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漂浮岛深处退出来,回到相对“熟悉”的边缘地带,几个人才感觉能把那口憋着的气喘匀了。那透明鱼和巨型蟑螂带来的精神冲击,比饿肚子还磨人。
“看到他们安全回来,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刚才那段探索太吓人了,我都屏住呼吸在看”
“透明鱼和巨型蟑螂,这地方怎么净是些诡异的生物”
“威哥的表情笑死我了,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妈的,那地方真不是人待的。”陈威一屁股坐在一根粗芦苇杆上,心有余悸地回头望了望那片阴暗区域。
“威哥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这漂浮岛内部比外面看起来危险多了”
“看他这后怕的样子,刚才肯定吓得不轻”
“不过能安全撤退已经很厉害了”
李娜脸色也不太好,但职业习惯让她开始分析:“虽然危险,但也证实了这漂浮岛内部生态的复杂性和……封闭性。那些变异生物似乎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只要我们不过于深入,边缘区域相对还是安全的。”
“娜姐这分析能力绝了,这么快就总结出规律”
“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思考,佩服”
“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的区别啊”
“有娜姐在,团队的安全系数提高不少”
王超没坐下,他杵着消防斧,目光在边缘区域扫视。“安全是暂时的。咱们不能老这么来回跑,效率低,风险大。”他指了指脚下这片相对平坦、由交织的芦苇和垃圾构成的“地面”,“得在这儿弄个能临时落脚的地方,当个前哨站。”
“超哥这思路太对了!”
“确实,每次都从筏子来回太麻烦了”
“建立一个前哨站,这是要开始搞基建了啊”
“从游牧生活转向半定居,这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这话在理。每次都从筏子上下水,再游过来,太折腾,而且万一筏子那边出点啥事,两头顾不上。
说干就干。这次目标明确,就是在漂浮岛边缘,利用现有材料,搭建一个最简单的遮蔽所和物资存放点。
“说干就干的执行力,爱了爱了”
“龙国选手的行动力真是没话说”
“这效率,比某些国家选手磨蹭半天强多了”
“期待他们的杰作!”
材料现成的,那些被砍下来的、相对粗壮的芦苇杆和烂木头是骨架。之前搜集到的破渔网、粗麻绳、甚至一些韧性不错的藤蔓,就是固定材料。那块最大的防水布,成了顶棚的首选。
“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太聪明了”
“这些材料在别人眼里是垃圾,在他们手里都是宝贝”
“这资源利用能力,给满分”
“防水布当屋顶,这个想法很棒”
王超和陈威负责主体搭建,选了四根最粗壮的芦苇杆当柱子,深深插进漂浮物缝隙里,上面用绳子和藤蔓横着绑了几根当梁。然后把防水布展开,四个角牢牢系在柱子和横梁上,一个四面漏风、但头顶有盖的简易棚子就算有了雏形。虽然简陋得一阵大风就能掀翻,但至少能挡点小雨,有个明确的“室内”空间。
“超哥和威哥配合得真默契”
“这搭建速度,堪比专业施工队”
“虽然简陋,但在这种环境下已经很不错了”
“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幸福感会提升很多”
李娜和聂思思也没闲着。她们用剩下的材料,编了几个简陋但结实的筐,用来存放以后收集到的食物、水和有用的杂物。
聂思思甚至还用细软的芦苇絮铺了个“床铺”,虽然硌人,但总比直接坐冰冷的、湿漉漉的“地面”强。
“娜姐和思思真是贤内助”
“这些筐子编得很有模有样呢”
“思思连床铺都考虑到了,好贴心”
“团队里有个细心的人真的很重要”
蒋甜甜成了小小搬运工,把一些不重的小件东西,比如塑料盖、晾好的鱼干,小心翼翼地放进筐里。
“甜甜小宝贝好懂事啊”
“这么小就知道帮大人分担,看得我心都化了”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特别早熟”
“看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太可爱了”
“灰灰”和恢复得七七八八的“长尾巴”则在低空盘旋警戒,重点关注之前发现不明生物的深处方向。“小金”偶尔会飞远一点,侦查更大范围的海面情况。
“龙宝们真是尽职的哨兵”
“有它们在天空警戒,安全感提升不少”
“长尾巴恢复得不错,太好了”
“三只龙宝分工明确,配合完美”
一番忙碌下来,当那个歪歪扭扭的棚子立在漂浮岛边缘时,一种奇妙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尽管它如此脆弱,如此临时,但这是他们在这片绝望之海上,除了那个随波逐流的筏子之外,亲手建立的第一个“陆地”据点。
“看着这个简陋的棚子,我突然有点感动”
“这是他们在死亡之海上的第一个家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