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霖药圃中那点象征生机的新绿,如同一滴落入心湖的甘露,悄然荡开了层层涟漪,驱散了月余来笼罩在天炎宗上下的阴郁。丹药供给的危机得以缓解,宗门运转的核心命脉重新变得强健,这让所有知情的核心长老都暗自松了口气。
然而,宗主林昊,却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中,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危机与机遇。
夜色深沉,他独立于主殿之巅,俯瞰着下方在星火点缀中沉静的宗门。山风拂过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眼中闪烁的锐利光芒。
“探魔散”窥破魔踪,药园改良方案起死回生……这两件事的成功,绝非侥幸。它们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炉中师祖所拥有的,是一种超越时代、直指本源的通天智慧。这种智慧,能于细微处见真章,能化腐朽为神奇,绝不仅仅局限于几手丹方或秘术。
以往,他多是遇到棘手难题时,才被动地去供奉殿求助,如同病急投医。师祖的指引也往往是点对点的解决,如同一位高明的医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但如今,魔道威胁日益迫近,其诡异与强大,远超宗门现有应对能力。仅仅依靠被动响应,终究是疲于奔命,治标不治本。天炎宗需要的,不是零星的“奇招”,而是一场从根基开始的、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而这蜕变的契机,就在那尊沉寂的古炉之中。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林昊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必须更主动、更系统地借助师祖的智慧,将这份机缘,转化为宗门真正的实力!”
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次日清晨,他再次召见了严律、苏茹、赵长老等寥寥数位知晓内情的心腹。
“诸位长老,”林昊开门见山,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药园之事暂解,乃师祖恩德。然,魔道之患,方是心腹大敌。以往我等被动应对,终非长久之计。”
他目光扫过众人:“师祖智慧如海,其所学所知,恐远超我等想象。若仅遇事方求,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归。我意,需变被动为主动,系统地向师祖请教,以期全面提升我宗实力!”
严律眉头微蹙,但并未立刻反对,而是沉声问道:“宗主打算如何‘主动’请教?师祖状态特殊,恐难持续回应。”
林昊显然早有腹案:“师祖虽无法时刻回应,但其指引往往高瞻远瞩。我意,分步而行。”
“其一,武道根基。我宗弟子与魔修交手,功法受制,应对生疏。师祖曾授《九转凝基诀》,玄奥非常。我可向师祖恳求,能否在此基础之上,演化出更适合当前弟子修炼、更能克制魔功的筑基法门乃至实战武技?哪怕只是些许理念或方向,也足以让我宗弟子战力提升数个层次!”
严律眼中精光一闪,他亲身经历过与魔修的战斗,对弟子们功法受制感触最深。若真能改善此点,无疑是雪中送炭。他缓缓点头:“若此事能成,确为根本之策。但需挑选绝对忠诚、心性坚韧之弟子先行尝试,避免功法外泄,也防修炼有失。”
“严长老所言极是。”林昊点头,“此乃我要说的第二步:遴选种子。”
他看向众人,语气凝重:“师祖的传承,干系重大,绝不能轻易外泄。我计划,从本届及近几届入门弟子中,挑选一批根骨上佳、心性纯良、且对宗门绝对忠诚的‘种子’。人数不必多,贵在精纯。他们将有机会,接受由师祖理念指导的新型训练,涵盖武道、丹道、乃至可能涉及的其他领域。”
苏茹长老闻言,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宗主此计大善!若能得前辈指点,培养出一批真正的核心精锐,假以时日,必成宗门栋梁!”
赵长老也抚掌道:“不错!此举可为我宗积蓄未来之力。只是遴选标准须极为严格,宁缺毋滥。”
“这是自然。”林昊郑重道,“此事由严长老主要负责,苏长老、赵长老从旁协助。遴选过程务必隐秘,入选弟子需立下心魔大誓,确保万无一失。”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三,丹道革新。苏长老,丹堂在钻研驱魔丹药、保障供给之余,也需开始系统整理师祖指点中蕴含的丹道新理念、新思路。例如那‘探魔散’的炼制手法,对药性相生相克的运用,或许能开创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丹术路径。”
苏茹肃然应命:“弟子明白!前辈之丹道,看似朴素,实则蕴含至理,丹堂定当全力钻研!”
林昊的最后一点,则看向了远方:“其四,未雨绸缪。赵长老,除了外部情报,也需开始留意搜集一些偏门、冷僻的药材、矿物,甚至是古老的典籍残篇。师祖的指引,往往需要特定的媒介或信息触发,我们需提前做些准备。”
一番布置,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几位长老听得心潮澎湃,又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明白,宗主这是要真正将“炉中师祖”这份天大的机缘,转化为宗门复兴的引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