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时空狙击终极守护 > 第102章 有限自由与暗影来访

时空狙击终极守护 第102章 有限自由与暗影来访

作者:南充金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12:37

【1945年 延安 新分配窑洞(有限活动区)】

门槛被象征性地移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形的界限——活动范围扩大至以窑洞为中心,半径约五百米的区域,但仍处于“内部观察”状态。对于江凛和苏晴而言,这已是突破。至少,他们不再是被困于方寸之地的囚鸟,拥有了稍多腾挪的空间。

初春的黄土高原,风依旧料峭,但向阳的坡地已隐约可见点点新绿。江凛站在窑洞外,深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土腥味的空气,左小指疤痕的微弱刺痛与这片土地缓慢愈合的脉动隐隐共鸣。他活动了一下筋骨,感受着伤势痊愈后身体内重新充盈的力量。

苏晴则更务实地开始勘察这片新的“领地”。她看似随意地散步,目光却精准地扫过周围的地形、人员流动规律,以及可能的监控点位。她在脑中构建着新的安全屋模型和紧急撤离路线。

“有限的自由,也是自由。”苏晴走回江凛身边,低声道,“我们可以更主动地接触外界信息,甚至……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施加一些影响。”

江凛点头,目光投向桥儿沟的方向。“沈清漪和顾清如是我们目前最安全的联络点。通过她们,可以了解钱先生和周工那边的近况,也能传递一些更具体的‘建议’。”他顿了顿,“另外,秦风医生那边……我们需要一个更直接的沟通渠道。隔离解除,意味着我们可以‘偶遇’。”

他们需要利用这来之不易的空间,将之前布下的思想防线,加固为更实际的行动网络。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检测到‘千面’能量信号特征已稳定嵌入目标时空节点!”分析师的报告让控制中心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信号源高度隐蔽,动态模拟该时代背景生命磁场,活跃区域……覆盖延安及周边。”

林深盯着屏幕上那个如同变色龙般、不断调整自身能量频率以融入环境的信号标记,眉头紧锁。“能分析出其拟态的身份倾向吗?”

“数据不足,无法精确锁定。但其能量波动模式显示出对学术圈和技术领域信息流的强烈关注倾向,符合‘教授’设定的渗透策略。”技术员回答,“他可能在构建一个‘归国学者’、‘技术专家’或拥有特殊渠道的‘国际友人’身份。”

“将‘千面’的能量特征图谱最高优先级同步给江凛和苏晴。”林深下令,“提醒他们,敌人最具欺骗性的武器已经入场,重点防范任何试图接近钱、周二人的‘权威’或‘援助者’。”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同时,分析江凛和苏晴当前状况,评估在有限自由下,他们主动干预、识别并阻止‘千面’阴谋的可能性。必要时,提供技术支援,帮助他们制作简易的‘能量特征比对装置’。”

【1945年 延安 “潘多拉”新指挥所】

“舞台已经搭好。”“教授”看着全息投影上“千面”信号稳定运行的反馈,语气依旧平淡,“目标人物已表现出对特定领域信息的渴求。钱思明对那篇存在引导性谬误的短文产生了疑虑,这是好事,怀疑的土壤更容易接受‘权威’的‘指点’。周维钧对那份‘改良工艺’手册保持了审慎,但并未完全放弃,他内心的焦虑和需求依然存在。”

凯斯勒阴冷的脸上露出一丝算计的笑容:“让‘千面’开始接触。先从边缘人物入手,比如自然科学院的普通教员,或者兵工厂的中层技术干部,建立起他的‘人设’和信誉。然后,再通过‘学术讨论’或‘技术难题咨询’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钱思明和周维钧的视野。”

他看向投影中代表江凛和苏晴的光点,那两个光点的活动范围刚刚扩大。“那两只老鼠也放出来了。让‘千面’留意他们,但不要主动接触。如果他们试图干扰……就给他们制造一些‘合理的麻烦’,让他们自顾不暇。”

【1945年 延安 桥儿沟自然科学院附近小径】

江凛和苏晴以“熟悉环境,锻炼身体”为由,行走在通往桥儿沟的土路上。这个理由合情合理,监视他们的战士远远跟在后面,并未阻拦。

机会很快出现。他们“恰好”遇到了刚从学院出来,眉头微蹙、似乎仍在思考某个学术问题的钱思明。

“钱先生。”江凛主动上前,态度恭敬。

钱思明抬起头,看到是他们,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认出了江凛,砖窑那晚矫健的身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苏晴通过沈清漪传递的“见解”也让他心存疑虑与好奇。

“是李振同志和苏梅同志。”钱思明点了点头,语气不算热络,但也并无排斥,“你们这是?”

“组织上安排我们在这片区域活动,熟悉一下环境。”苏晴接过话,语气自然,“刚才看到钱先生似乎在思考问题,我们冒昧打扰了。”

钱思明摆了摆手,他本就是不太注重俗礼的学者,加上心中确实有困惑,便随口道:“没什么,只是在看一篇海外来的物理学短文,其中有个地方总觉得……不太对劲。”他并未具体说明,但语气中的困扰是真实的。

苏晴心中一动,知道“潘多拉”的饵已经抛下。她不能直接点破,而是顺着话题,用符合这个时代认知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那个领域可能存在的理论陷阱和验证思路,言语间再次隐含了“审慎甄别,多方验证”的提醒。

钱思明听着,眼中的困惑渐渐被思索取代。苏晴的话并未直接解答他的疑问,却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路径,与他之前感受到的那丝“不协调”隐隐印证。

“苏梅同志的思路……很独特,很有启发性。”钱思明看向苏晴的目光多了几分正视。他隐约感觉到,这两位神秘的“技术员”,或许在知识的深度和视野上,有着远超他想象的地方。

简单的交流并未持续太久,但一条更直接的、与钱思明沟通的渠道,在看似偶然的相遇中悄然建立。

【1945年 延安 边区招待所(对外)】

一位穿着得体中山装、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提着一个小皮箱,办理了入住手续。他登记的名字是“魏知行”,身份是“海外归国物理学学者”,声称心系祖国,希望为边区的科学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他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对国际物理学界的最新动态如数家珍,很快便与自然科学院的几位教员相谈甚欢。他“无意中”提及自己与欧美几位物理学泰斗有过交往,手头还有一些珍贵的内部学术资料复印件,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分享。

“魏知行”的出现,如同投入池塘的一颗石子,在相对封闭的学术圈里激起了小小的涟漪。他的博学与慷慨,迅速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和尊敬。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魏知行”——亦即“千面”,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正冷静地评估着每一个人,搜寻着通往最终目标的最佳路径。他的能量信号完美地收敛着,如同最耐心的猎手,等待着猎物自己走入陷阱。

有限的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也意味着更复杂的挑战。江凛和苏晴刚刚迈出隔离区,便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敌人。而一场围绕知识与技术主导权的无声争夺,在延安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上,骤然升级。信任与怀疑,援助与陷阱,在这片星火初燃之地,交织成一张更加扑朔迷离的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