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116章 御前算账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第116章 御前算账

作者:我抽利群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38

毛骧退下后,御书房内死一般寂静。朱元璋独自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还能听到自己血液冲撞耳膜的声音。毛骧那句“宝钞不如厕纸”的报告,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捅进了他的心窝子,又烫又痛,还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

他猛地抓起龙案上那本《大明皇家银行创设暨新货币制度规划纲要》,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几天前,他还觉得这里面许多想法是天方夜谭,是张晋那小子信口开河。可现在……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页一页,仔细地重新翻阅。

越看,他的心越沉,却也越亮。

里面详细列举的数据,与他从毛骧那里听到的民间实情,惊人地吻合!宝钞超发、贬值、信用崩塌……每一步都像是被这张册子提前预知了一般。而册子中提出的“准备金制度”、“见票即兑”、“统一发行”、“调控流通”等概念,虽然陌生,但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仿佛一把把钥匙,正好能解开他现在面临的死结。

“信用……规则……银行……”朱元璋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愤怒和屈辱渐渐被一种巨大的危机感和……一丝被逼到墙角后不得不寻求出路的决绝所取代。

“不能再拖了!”他猛地站起身,眼中寒光一闪,“传旨!即刻召户部尚书曾泰、工部尚书秦逵、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还有,把宋濂、刘三吾那几个老学究也给咱叫来!对了,让太子也来!还有……去东宫,把张晋先生‘请’来!” 他特意在“请”字上加重了语气。

半个时辰后,武英殿偏殿,气氛凝重。被紧急召来的几位重臣和耆老面面相觑,不知道陛下为何突然在非朝会时间召集他们,而且看陛下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太子朱标站在朱元璋下首,神色恭谨中带着一丝不安。张晋则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最后一个溜达进来,很自然地找了个角落的椅子坐下,甚至还打了个哈欠。

朱元璋扫视了一圈众人,没有绕任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冷得像冰:“今日叫你们来,只议一件事——咱大明的宝钞!”

众人心里都是一咯噔。宝钞?这可是个敏感话题。

朱元璋将毛骧暗访所得,挑重点说了一遍,尤其是宝钞严重贬值、民间拒收、甚至贱如厕纸的情况。他没提张晋,只说是“偶有所闻”,派人核实后的结果。

话一说完,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老翰林宋濂颤巍巍地出列,痛心疾首:“陛下!宝钞乃利民之策,岂会如此?定是奸商猾吏从中作梗,盘剥百姓!当严查严惩,以正视听!”

都察院詹徽也附和:“宋公所言极是!宝钞法乃朝廷大政,岂容民间肆意诋毁?臣请旨,彻查散布谣言、拒用宝钞者,以儆效尤!”

工部尚书秦逵管着宝钞提举司,脸上有些挂不住,支吾道:“这个……宝钞印制,皆按旧例,或许……或许流通日久,略有磨损,致使民间有所误解……”

户部尚书曾泰则是一脸苦相,他是管钱的,最清楚国库和民间的实际情况,心里明镜似的,但也不敢直接打皇帝的脸,只能含糊道:“这个……民间兑换,或有偏差……还需……还需从容计议。”

总之,除了喊打喊杀维护朝廷体面,就是和稀泥,没人敢直面问题的核心——宝钞制度本身已经烂透了。

朱元璋越听脸色越黑,胸口那股邪火又窜了上来。他猛地一拍御案!“放屁!都什么时候了,还跟咱在这打马虎眼!磨损?误解?偏差?毛骧亲眼所见,一钱银子换一贯三百文宝钞!米铺布庄公然拒收旧钞!这他娘的是偏差吗?!这是咱大明宝钞已经成了擦屁股纸!”

皇帝爆了粗口,吓得几位老臣一哆嗦,连忙跪地请罪。

角落里,张晋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在这肃杀的气氛中,这笑声格外刺耳。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朱元璋瞪着他:“张晋!你笑什么?!”

张晋慢悠悠地站起身,掸了掸并不存在的灰尘:“我笑诸位大人,包括老朱你,都还在抱着遮羞布不放。问题明明出在根子上,却非要怪叶子黄了。”

他走到殿中,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几位大臣,最后落在朱元璋身上:“老朱,我问你,也问问在座各位。你们口口声声宝钞是朝廷法币,不容诋毁。那我问问,朝廷自己,信不信这宝钞?”

不等众人回答,他自问自答:“朝廷不信!发俸禄,官员们拿着宝钞,第一时间想的是赶紧去换成银子铜钱!征税时,地方官府变着法儿多收宝钞,因为知道这玩意儿越来越不值钱!连朝廷自己都在用行动告诉天下人:宝钞靠不住!上行下效,民间能不恐慌?能不贬值?”

这番话如同匕首,直接剖开了最残酷的现实。宋濂、詹徽等人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

张晋继续道:“再说这宝钞提举司,就是个无底洞的印钞机!朝廷缺钱了?印!打仗缺钱了?印!修河缺钱了?印!印了多少?有数没?能不能收回?从来不管!这就好比一个败家子,不停地打白条,越打越多,最后白条满天飞,谁还信你?你这宝钞,不就是朝廷打给全天下百姓的白条吗?还是那种永不兑现、越来越贱的白条!”

比喻粗俗,却一针见血!连朱元璋都听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所以,”张晋总结道,“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去抓几个‘奸商’,也不是强行命令百姓必须用。那叫掩耳盗铃!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建信用!怎么重建?就是我这册子里写的——成立银行,发行新钞,但新钞必须有十足的金银做抵押,见票即兑!”

他再次指向那本规划纲要:“把你们库房里那堆成山的白银,拿出来一部分,作为‘压舱石’!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大明朝廷发行的新钞,随时能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只有这样,新钞才会被信任,才会流通起来,才能真正方便百姓,促进商贸!”

工部尚书秦逵忍不住嘟囔:“那……那得多少银子做本?库银乃国之根本,岂能动用……”

“不动用,那堆在库房里就是石头!”张晋毫不客气地打断,“你拿一千万两银子做本,发行一千万两的新钞,这些新钞在市面上流通,能撬动多少交易?能带来多少税收?能创造多少财富?这叫金融杠杆!比你直接把银子花掉,效果强百倍!再说了,你老朱现在缺银子吗?”他斜眼看着朱元璋,“你缺的是怎么让这些银子活起来的脑子!”

朱元璋被他说得心头火起,却又无法反驳。他确实被那亿两白银的“幸福”冲昏了头,只想着怎么花,没想过怎么用它们生钱。

太子朱标此时若有所思,开口道:“父皇,张先生所言,虽言语……直率,但似乎切中要害。儿臣以为,或可……慎重考虑,择地试行?”

朱元璋沉默良久,目光再次扫过那本册子,又看看跪在地上的老臣,最后定格在张晋那副“爱听不听”的懒散表情上。他想起毛骧报告中的惨状,想起堆满库房的白银,想起岌岌可危的宝钞信用……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沉声道:“都起来吧。”

众臣谢恩起身。

朱元璋看着他们,一字一句道:“张晋之言,话糙理不糙。宝钞之弊,已深入骨髓,非刮骨疗毒不可救也!宋濂、詹徽,你二人即刻拟旨,昭告天下,朝廷将彻查宝钞流通之弊,严惩盘剥百姓之吏,但暂不追究拒用宝钞之民。”

“曾泰、秦逵!”

“臣在!”

“你二人,连同太子,即日起,仔细研读张先生所献之《银行纲要》!给咱拿出一份详细的章程来!要如何设立这‘银行’,如何发行新钞,如何兑付,如何管理,给咱想清楚!半月之内,咱要看到切实可行的方案!”

“臣等遵旨!”曾泰和秦逵连忙躬身领命,心中却是波涛汹涌,知道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到来。

“张晋,”朱元璋最后看向他,眼神复杂,“这银行之事,你既然提出来,就得给咱负责到底!有什么想法,随时跟曾泰他们讲!要是这新钞搞砸了,咱唯你是问!”

张晋耸耸肩:“放心吧老朱,只要你别瞎指挥,按我说的来,保证让你这大明钱法,成为万世典范。不过前提是,你得真舍得把那金山银山搬出来当‘压舱石’,别抠抠搜搜的。”

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强忍着没骂人,挥挥手:“都退下吧!咱乏了!”

众人退出武英殿,心情各异。宋濂、詹徽等老臣忧心忡忡,觉得陛下是被那张晋蛊惑,要动摇国本。曾泰、秦逵则是压力山大,同时又隐隐感到一丝兴奋。太子朱标则是满眼思索,对张晋提出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