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58章 拒绝与对立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58章 拒绝与对立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几天后,苏建新在厂区里“偶遇”了正要去仓库查看外协件存放情况的林墨。

“林墨同志,等一下。”苏建新叫住了他,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林墨停下脚步,平静地看着他:“苏设计师,有事?”

“呵呵,林组长工作很认真负责啊,专业意识很强。”苏建新先假意夸了一句,话锋一转,“关于新标准的事情,材料参数我回头让人整理给你。工艺要求嘛,艺术的东西有时候不能太死板,需要灵活掌握。我看过你之前在广交会营销策略上的建议,很有想法嘛!说明你是个有头脑、有潜力的人,窝在质检组天天跟尺子打交道,太屈才了!”

他走近一步,压低声音,带着一种施舍般的口吻:“这次秋交会设计,是李书记亲自抓的重点项目,前景广阔!我这边正缺一个懂工艺、又能理解新思路的执行助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设计小组?我给你留个位置!只要你好好配合工作,以你的能力,加上我在部里的关系,帮你协调一个转干的机会,也不是不可能!这可比你当一辈子工人强多了!考虑考虑?”

林墨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波澜。苏建新的许诺,在他听来空洞而可笑。用后世的一句话‘这是把他当水鱼呢’,一个副科就敢给自己许诺转干,书记亲自说还差不多,更何况工人身份到了后面几年还是一层保护,这种根基不稳的转干还是算了。而且着他干,不仅违背自己的技术理念,还可能被拉下水,最后成了背黑锅那个。更何况林墨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技术根基和长远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依附于一个眼高手低、根基不稳的“关系户”。

“谢谢苏设计师看重。”林墨的语气平淡而疏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在质检组的工作是厂里安排的,关系到春季订单的按时按质交付,责任重大,抽不开身。而且,我对设计一窍不通,去了也帮不上忙,反而可能耽误您的大事。至于转干…”他微微一顿,目光清澈地看着苏建新,“我觉得当个工人挺好,靠手艺吃饭,心里踏实。您的厚意,我心领了。”

说完,林墨微微颔首,不再看苏建新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转身径直朝仓库方向走去,步伐沉稳,没有丝毫犹豫和留恋。

苏建新站在原地,看着林墨挺拔而决绝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取而代之的是被彻底拒绝的羞恼和难以置信。他没想到,一个四级工,竟然如此干脆地拒绝了他抛出的橄榄枝和“提干”的许诺!这简直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苏建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神阴鸷,“装什么清高!有你后悔的时候!”

林墨的拒绝,如同在苏建新心里埋下了一根刺。他意识到,在龙成厂,除了那个顽固的陈枋安,这个看似低调却油盐不进的质检组长林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障碍。

秋交会专项设计小组的成立,非但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新老结合、锐意创新”,反而迅速演变成了理念冲突的战场。组长苏建新与副组长陈枋安之间,几乎在每一个设计节点上都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苏建新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充满“艺术张力”的概念草图:扭曲流动的沙发线条、悬浮式的茶几结构、大量运用金属与玻璃材质的组合柜体…他沉浸在自己的“解构主义”和“未来感”设计中,张口闭口都是“国际前沿”、“打破传统”。

“陈副主任,你看看这个沙发主体框架的设计!”苏建新指着图纸,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优越感,“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四方结构!采用非对称的弧形支撑,配合这种进口的轻质合金骨架和玻璃纤维复合座面!这才是符合国际潮流的艺术品!坐上去就像漂浮在云端!”

陈枋安眉头紧锁,拿着图纸反复审视,强压着怒火:“苏组长,想法很新颖。但是!这种结构,力学稳定性怎么保证?弧形支撑点的应力集中问题你计算过吗?你指定的这种‘进口轻质合金’和‘纤维复合板’,成本有多高?国内有没有稳定供货渠道?生产工艺呢?我们车间的老师傅们,谁有加工这种异形金属骨架的经验?”

“哎呀,陈副主任,您太保守了!”苏建新不耐烦地摆摆手,“艺术需要突破!不能总被条条框框束缚!力学问题可以找工程师计算嘛!材料贵点怎么了?高端产品就要有高端的价值!至于工艺…”他轻描淡写地说,“让工人们多摸索摸索,总会有办法的!实在不行,可以外协嘛!”

“摸索?外协?”陈枋安气得声音都提高了,“苏组长!秋交会样品制作时间紧迫!这不是实验室搞研究!每一个部件都要保证质量,要能经得起验证!你这种天马行空的设计,不考虑材料性能、工艺实现和成本控制,就算画出来,也根本做不出来!做出来也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花架子?!”苏建新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陈副主任!请注意你的措辞!我的设计理念是经过李书记认可的!代表着龙成厂未来的方向!你这种固守成规、只懂堆砌功能的思维,才是阻碍我们厂提升档次的绊脚石!”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陈枋安坚持在春季款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务实优化,强调人体工学、结构可靠性和工艺可行性;苏建新则追求颠覆性的外观和所谓的“艺术价值”,对实用性和成本嗤之以鼻。每一次设计讨论会都变成了火药味十足的辩论场,图纸在两人手中被反复修改、推翻,进度严重滞后。李书记虽然偏向苏建新,但也知道陈枋安在工艺上的权威和车间里的影响力,暂时只能充当和事佬,催促双方“求同存异”。

更让苏建新感到挫败的是,他对新派家具车间的渗透几乎寸步难行。这个车间是陈枋安一手组建起来的,从核心工艺组的赵山河等老师傅,到总装线上的骨干工人,都是陈枋安亲自挑选、一手带出来的。他们对陈枋安的技术和为人极其信服。苏建新试图绕过陈枋安,直接找设计组的老人,结果要么是被老师傅们以“看不懂”、“做不了”婉拒,要么就是做出来的东西完全走样,气得苏建新直跳脚。车间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抵触情绪,让苏建新这个“空降组长”感到无比孤立和恼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