,让他们安心协助新政。”

萧策还想劝说,却被叶尘挥手打断。他退出御书房,望着忆尘院的方向,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这些“亲人”太过完美,完美得像一场梦,而梦,终究是会醒的。

五、夜阑忆尘院,暗藏的“杀机”

夜幕降临,忆尘院的灯火渐渐熄灭。暗卫隐在廊下阴影里,见屋内没有任何动静,便悄悄退到院外。而屋内,“叶靖”与八位“兄长”正围坐在桌前,眼中的“温情”早已褪去,只剩下被咒术操控的冰冷。

“叶靖”的指尖在空中划过一道细微的咒术符文,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蒙勒国师,叶尘已完全信任我们,我们已开始参与新政事务,下一步该怎么做?”

空气中传来蒙勒沙哑的声音,带着阴狠的笑意:“很好。继续获取他们的信任,想办法接触新政核心——漕运的航线、粮草的储备、兵备司的兵器库位置。等拿到这些情报,我们就按第二套方案行事,嫁祸叶尘,动摇新政根基。”

“明白。”“叶靖”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叶尘对我们深信不疑,苏瑶、柳若璃等人也已放松警惕,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拿到所有情报。”

“记住,不许露出任何破绽。”蒙勒的声音带着警告,“叶尘虽信任你们,但萧策的暗卫还在暗中观察,不要给他们任何怀疑的机会。等时机成熟,蛮族大军就会南下,一举拿下帝都。”

咒术符文消散,屋内恢复了寂静。“叶靖”与八位“兄长”各自回到床上,闭上眼睛,仿佛真的在安睡。只有他们脖颈处那道淡青色的咒术符文,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昭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而御书房内,叶尘正坐在桌前,看着案上“叶靖”写下的“新政建议”,眼中满是欣慰。他拿起笔,在建议上写下“准奏”二字,心中想着,等开春后,就为将军府平反,让父亲与兄长们重归家族荣耀。他不知道的是,自己亲手写下的“信任”,正将他、将新政、将整个中原,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深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