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炎殿内的争论声,几乎要掀翻那新修补好的穹顶。与昨日商讨具体事务时的务实氛围不同,今日议题直指宗门传承根基,引发的波澜远超前者。
“宗主!三思啊!”一位姓钱的内门长老,须发微张,脸色因激动而涨红,“《九转涅盘诀》乃是不传之秘,即便只是基础篇,亦蕴含无上奥妙!岂能轻授于外门那些资质驳杂、心性未明之辈?若被奸细偷学,流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保守派高层的想法。宗门功法,向来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层层管控,非嫡系、非立下大功者不可得。如今竟要将其列为外门弟子必修,简直颠覆了传承数千年的规矩!
“钱长老所言极是!”另一位执事附和道,“况且,此诀修炼虽根基扎实,但对资源要求亦高。外门弟子人数众多,若人人修炼,宗门如何支撑?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徒耗资源!”
器堂吴主事也皱眉道:“丹术、医术,更是需要天赋与大量实践。外门弟子资质平庸者居多,强行普及,恐事倍功半,耽误其本身修炼进度,得不偿失。”
反对的声音激烈而尖锐。就连一向支持林昊的赵、李二位长老,此刻也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显然内心亦有顾虑。石坚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着一众反对的长老,又憋了回去,只是拳头紧握,显然想起了自己出身外门时的艰难。
林昊端坐其上,面色平静地听着所有反对意见,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轻划动,仿佛在勾勒着什么。待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
他先肯定了反对者的担忧,让殿内气氛稍缓,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然,诸位可曾想过,月前魔劫之下,若非石坚等一批修炼了新法的核心弟子拼死力战,我天炎宗,能否守住这山门?”
他目光扫过众人,无人能答。那日的惨烈,历历在目。
“我再问,若当时,守在那壁垒之上的,大多是我等口中‘资质平庸’的外门弟子,但他们若都修炼了《九转涅盘诀》基础篇,肉身更强,气血更旺,对魔气抗性更高,再辅以简化的疗伤止血之术,我宗伤亡,是否会减少一些?那三百七十九个名字,是否会少上几个?”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良心上。那些战死的身影,很多确实就是普通的外门、内门弟子。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林昊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目光如炬,“以往那套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的传承体系,在和平时期或可维系,但在魔劫将至、宗门危亡之际,已显迟缓与僵化!我等需要的不再是少数精锐,而是一个强大的、整体的宗门!”
他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九转涅盘诀》基础篇,锤炼的是根基,是气血,是意志!这正是我宗弟子目前最欠缺的!至于资源,正因外门弟子基数大,才更要提升其整体素质!一个修炼了基础篇的外门弟子,狩猎低阶妖兽、开采普通矿脉的效率,远超未修炼者!他们能创造的价值,将来远大于投入!”
“至于丹术、医术,”林昊看向丹堂周长老,“并非要他们人人成为丹道大师、医道圣手。只需掌握最基础的辨识草药、炼制止血散、处理常见外伤、懂得运功逼毒之法即可!这在野外历练、宗门任务、乃至未来战场上,可能就是救自己、救同伴一命的关键!这并非耽误修炼,而是提升其综合生存能力!”
他一番话,条分缕析,将反对的理由一一驳斥,并指出了革新背后的深远考量——提升宗门整体战力与生存能力。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消化着林昊的话语。
一直沉默的赵长老,缓缓抬起头,看向林昊:“宗主,此法虽好,但如何确保传承不泄?又如何解决师资与资源问题?”
这问到了关键处。
林昊显然早有腹案,沉声道:“传承之事,我已有考量。外传之《九转涅盘诀》基础篇,将由师……由我亲自出手,进行简化与修改,保留其锤炼根基、对抗魔气之效,但删去其中涉及核心意境与后续衔接的关键运行法门,并设下神魂禁制,弟子修炼时可畅通无阻,但若欲以神念传授或烙印于玉简,禁制自会触发,使其神魂受创,相关内容亦会模糊。非元婴以上修士,难以破解。”
他略去了江易辰的存在,但“亲自出手修改并设下禁制”之言,已让众人明白,这背后定然有那位神秘存在的影子,心下稍安。
“至于丹术医术知识,”林昊继续道,“同样只传授最基础、最实用的部分,形成《百草辨图》、《外伤急救纲要》等册子,由丹堂、医堂指派执事,定期集中授课演示,辅以实践考核。无需精深,但求普及。”
“资源与师资,”林昊看向众人,“这正需要各堂口通力协作。资源向此倾斜,战功阁任务亦可多发布一些收集低阶药材、矿石的任务。师资则由各堂轮流派出执事承担,计入其宗门贡献。这并非某一堂口之事,而是关乎宗门未来的根基大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