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二年的论功行赏里,刘彻在长安开心的接受了浑邪王的受降,并将其册封为漯阴侯,食邑一万户。
直到老死,浑邪王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不过,他受降后的小日子过得很红润,相比于浑邪王的舒适生活,反悔的休屠王不但丢掉了性命,失去了部众,就连他的家人也跟着受到了牵连。
他的小王子被贬为了汉朝的养马官。
而这位养马官就是日后鼎鼎有名的武帝托孤四臣之一的金日磾。
被现代网友戏称为SR级别的文臣的金日磾,也被网友们加入了卫子夫的嫁妆之中。」
与此同时
观看天幕的先秦观众们再次麻了。
汉帝这到底是什么运气,娶一个老婆送一连串的名臣吗?
春秋时期
楚庄王长长的一声哀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寡人觅名臣这么多年,才寻得一个孙叔敖。
“寡人要不也试一下全国选美?”
汉朝
正在喂马的金日磾微微侧头,有些懵的看着天幕。
啊?托孤大臣,我吗?
我一个匈奴人居然也能成为汉朝重臣?
金日磾不禁想起了他的阿耶,休屠王。
“阿耶,浑邪王现在三妻四妾日子过得舒舒坦坦,也不用在草原上吃风沙了。”
“您当时怎么就不明白呢?”
当金日磾被俘虏到了汉朝之后,他才知道汉人说的“开桂”是什么意思了。
汉朝的天空上下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光幕,他们匈奴就没有,西域也没有。
里面居然一直在剧透历史。
太不公平了!
汉朝人有挂啊!
我匈奴人怎么打的赢他们?
不对,金日磾猛然想起:我是汉人啊!
桀桀桀,你们这群草原人怎么打得赢我们汉朝。
这叫天命在我,懂不懂?
这很公平,泰裤辣!
一阵急促的战鼓声隆隆而起,天幕的画面也伴随着出现变化。
镜头从河西走廊开始,一直延伸快进,直到帝国的首都——长安,逐渐的定格在未央宫大殿前,一行红色的大字浮现:
漠北之战
其下,一行白色的小字注释着:汉匈百年战争的最终决战。
「元狩四年,经过了两年的改革税收、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之后,汉王朝决心发动一场大会战,意图一举对长安的西北地区完成统一。
纵然此前匈奴人的右部势力遭受了极大打击,但匈奴本部依然存在着强大的武装力量。
汉武帝决心加强对北方战线的的进攻,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来临了。」
「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大书特写的战争。」
「这是一场影响了大陆文明数百年的战争。」
「这也是一场让汉朝走向巅峰的战争,让汉这个名字彻底融入到这个民族的战争,也让汉族这个族群,从此屹立在了这片土地上,任日月轮转生生不息。」
匈奴人已经神经大条了,人都麻了。
汉朝来势汹汹,一直打,还接连大胜。
他们放弃了漠南,放弃了河套,放弃了河西。
既然你要,我给你了,好吧?
我回漠北吃风沙去,求你了大哥,别打我了,给我歇一会吧。
谁知道,刘彻压根就没有想过给匈奴人活命的机会,跟在屁股后面一直撵着打。
匈奴人哭爹喊娘的求饶也没用啊,人家汉帝手下一个卫青,一个霍去病,这怎么玩?
好不容易盼到卫青刷经验包刷到满级了,不能再刷了。
结果又出了一张SSR新卡,一口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呀!
他们承认自己不是“大夏”了,他们是匈奴人,他们是贼寇,攻守也易行了,我逃到漠北了,哥,我给你跪下了,别赶尽杀绝好吧。
你再这样,信不信我跑西边不给你刷经验了。
「此次会战,汉武帝刘彻几乎掏空了汉朝的家底。
他调集了十四万骑兵,随军战马十四万匹,步兵及转运夫十万余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
这是对匈奴会战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这是实打实的十万精军,可不是女频小说里随便就能杀的十万精兵。
十万精兵,便是抽干了汉朝的老底,可想而知了。」
「卫青将匈奴人驱逐了漠南肥沃的地带,他的外甥霍去病将匈奴人驱逐了河西地区。
匈奴人的最肥沃的草场已经没有了。」
「此时历经多年大战的汉朝其实也很疲敝,这也是武帝连续两年没有发起战争的原因。
国内刚改革完税制,恢复了经济,打下来的地盘还没吃透,刘彻却又要发起进攻了。」
「没有人能劝住刘彻,他的意志不可抵抗,他就是要将匈奴人最后一点生存机会抹灭。」
汉景帝眉头紧蹙,他心底在盘算着一笔账。
“我儿这么能折腾吗?”
他左算右算,还是发现自己和老爹留下的家底完全不够刘彻一个人霍霍的。
败家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