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159章 进步与争吵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159章 进步与争吵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就在林墨沉浸于保密项目和学业的同时,轻工部那边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王副司长不遗余力的推动生产出口创汇家具所需的进口木材,纳入“出口配套物资”专项外汇额度进行管理的请示,获得了试点许可。

林墨构想的“进口优质木材→加工成高端家具出口→赚取更多外汇→再进口更多木材”的良性循环,终于在王副司长的推动下开始了最关键的政策环节。

龙成家具厂和国营木器一厂,作为出口主力,率先获得了宝贵的进口木材试点配额。国家需要通过试点来确认政策的可行性。

第一批批来自东南亚的优质硬木,通过特殊渠道运抵厂区时,极大地缓解了高端家具生产的原料瓶颈,也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创造了条件。

周末回家,家里的气氛同样积极向上。弟弟林贤吃过晚饭,没有像往常一样听收音机或者出门遛弯,而是拿着几本《电工原理》、《电力系统分析》和一堆笔记,敲开了林墨的房门。

“哥,有空吗?想跟你请教点事。”林贤脸上带着求知若渴的神情。

“进来坐,怎么了?”林墨放下手中的书。

林贤在书桌旁坐下,摊开笔记:“我们供电所最近在搞技术员等级备考培训,我报了名。这理论知识部分感觉有点吃力,特别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系统短路电流分析这块,公式多,概念抽象。你脑子好使,又见识广,能不能帮我理理思路?”

林墨接过弟弟的笔记和教材,快速浏览了一下。虽然专业不同,但基本的数学、物理原理和工程思维是相通的。他想了想,没有直接讲解那些枯燥的公式,而是问道:“你们所里最近是不是在配合国营木器一厂进行新生产线的电力增容改造?”这是他在周明轩那里无意中听到的

林贤愣了一下,点点头:“是啊,哥你怎么知道?木器一厂出口订单多了,要上新设备,用电负荷大了,我们所里负责外线部分。”

“这就对了。”林墨笑道,“你别光盯着书本。你把木器一厂这个增容项目,作为一个实际案例来研究。他们新增了哪些设备?功率多大?启动电流是多少?对现有电网的冲击如何?供电方案是怎么设计的?保护定值是如何计算的?遇到实际问题该怎么处理?”

“你把书本上的公式和这个实际项目一一对应起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具体了。遇到不懂的,可以去问问所里负责这个项目的老师傅,或者去现场看看。实践出真知,这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林贤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所里张工就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我明天就去找他请教!哥,你这方法太好了!”

看着弟弟恍然大悟、干劲十足的样子,林墨欣慰地笑了笑。他深知,无论是木工技艺还是电力技术,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弟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远比直接告诉他答案更重要。

夜渐深,林家的灯光下,兄弟二人一个沉浸在精密图纸与古老技艺的世界,一个钻研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奥秘,各自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窗外,四九城的春夜静谧,而变革与发展的浪潮,正悄然涌动。

汽车楼的工作室内,空气仿佛都因专注而凝固。林墨的全部心神,都倾注在手中那块致密坚硬的进口黄檀木上。高压氮气动力毫秒级加载试验机的核心传动齿轮与缓冲垫块,其精度要求超过他之前接触过的项目,苛刻公差要求,让他不得不集中十二万分精神。

他没有急于求成。在动手前,花了大量时间反复研读图纸,再进入鲁班工坊内进行无数次模拟推演,理解每一个奇异曲面、每一个苛刻角度背后的力学意义和功能需求。他知道,这不仅是对手上功夫的考验,更是对空间想象力、对材料物性理解、乃至对微观力学判断的综合挑战。

正式制作时,他摒弃了所有电动工具可能带来的不可控振动与误差,完全回归最传统的手工工具——特制的精钢刻刀、弧度各异的刮刀、以及目数极高的研磨料。他的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手腕稳定如机械臂,指尖感受着刀具与木料接触时最细微的反馈。

制作那个星轮嵌套状的传动齿轮时,需要在一个极小的体积内,处理多个非同心、非对称的齿形啮合面。林墨运用了传统核雕中的“意刻”心法,心念与刀尖合一,在方寸之间腾挪转折,木屑如烟似雾,精准地剥离多余部分,留下符合图纸的、蕴含着精妙传动逻辑的复杂形态。

缓冲垫块的内部曲面更是难点中的难点。要求光洁如镜,不能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刀痕或微观起伏,否则会影响高压氮气瞬间释放时能量的均匀传递与阻尼效果。

林墨采用了“分层渐进刮削法”,配合自制的不同弧度抛光骨片,蘸取极细的木粉与油脂混合物,进行成千上万次的、力度均匀到极致的刮磨。每一次动作,都凝聚着他全部的精神力,仿佛不是在雕刻木头,而是在打磨一件精密的光学元件。

连续数日,他几乎住在工作室,就在没人的时候进入工坊休息,,醒来继续投入那毫厘之争。当最后一件部件完成,用洗耳球吹去表面最后一粒微尘,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温润而精准的光泽时,连他自己都感到一种突破极限后的虚脱与满足。

钱研究员带着更精密的检测设备再次到来。经过长达数小时的严格检测,他看向林墨的眼神充满了赞赏。

“完美……无可挑剔的完美!”钱研究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林墨同志,你不仅达到了图纸要求,甚至在某些我们标注为‘理想状态’的曲面过渡和光洁度上,做出了超越预期的表现。比那些不是专门研究模具的七级工强多了!”

他郑重地收起部件,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封面清晰地印着“保密协议”字样。

“林墨同志,鉴于你参与项目的性质以及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和可靠品质,组织上要求你签署这份保密协议。”钱研究员神色严肃,“你必须承诺,对本次项目的存在、具体内容、技术细节以及你参与制作的过程严格保密,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这是纪律,也是责任。”

林墨没有丝毫犹豫,仔细阅读协议后,拿起笔,在指定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他知道,自己已然踏入了一个更为隐秘也更具分量的领域。

与林墨在事业和技艺上的进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合院里许大茂家日益压抑的气氛。

年关时埋下的那根“无后”的刺,在许父许母持续的施压和邻里若有若无的议论中,愈发尖锐,终于在一个周末的傍晚,彻底引爆。

起因是许母开始托人弄来了一副据说极灵验的“送子偏方”,熬了浓浓一碗黑黢黢的药汁,想要给娄晓娥喝。刺鼻的气味弥漫在许家不大的房间里。

娄晓娥看着那碗药,脸色苍白,眼神里充满了抗拒和委屈。“我……我不想喝。”娄晓娥的声音带着颤音,“这味道太大了,我闻着就想吐。”

许大茂立刻拔高了嗓门,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焦急,“这是我妈好不容易求来的!为了我们老许家传宗接代,晓娥你就忍忍吧!”

这话如同尖刀,狠狠刺穿了娄晓娥最后的心理防线。她猛地抬起头,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声音因激动而尖锐:“许大茂!你混蛋!生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事吗?你怎么就知道是我的问题?你们许家三代单传,说不定就是你……”

“你放屁!”许大茂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指着娄晓娥的鼻子,“老子身体好着呢!能跑能跳,能吃能喝!就是你!就是你们娄家小姐身子娇贵,中看不中用!”

“你……你胡说!”娄晓娥气得浑身发抖,泪水涟涟。她出身大家,何曾受过这等粗鄙的辱骂,更何况是来自自己的丈夫。

“我胡说?那你倒是生一个出来看看啊!”许大茂口不择言,积压的怨气彻底爆发。

争吵迅速升级,从“谁的问题”吵到“当初就不该结这个婚”,再到互相指责对方家庭的不是。

混乱中,不知是谁碰倒了桌上的药碗,漆黑的药汁泼洒一地,溅脏了娄晓娥新做的棉裤。

看着地上狼藉的药汁和裤腿上的污渍。她不再争吵,只是用一种冰冷而陌生的眼神看了许大茂一眼,转身冲进里屋,砰地关上了房门,传出压抑的哭声。

许大茂看着紧闭的房门和地上刺眼的药渍,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妻子的眼泪、院里的闲话,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越缠越紧。

几天后,更让许大茂憋闷的事情发生了。娄父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轧钢厂宣传科,语气虽然客气,但话里话外提醒许大茂要善待晓娥,不要听信流言,更不要家庭暴力,否则娄家不会坐视不管。

接电话时,宣传科长就在旁边,虽然没说什么,但那眼神让许大茂如坐针毡。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即使结了婚,他在娄家面前,依然是个需要仰人鼻息的“女婿”。娄家的财富和潜在的影响力,既能给他带来实惠,也能随时成为悬在他头顶的利剑。

这种屈辱感和失控感,深深刺激了许大茂。他意识到,在这个世上,光会放电影、耍点小聪明是没用的。没有实实在在的权势地位,连在家里都挺不直腰杆,连生不出孩子这种“私事”都能被人拿来做文章。

他将目光投向了厂里那些手握实权的领导。李怀德副厂长,分管后勤福利,权力不小,而且似乎对他还算赏识。

“必须抱紧李厂长这条大腿!”许大茂暗自下定决心,“得想办法往上爬!等老子当了官,看谁还敢在背后嚼舌根!娄家……哼,到时候也得看老子脸色!”

一种对权势的渴望,如同毒草,开始在这个心胸狭隘的男人心中疯狂滋生。他开始更勤快地往李怀德办公室跑,汇报工作,投其所好地送上些稀罕的电影票、内部参考资料,甚至打探李厂长的喜好,准备更进一步的“表示”。

他的人生轨迹,因这“无后”的危机,悄然偏向了另一个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