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各时空里,许多皇帝不禁心中松了一口气,没挖朕的就行。
心中同时涌上不少恼意,抢朕的权抢朕的钱,都这么过分了。
居然还没到底线。
岂有此理了。
洪武时期
“果然读书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该杀!都该杀!”
朱元璋一眼便看透了隐藏在明代诸帝离奇死因里的谜团了,无非争权夺利而已。
奉天殿中的文官们:......
上位,要不要这么搞人啊,本来上班就累。
您确定俺们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嘉靖时期
老道士陡然心中慌乱一下,嘴中默念叨着道经,良久后才平复好心中起伏的沟壑。
旋即眉头就是紧紧连在了一起,额上青筋暴起,一阵阵的来回抽动,整个人暴怒到了极致。
该死的国蠹,目无君父的老贼!
抢了朕的钱还不够,居然连朕的人都看上了!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了!
“欺天啦!”
......
赵飞继续向下翻看着评论,对于各路网友的发言他不置可否,手指向下继续滑动,新的视频接着推送而上。
「斧声烛影的阴谋论#宋太宗#孤儿寡母」
「宋初兄终弟及的传位一直饱受争议,赵匡胤的暴毙同样留下了千古谜团」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的的确确是非自然死亡的。」
咚咚!
赵二人麻了。
他已经可以听到自己慌乱的心跳声了,依稀间感到后面坐着的赵大已经将手摸到了玉斧上,仿佛下一刻就会暴起,给他这颗好头颅上开个花儿。
哎!赵光义心中陡生哀叹。若还真是他动的手,恐怕娘娘出面都救不了他的命了。
可别啊,宋太宗赵炅干得好事,和我赵光义有啥关系。
他虽然之前一时得意惊喜,最后登上了皇位。
但那些事情,终究是未来发生的。
现在出了天幕这回事儿,以后怎样谁也说不定。
赵炅享的福,他赵光义一点都没受过呀。
起码,赵炅没这样在文德殿里死命的磕过头。
「宋史中的记载,赵匡胤开宝九年,也就是他驾崩的这976年里的行程是十分密集的。」
「不是召见各国使臣,就是召见自己亲臣,要么就是去禁军巡查,去军营视察,或者就是巡查各部院司,完全可以说是一会儿都没闲过。
在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赵大甚至还跑到了洛阳游玩了一个月。
大限将至的人,可不会有这样的雅兴。」
赵匡胤听着天幕上的分析,也跟着连连颔首,说的在理。
他要是真快死了,肯定要先安排好后事。
文德殿中的群臣支着耳朵也在倾听着,真如宋史的记载而言,皇帝去世这一年还真没什么将死的征兆。
谁家将死之人精力这么充足,上蹦下跳的。
「在正史中,还记载了赵匡胤于九月份视察了国营纺织厂,额,咳咳,就是绫锦院这个机构。
随后赵大又跑到了开封城南的园子里去看风景了。
这还没完,他紧接着又去了礼贤宅逛了一圈,也就是视察项目开发进度了。」
【“礼贤宅?这貌似是诸夏历史最早的功德林啊/.坏笑”
“礼贤宅是赵大专门圈地修建的一大片院子,用来收留被他打败臣服后的对手的,可惜他死的太早,也就钱俶自个住进去了。”
“而且礼贤宅是给战败者住的,但需要交钱,虽然那些降人亡了国,之前可是皇帝国王,家底丰厚,宅子是有的,住下需得拿钱来买。
开封府寸土寸金,这么好的位置和风景,你不拿钱怎么行。
一手交钱,一手交房,疑似最早的黑心地产商——赵匡胤。”】
汉朝
武帝刘彻看到这里若有所思,一番沉思后,不禁慨叹赵匡胤身为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想法就是独特。
建造一堆院子,放在一块。
不但解决了投降归附后的皇帝不放心问题,又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仁贤的美名。
好吃好喝供着你,还修建了院子给你住,够给面子了吧?
常言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儿。
也是这个道理。
刘彻自信一想,在自己眼底下修一堆院子给身份敏感的人住,可不就像西周的分封吗?
宋国等国,身为商朝降臣、王族,身份敏感,那就封到自己人眼底下就行。
周围都是大国、宗室、忠臣,想闹也不好闹。
“朕要不要也修一个功德林?”刘彻摸了摸下巴,长安就一个上林苑还是太煞风景了,园子修得多点才有盛世之风。
下了朝,就去霍霍一下桑弘羊,朕总感觉这小子的榨财之...啊,是生财之道还有灵感。
到时候朕在建章宫外圈一块好地,盖些气派的院子,高价卖给那些豪强贵族。
嘿嘿,生财有道,生财有道啊!
这宋太祖一个黑军汉,脑门还挺好使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