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120章 朝堂风波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第120章 朝堂风波

作者:我抽利群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38

翌日清晨,奉天殿内,气氛格外凝重。文武百官肃立,敏锐地察觉到龙椅上的洪武皇帝,今日面色阴沉,目光如刀,扫过众人时,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

例行奏对开始,几件寻常政务过后,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户部,朕近来偶有听闻,京畿之地,田赋征收,似有隐情。曾泰,你给朕说说,去年应天府及周边州县,实收田赋几何?与鱼鳞图册所载田亩,可相符否?”

户部尚书曾泰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出列:“回陛下,去岁应天等地田赋,皆按旧例征收,虽有微末出入,大体……大体相符。鱼鳞图册乃国之根本,历年核查,当……当无大碍。”他话说得含糊,额头已见细汗。

“大体相符?当无大碍?”朱元璋冷笑一声,从龙案上拿起几张纸,正是昨日张晋画的那几张“鬼画符”般的图表(当然,他让太监重新誊抄了文字说明部分),“啪”地一声扔在御阶下,“那朕怎么听说,江宁县有王大户,占田百亩,纳税不及十亩之数?怎么听说,官仓所收,多为劣粮,而市面优质粮价高企,税负实则转嫁于小民?!”

图表散落,虽然百官大多看不懂那奇怪的图形,但上面的文字说明却清晰刺眼!列举的几个案例和数据对比,直指田赋征收中的严重不公和贪腐!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几位知情的地方官和户部官员,腿肚子都开始打颤。皇帝竟然掌握了如此具体的民间实情?!

朱元璋目光锐利,扫过曾泰,又扫过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詹徽,你监察百官,风闻奏事,对此等情弊,可有察觉?”

詹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汗如雨下:“臣……臣失察!请陛下治罪!”

“失察?”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霍然起身,“好一个失察!朕看你们是眼瞎心盲!要么,就是官官相护,沆瀣一气!”

天子震怒,百官齐刷刷跪倒一片,高呼:“臣等有罪!陛下息怒!”

就在这压抑的寂静中,一个苍老却沉稳的声音响起:“陛下息怒。老臣有话要说。”

众人抬头,只见韩国公、太师、中书省左丞相(注:洪武十三年已废中书省,此处为艺术加工,突出李善长地位)李善长,颤巍巍地出列。他是淮西勋贵之首,开国元老,地位尊崇。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太师有何话说?”

李善长拱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陛下,田赋之法,乃历代沿袭之祖制,丁税、地税并行,自有其道理。或有胥吏贪墨,士绅不法,此乃**,非制度之过也。陛下圣明,严刑峻法,查办蠹虫即可。若因噎废食,轻言改制,动摇国本,恐非社稷之福。且《孟子》有云:‘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骤然改制,触动天下士绅,恐生变乱,望陛下三思!”

一番话,引经据典,扣上“祖制”、“国本”的大帽子,更是隐隐以“天下士绅”代言人自居,绵里藏针,阻力十足!

不少出身士绅的文官,闻言都暗暗点头,觉得李善长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朱元璋脸色更加难看。李善长的话,代表了一股极其强大的保守势力。他若强行推动,必然面临巨大的阻力。

就在这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大殿角落传来,带着几分戏谑:“哎哟喂,李太师这话说的,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张晋不知何时溜达到了殿柱旁,靠着柱子,双手抱胸,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朱元璋皱眉:“张晋,朝堂之上,休得无礼!”

张晋却浑不在意,溜溜达达走到殿中,先对朱元璋随意拱拱手,然后转向李善长,笑嘻嘻地说:“李太师,您老德高望重,小子我呢,就是个山野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就想问您老几个问题,成不?”

李善长涵养极好,微微颔首:“先生但问无妨。”

“好!”张晋一拍手,“第一个问题,您说田赋是‘祖制’。那请问,三皇五帝那时候,收的是丁税还是地税?周朝的井田制,跟咱们现在这玩法一样吗?”

“这……”李善长一时语塞。历代制度本就不同,所谓“祖制”本就是笼统说法。

“第二个问题,”张晋不等他回答,继续放炮,“您说‘不得罪于巨室’。那小子我再问您,是‘巨室’的田多,还是普通小民的田加起来多?朝廷是靠着‘巨室’的税过日子,还是靠着千千万万小民的税养军队、修水利、赈灾荒?得罪了‘巨室’,他们顶多摔几个杯子骂几句娘;可要是把千千万万小民逼得活不下去,您猜他们会干嘛?是老老实实饿死,还是……学您当年跟着陛下……‘揭竿而起’啊?”

最后四个字,张晋说得轻飘飘,却像一道惊雷,炸响在奉天殿!连朱元璋的眼皮都跳了一下!这是直接把“造反”俩字撂台面上了!

李善长脸色瞬间煞白,指着张晋,气得胡子直抖:“你……你……狂悖!危言耸听!”

“我狂悖?”张晋笑容一收,眼神变得锐利,“李太师,我这是话糙理不糙!您口口声声‘祖制’、‘国本’,可这‘祖制’要是成了蛀虫们吸血的保护伞,这‘国本’要是建立在盘剥小民、积怨沸腾的基础上,那这‘制’和‘本’,留着还有什么用?等着哪天轰隆一声,塌下来把大家都砸死吗?”

他转身,面向百官,声音提高:“诸位大人!你们扪心自问,如今这田赋,真的公平吗?真的能长久吗?陛下为何震怒?不是因为几个胥吏贪墨,而是因为这制度本身已经烂透了!它让老实人吃亏,让投机者得利,让朝廷收不到该收的税,让百姓承受不该承受的苦!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张晋又看向朱元璋,语气带着煽动性:“老朱!你当年为啥造反?不就是因为元朝苛政猛于虎,活不下去了吗?现在你这大明,要是也走上那条老路,让少数人富得流油,多数人苦不堪言,那你这江山,坐得稳吗?对得起跟着你打天下的老兄弟,对得起天下盼着你过好日子的百姓吗?”

这番话,如同匕首投枪,撕开了所有遮羞布,将最残酷的现实和选择,**裸地摆在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胸膛剧烈起伏,眼中血丝隐现。张晋的话,句句戳在他的心窝子上!他想起微服私访时看到的景象,想起父母饿死的惨状,一股混着暴戾和决绝的杀气,冲天而起!

“够了!”朱元璋一声暴喝,震得殿瓦似乎都在作响!

他死死盯着李善长,一字一句道:“太师,你的意思,朕明白了。祖制?国本? 朕告诉你,朕,就是最大的祖制!大明的江山社稷,就是最重的国本! 任何阻碍大明强盛、危害百姓生计的陋规恶制,朕都要将它连根拔起!”

他又扫视跪伏在地的百官,声音冰冷如铁:“曾泰!詹徽!”

“臣在!”两人浑身一颤。

“朕给你们十天时间!给朕彻查京畿田赋积弊!将那些隐匿田亩、转嫁税负的蠹虫,给朕一个个揪出来!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

“李善长!”朱元璋目光最终落在脸色灰败的老太师身上,“改制之事,朕意已决!至于如何改,朕自有主张!退朝!”

说完,朱元璋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噤若寒蝉的百官。张晋看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又瞥了一眼面色难看的李善长等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晃晃悠悠地也走出了大殿。

风暴,已经掀起。接下来,就看朱元璋这把刀,到底有多快,有多狠了。而淮西勋贵和士绅集团,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已在所难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