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报表,指尖在鼠标上悬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敢点下“打印”按钮。报表上的红色数字像扎眼的针,密密麻麻刺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工作室这个月的租金要付,设计师的工资要结,新订的一批设计材料还欠着供应商尾款,可账户里的余额连这些支出的零头都不够。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把桌上的计算器扒拉过来,噼里啪啦重新算一遍。算到第三遍,结果还是一样:缺口足足五万块。这五万块在别人眼里或许不算什么,可对刚起步的工作室来说,就是能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姐,楼下咖啡店的王老板又来问设计图的事儿了,说再拖下去他就要找别家了。”实习生小周抱着文件夹进来,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他刚毕业没半年,还没见过林晚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往常她要么是笑着跟客户聊方案,要么是在会议室里跟团队头脑风暴,眼里总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林晚深吸一口气,把报表最小化,挤出个还算镇定的表情:“知道了,我这就给他回电话。对了,之前联系的那几家投资机构,有回信吗?”
小周摇摇头,把文件夹放在桌上:“都回了,说咱们工作室成立时间太短,没有稳定的客户案例,不愿意投。还有一家说……说您是‘宝妈创业’,风险太高,怕您哪天顾着带孩子就把工作室扔了。”
最后这句话像根闷棍,结结实实地砸在林晚心上。她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重生以来,她最讨厌听到的就是“宝妈”这两个字被当成标签贴在身上,仿佛当了妈妈就活该放弃事业,就该被质疑能力。可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资金问题不解决,别说工作室,连她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都要垮掉。
挂了王老板的电话,林晚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决定亲自跑一趟银行。她记得之前办房贷时认识的客户经理说过,小微企业有创业贷款政策,或许能试试。她特意换上之前面试时穿的西装套裙,又对着镜子整理了半天头发,力求看起来专业又可靠——就算心里慌得一批,表面功夫也得做足。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林晚报上客户经理的名字,前台却抱歉地说:“张经理今天请假了,要不您找其他经理咨询?”林晚心里咯噔一下,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接待她的是个刚入职的年轻经理,戴着厚厚的黑框眼镜,说话还带着学生气。林晚把工作室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客户合同一股脑递过去,刚说完贷款需求,对方就皱起了眉头:“林女士,您这工作室才成立三个月,流水不稳定,又没有抵押物,不符合我们的贷款条件啊。”
“我有客户合同!您看,这个月还有三个单子要签,只要拿到贷款,资金周转开了,马上就能有回款!”林晚急忙指着合同上的金额,语气不自觉地拔高了些。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她尴尬地压低声音,又补充道,“我还可以找担保人,我丈夫有稳定工作,征信也没问题。”
年轻经理推了推眼镜,翻了翻报表,又抬头看了看林晚:“不是我不给您办,实在是政策不允许。要不您再等等,等工作室运营满半年,有了完整的财务周期,再来试试?”
等半年?林晚心里苦笑,别说半年,连半个月都等不起。她还想再争取,手机突然响了,是婆婆打来的。她以为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接起电话,听筒里却传来婆婆中气十足的声音:“晚晚啊,你下午有空没?跟我去趟菜市场,今天猪肉降价,我想买点回来灌香肠,你爱吃的那种!”
林晚捏着手机,鼻子突然有点酸。婆婆不知道她的难处,还记着她爱吃的香肠,可她现在连五万块都凑不出来,哪还有心思琢磨吃的。她强装镇定:“妈,我今天有点忙,得跑银行办点事,您自己去行不行?注意安全。”
“跑银行?你又要办什么卡啊?上次不是刚办了张买菜的卡吗?”婆婆的声音透着疑惑,还夹杂着背景里菜市场的喧闹声,“对了,你丈夫今天下午要出差,让他送你去银行呗,省得你挤公交。”
挂了电话,林晚看着手机屏幕上丈夫的号码,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打。丈夫最近在忙一个大项目,天天加班到半夜,她不想再给他添堵。之前提过一次工作室需要资金,丈夫说家里的存款都在还房贷,暂时抽不出来,让她再想想办法。她知道丈夫也不容易,只能把话咽了回去。
从银行出来,林晚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突然觉得有点迷茫。她掏出手机,翻遍了通讯录,想找个人借钱,可手指划过一个个名字,又都缩了回来。前同事要么刚买房,要么在养孩子,都不宽裕;朋友大多是全职妈妈,手里也没多少闲钱。她想起前世有个远房表哥做工程,手里挺有钱,可那表哥去年因为欠了赌债,跑外地躲债去了,现在连人都联系不上。
“滴滴——”一辆黄色的三轮车突然停在她面前,车斗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开车的大爷探出头:“姑娘,要气球不?十块钱三个,给孩子买呗,你看这小兔子多可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