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 第115章 大明宝钞

诸天任逍遥,我是红尘仙 第115章 大明宝钞

作者:我抽利群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38

庆功宴的喧嚣持续了三天三夜,南京城仿佛都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富足与狂喜之中。第四日清晨,朱元璋难得地没有上朝,而是将张晋单独召到了御书房。偌大的书房里,只有他们两人,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酒气。

朱元璋搓着手,脸上依旧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指着窗外——虽然看不见,但都知道那是堆满白银的库房方向——对张晋说:“小张啊,咱这几天是高兴得睡不着觉!一闭眼,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山!你说,这么多钱,咱该怎么花?是先修黄河堤坝,还是扩编九边军镇?或者……咱也学那隋炀帝,修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他越说越兴奋,眼睛放光,俨然一个突然中了亿万大奖不知如何是好的老头。

张晋斜靠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把玩着一枚刚从库房拿来的、还带着倭国风格的银币,闻言嗤笑一声:“老朱,瞧你这点出息。修堤坝?扩军?修运河?这都是往里砸钱的窟窿眼儿!你就没想过,怎么让钱生钱?怎么建立一个能让大明千秋万代都不缺钱花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朱元璋一愣,这个词儿听着就新鲜,“啥意思?咱有大明宝钞啊!那可是咱登基后没多久就弄出来的好东西,一张纸就能当钱使,多方便!” 说起大明宝钞,朱元璋不免有些自得,这可是他仿效前朝、力图便民的一大德政。

“噗——”张晋直接把刚喝进嘴里的茶喷了出来,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哎哟我的老朱啊!你可别提你那大明宝钞了!那玩意儿……那玩意儿现在跟擦屁股纸有啥区别?不对,擦屁股纸还嫌它硬呢!”

朱元璋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如同锅底:“张晋!休得胡言!大明宝钞乃朝廷法定货币,岂容你如此诋毁!” 皇帝威严受到挑战,语气立刻严厉起来。

张晋却浑不在意,止住笑,掰着手指头开始数落:“诋毁?老朱,我问问你,你这宝钞,是不是只发不收?印了多少有数没?老百姓拿真金白银铜钱去换宝钞,朝廷是不是只管印,从没想过用银子把它换回来?”

朱元璋眉头紧锁,这些问题他隐约知道,但从未深想,此刻被张晋直接点出,脸色有些难看:“这个……朝廷用度浩繁,宝钞便于流通……”

“流通个屁!”张晋毫不客气地打断,“结果是啥?宝钞越发越多,越来越不值钱!洪武八年的时候,一贯宝钞还能换一两银子,现在呢?怕是十贯都换不了一两了吧?民间谁还乐意用?拿出去买米,米铺老板都得掂量掂量收不收!你这宝钞,现在也就朝廷发俸禄、征税的时候强行用用,民间早他娘的信不过了!这叫信用破产!懂不懂?”

“你!你放肆!”朱元璋被戳到痛处,猛地站起来,指着张晋的鼻子,气得胡子直抖,“咱……咱发行宝钞,是为了便民!是为了……”

“是为了啥?是为了朝廷缺钱的时候,开动印钞机就能凭空变出钱来花,对吧?”张晋也站了起来,毫不畏惧地迎着朱元璋愤怒的目光,“说穿了,就是掠夺民财!用一张不断贬值的纸,把老百姓手里的真金白银换走!老朱,你这是饮鸩止渴!长此以往,民间财富被掏空,商业凋敝,百姓怨声载道,你这大明江山还能稳当?”

“胡说八道!危言耸听!”朱元璋怒吼,胸膛剧烈起伏,“咱大明如今有了这亿万白银,还怕宝钞贬值?咱用银子做本,重定钞法,宝钞自然能恢复信用!”

“用银子做本?”张晋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老朱,我问你,你这亿两白银,是打算一块块锁在库房里发霉,还是拿出来流通?锁在库里,它就是堆石头!拿出来流通,你怎么管?各地银价不同,成色不一,你怎么保证公平?遇到大额交易,难道让人抬着几箱银子满街跑?你这宝钞的根子烂了,修修补补有屁用!”

朱元璋被张晋连珠炮似的质问噎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猛地一拍御案:“那依你说!该怎么办?!难道废了宝钞,全用银铜?那岂不是开倒车!”

“废?当然不能简单废掉。”张晋见火候差不多了,语气缓和下来,重新坐下,慢悠悠地从怀里(实为空间)掏出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封面上用遒劲的楷书写着《大明皇家银行创设暨新货币制度规划纲要》。

“老朱,你那宝钞,想法是好的,但路子走歪了。钱,不是你想印就能印的。它需要信用,需要规则,需要一个强大的机构来管理和运营。”他把册子推到朱元璋面前,“看看这个。这叫银行。不是你那印钞的宝钞提举司,而是能存钱、能贷款、能汇兑、能发行有十足金银准备、随时可兑换的新钞的机构。”

朱元璋狐疑地拿起册子,翻开第一页,就被里面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的规划吸引住了。上面详细阐述了如何以皇家信用和部分白银储备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国的银行网络,发行可兑换纸币,统一货币,稳定物价,促进商贸,甚至如何通过贷款支持工农商业发展……

他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入神,脸上的怒容渐渐被震惊和思索取代。这册子里的许多概念,他闻所未闻,但细细琢磨,却又觉得环环相扣,道理深邃。

“这……这银行,真能如此神奇?”朱元璋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火热。

“神奇不神奇,试试不就知道了?”张晋耸耸肩,“先把你这烂摊子宝钞慢慢回收,稳定民心。同时,以部分白银和皇家信誉做抵押,试点发行新钞,承诺见票即兑白银。只要信誉建立起来,新钞就能流通,甚至比银子还方便。到时候,你这库里的银子,就能作为‘压舱石’,撬动起十倍、百倍的经济活力!那才叫钱生钱!”

朱元璋拿着那本册子,如同捧着一块烫手的山芋,又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他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此事……关系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容咱……好好思量思量。”

张晋知道,这老抠门加多疑的皇帝心动了,但还需要时间消化和权衡。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行,你慢慢看,慢慢想。反正银子在你库里,办法我给你了。是继续抱着金山银山发愁,还是用它开创个万世基业,你自己琢磨。我先回去补个觉,这几天被你吵得都没睡好。”

说完,他也不等朱元璋反应,晃晃悠悠地就出了御书房,留下洪武大帝一个人,对着那本薄薄的册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

……

御书房内的争吵过去了好几天,朱元璋心里却一直像堵了块石头。张晋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窝子上。大明宝钞,是他登基后引以为傲的德政之一,如今却被贬得一文不值。他嘴上强硬,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难道……真如那小混蛋所说,宝钞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不行!咱得亲眼看看!”朱元璋烦躁地放下朱笔,对着空荡荡的御书房低吼一声。他不能只听张晋一面之词,必须派个绝对信得过的人,去民间摸清实情。

“毛骧!”他沉声唤道。

阴影中,一个身形精干、面色冷峻的锦衣卫指挥使应声而出,单膝跪地:“臣在!” 毛骧,朱元璋最锋利的刀,最暗处的眼,对他绝对忠诚。

朱元璋盯着他,压低声音:“你亲自带几个精干可靠的人,换上便服,给咱去南京城里,还有周边的集镇,悄悄打听打听,现在民间……到底是怎么用咱那大明宝钞的?一钱银子,能换多少宝钞?百姓商贾,还认不认这宝钞?记住,给咱看得真真的,听得明明白白的!不许惊动地方!”

“臣遵旨!”毛骧没有任何多余的话,领命后悄无声息地退下。

接下来的几天,南京城及周边的市井街巷、茶楼酒肆、米行布庄里,多了几个看似普通、眼神却格外锐利的“商人”或“路人”。毛骧亲自带队,深入市井,开始了一场针对大明宝钞的暗访。

第一天,毛骧扮作一个外地来的布商,走进城南一家规模不小的绸布庄。

“掌柜的,扯几尺上好杭绸,用宝钞结算,可否便宜些?”毛骧试探着问。

那胖掌柜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客官,宝钞啊?行是行,不过这价钱……得按市价来。眼下这一两银子的宝钞(指面额一贯的宝钞),也就抵个七八分现银吧。您要是用现银,这杭绸给您算八钱一尺;用宝钞嘛……就得一两一尺了。”

毛骧心里一沉。官方定价,宝钞一贯兑白银一两,这才几年?民间实际兑换已经贬值了两三成!他不动声色:“掌柜的,这宝钞可是朝廷法定的,怎会如此?”

胖掌柜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客官是外地来的吧?您有所不知啊!这宝钞,朝廷只发不收,印得海了去了!年头越久的越不值钱!拿出去买东西,店家都掂量着收,搞不好明天又跌了!咱们小本生意,也得规避风险不是?”

第二天,毛骧又来到一个热闹的米市。只见许多百姓拿着宝钞买米,米铺伙计接过宝钞,不是直接入柜,而是先拿到柜台后一个老先生那里,老先生拿着放大镜对着阳光仔细看半天(防伪?),又用手指搓搓(验纸质?),然后才在一个本子上记一笔,按一个比牌价低得多的折算率收下宝钞,找回些许铜钱。有那拿着洪武八年、九年旧钞的,伙计直接摆手:“这太老了,不收不收!去钱铺兑了现再来!”

毛骧走近一家看似公道的钱铺(兑换货币的铺子),只见门口挂着水牌,上面用粉笔写着:“今日牌价:足色纹银一两,兑宝钞一贯三百文。” 官方一比一,这里已经变成一两银子换一千三百文宝钞!而且是现银换宝钞容易,宝钞换现银难上加难,兑换比例还要更差!

更让毛骧触目惊心的是,在一处贫民聚集的街角,他竟看到一个妇人拿着一沓破烂的宝钞,在跟人换……厕纸!对方还挑三拣四,嫌她的宝钞太旧、破损严重,只肯换给她几张粗糙的草纸!

“这……这宝钞竟已贱薄至此?!”毛骧身边一个年轻的手下忍不住低呼,被毛骧用严厉的眼神制止。

暗访持续数日,毛骧看到、听到的,无一不印证了张晋的说法。宝钞信用早已破产,民间交易,大宗首选金银,小额多用铜钱,宝钞成了鸡肋,甚至是坑货。官府征税、发放俸禄还强行使用,但一落到百姓商人手中,就想方设法尽快脱手换成硬通货。一种无形的恐慌和对朝廷“纸钱”的不信任,弥漫在市井之间。

几天后,毛骧回到皇宫,深夜在御书房向朱元璋复命。他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五一十,冷静而详尽地禀报给朱元璋。

朱元璋听着,脸色从最初的阴沉,渐渐变得铁青,握着龙椅扶手的手背青筋暴起。当听到宝钞被用来换厕纸时,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乱颤!

“混账!!”朱元璋怒吼一声,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几乎要喷出来,“他们怎么敢?!咱大明宝钞,竟……竟不如一张擦屁股纸?!”

他气得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的雄狮。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现实狠狠扇了一耳光的屈辱和……恐慌。张晋说的,竟然全是真的!他引以为傲的德政,在民间已经成了笑话,成了盘剥百姓的工具,成了动摇国本的隐患!

“毛骧,你确定……所见属实?”朱元璋停下脚步,声音沙哑,带着最后一丝侥幸。

毛骧跪地,叩首,声音斩钉截铁:“臣以性命担保,句句属实!陛下若不信,可另派心腹密查!”

朱元璋沉默了。他颓然坐回龙椅,仿佛一瞬间老了几岁。他信任毛骧,更相信毛骧不敢骗他。现实,就如此残酷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咱……咱明白了。”朱元璋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变得复杂,有愤怒,有羞愧,也有一种下定决心的狠厉,“你下去吧。今日之事,不得对外泄露半句!”

“臣遵旨!”毛骧悄然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