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67章 江南烟雨泛滥。

醉梦瑶 第67章 江南烟雨泛滥。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沈山河和美女记者的访谈让小妮子不开心好长时间,她认为沈山河心中没有她,所以不在乎她的快乐与否。沈山河一再解释那不过是一场利益的交换,自己把她哄高兴了,她便会妙笔生花替咱们好好夸夸。

小妮子依旧不依不饶了许久,她说沈山河都要和人千里迢迢取经去了,分明是奔着哄别人上床去的。叫沈山河哭笑不得。只好装病,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果然把小妮子担心得不得了,再没心思吃闲醋。

开心过后的美女姐姐果然很给力,回去后使出浑身解数为沈山河摇旗呐喊,让他的名字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流传开来。而陶书记也出来推波助澜,顺势将其提名为市县“先进青年”、“优秀企业代表”等杰出代表人物的候选人。有政府力推,有官媒发声,预计是十拿九稳了。而且这也不只是沈山河个人的事,也是某些单位的成绩,某些个人的政绩,形象、面子等等都在其中,没有的事都可以造出事来,何况还是有凭有据的事,所以沈山河也不需要再多的动作,自然有人去推进这件事。这就好像吃席一样,首要的是要有上桌的资格,只要你上了桌,一桌的人自然会相互恭维。

只是可惜的是,地方电视台需要有线才能收看,农村谁会没事为了多收几个电视台装那烧钱的玩意。所以沈山河很想知道美女记者到底把他塑造成了个什么形象。便是小妮子她们也很好奇自己出现在电视里是个什么样子,可惜都没能如愿。

其实也没几个人看到他们在电视里的样子。一个小县电视台,能有几个人收着,不过县电视台报请地区电视台转发了,但依旧少有人知,反而是相关系统内口口相传扩散的更快。

******

王建民顺利签下订单后回来了,按照普遍的行业运作模式,合同中主要约定了加工的大小规格,以及沈山河特别强调的货款支付一方式。买方同意预付百分之二十定金,木材加工好后装车前买方会派人来验货。货品合格则卖方也就是沈山河一方组织装车并负责提供需要的各种手续。装好车获得相关的许可后买方再支付百分之五十货款。剩下百分之三十货款在货物抵达约定车站后卸货前支付。不按约定支付沈山河会要求铁路部门压着货物不予卸货,积压期间造成的损失也得由买方承担,若超过了约定的时间,作为卖方的沈山河有权自由外理该批货物,而且已收的货款也不会退。

至于寻找锯机师傅的事,因为这几年因为行业开始爆火,各地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到处都在挖人。这让沈山河铁了心要培养自己的师傅。首选当然是刘季明,毕竟是正儿八经拜过父亲为师的,太大的诱惑沈山河这个师兄不敢保证,但凭一年多那么千儿八百块钱的诱惑他相信刘季明还不至于心动,至于出再多的工价,那些老板还不至于。

其次篾匠王叔也还可靠,毕竟这里是他老家,离开家就为了每年多挣个千儿八百,有脑子的都不会这么干。当然那些年轻无负担的除外。

因此,沈山河便时常给他们两人上手的机会。因为都有手艺人的基本功在身,虽然手艺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手艺对基础的要求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罢了。所以,两人进步很快,加工出来的木料也算中规中矩。剩下的就是日积月累的水磨功夫了。

这时候的周师傅也息了要按方提成计工资的念头。因为他本来也是在沈山河这里才转升的上手帅傅,他也没底气去与老板谈报酬的事。何况这里的环境气氛和沈山河他们这样好相处的老板,让他觉得很舒服,即使一年少挣个三二干也无所谓,何况,他比照以前的同行,因为没什么花销,到年底他回去的钱并不比他们少。

其实对于沈山河来说,固定工资虽然可以省一点钱,但速度慢些。按方提成虽然支付的工价高了,但速度快些。到底哪种方式更好那就得结合各厂的实际情况决定,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一点点的区别沈山河也无所谓,就交给师傅自己去选择吧,只有他们自己自心自愿做出的选择才会没有怨言,也就会少生许多波折。

时间不知不觉,又进入了梅雨季节 。此时,江南梅子正熟,可是大家却无暇欣赏这份成熟的美好,阴沉多雨的天气成了生活的主调。

虽然木工厂锯木机雨淋不到,但原木是露天堆放的。沈山河只好趁雨停些的时候组织大家一起把木材转到锯木机边没有雨的地方,但没雨的地方要堆放加工好的成品,剩余空间不多,堆一次锯一会,然后再堆一次再锯一点,严重影响了加工生产。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木头被雨淋过后,加工出来的木料湿湿的堆在一起,沈山河已是尽量摊开留出通风透气的缝隙,奈何空气也是湿湿的。十天半个月时间,木头便开始长霉变质。无奈之下,沈山河只好召集大家想想办法。商量来商量去,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完成加工,尽快交货。沈山河只好给负责搬运的四个人开了双倍的工资,又吩咐小妮子备好热水、姜汤,中午和下午休息时候赶紧让他们洗热水澡喝姜汤。坚持十来天总算把夏老板和自己共两个车皮的货赶完了,即便如此,依然因为霉变,一番交涉下总算把夏老板的货便宜十来块钱一方交付出去了。最恼火的是自己的货,因为预定的交付时间没到,而且是按火车车厢排定了的时间来的,想快也快不了多久。沈山河只好停了工,把所有的货翻一遍,留出更大的通风透气的空间,把加工厂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基本摊满了,又在临近验货时,把霉变严重一点的木料翻出来又在锯木机上过了一遍,把表面的霉斑擦掉,饶是如此,验货时依然扣掉了百分之二十。一番折腾结算下来,勉强小赚了一点。但更恼火的是这雨连连绵绵,似乎没了尽头,沈山河与王建民两人一咬牙,干脆停工放了端午节长假,但因为是固定工资,所以工资照开。把所有人欢天喜地的打发回去了,只小妮子自愿要留下来给看厂的沈山河和德叔做饭。

每天清晨醒来,沈山河第一件事就是望向窗外,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织就了一张朦胧的网,将整个世界笼罩。天空是铅灰色的,厚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太阳的光芒被层层遮蔽,无法穿透这如幕的云层。

诗画中的江南烟雨中,行人脚步匆匆,撑着雨伞,在湿漉漉的路面上留下串串脚印后旋即被雨水湮灭。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嘭嘭嘭”的声响,如冲锋时的急骤鼓点。屋檐下,雨水顺着瓦檐滑落,形成一道道水帘,晶莹剔透,宛如断了线的珠子,不断砸向地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

门外稻田里的秧苗郁郁葱葱,经过雨水的滋润愈发显得生机勃勃。草丛中,蛙声此起彼伏,它们似乎格外享受这潮湿的环境,尽情地叫嚣着,为单调的梅雨时节增添了几分燥闷的气息 。池塘里,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雨滴落在荷叶上,滚动着,汇聚成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宛如玉盘里滚动的珍珠,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光 。荷花也在雨中悄然绽放,粉嫩的花瓣上挂着水珠,娇艳欲滴,宛如一位位出浴的美人,楚楚动人,倒也别有一番风光 。

持续的降雨让空气变得异常潮湿,仿佛能挤出水来。家中的墙壁、地面都蒙上了一层细密的水珠,摸上去湿漉漉的。衣物晾了许久,依旧带着丝丝潮气,穿在身上黏糊糊的,让人浑身不自在 。木质家具也仿佛吸饱了水分,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

在这样的季节里,大家的心情也仿佛被这阴雨天气所感染,变得有些压抑和沉闷。但梅雨季节并非只有烦恼,它也带来了难得的清凉。在炎热的夏日之前,这样一段凉爽的时光,让人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而且,充沛的雨水滋养着大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孕育出丰收的希望 。

加工厂旁边山下的小溪已变成咆哮的怒龙,浑黄的溪水翻腾着以不可阻挡之势呼啸而去。

资江河里的水眼见的涨了上来,河面上被上游冲下来的杂物铺满了,中间夹杂着来不及转移被冲走的木头,还有冲毁的木屋,甚至还有木屋里老人备下的“千年屋”(棺材)夹在中间载沉载浮,黑漆漆的,甚是渗人。

许多人驾了船打捞河里木头等各类东西,河面上大呼小叫热闹非凡。什么都有人捡,连棺材板都被胆大不信邪的人捡了去,有人还从捡到的柜子里发现了现金。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每年这时的大水因为是发在端午时节,所以叫“龙舟水”,更可怕的是今年是闰五月,竟然会有两股“龙舟水”。

这一年的夏天,南方湖南的资江流域被一片阴霾笼罩,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洪水,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6月下旬,暴雨像是被打开了闸门,毫无节制地倾倒在资江流域。从安化开始,雨势迅速蔓延至整个区域,降雨量多达819毫米,是常年的2倍以上 。持续的强降雨让资江中下游水位急剧蹿升,资水桃江站水位在短短33小时内就上涨了7.06米。洪水像是一头失控的猛兽,水位每一刻都在疯狂攀升,浑浊的浪涛裹挟着泥沙、树木和各种杂物,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下。

随着洪水的肆虐,资江两岸的景象惨不忍睹。原本宁静的村庄被洪水瞬间吞噬,一栋栋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像纸糊的一般轰然倒塌。大片大片的农田被淹没在水下,辛苦劳作一年的农民们望着被淹没的庄稼,欲哭无泪,他们一年的心血和希望就这样化为泡影。洪水所到之处,道路被冲毁,桥梁被冲垮,电线杆被连根拔起,整个地区的交通、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人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江水两岸的居民们纷纷带着仅有的一点家当,在齐腰甚至齐胸的洪水中艰难跋涉,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洪水。老人们互相搀扶着,孩子们在大人的怀里惊恐地哭泣,年轻力壮的人们则背着行动不便的亲人,在洪水中一步一步地前行,场面令人揪心。

然而,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也在闪耀。当地政府迅速组织起抗洪抢险队伍,争分夺秒地转移受灾群众。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奔赴抗洪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湍急的洪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他们扛着沙袋,一趟又一趟地在洪水中奔跑,汗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有的战士累倒了,稍作休息后又重新投入战斗;有的战士在洪水中受伤了,简单包扎后继续坚守岗位。

在这场大洪水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为了营救一名被困在洪水中的小女孩,不顾洪水的危险,毅然跳入水中。在营救过程中,他被一根漂浮的木头击中,但他依然紧紧地抱住小女孩,将她安全地送到了岸边,而自己却因伤势过重,倒在了地上。还有一群当地的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解放军战士运送沙袋,他们不顾自己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一心只想为抗洪救灾出一份力。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洪水终于逐渐退去,但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家园。这场1998年湖南资江上的大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但同时,它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坚强和伟大,看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团结一心的力量。

沈山河他们所处的柘溪水库在这个时期,情况也十分严峻。

由于持续暴雨,柘溪水库入库流量剧增。为了缓解下游洪水压力,水库需要科学调度泄洪。但在高水位运行下,库区周边面临着较大压力。库岸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一些靠近库岸的房屋、道路等受到威胁。同时,库区水位上涨淹没了部分沿岸的农田、果园和一些生产设施,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不过,在各方的努力下,柘溪库区的大坝等水利设施经受住了考验,通过合理的调度,有效削减了洪峰,为下游地区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对库区受灾群众进行转移安置,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好在沈山河他们的加工厂前身作为学校,选址是十分慎重的,既有用水的便利却没有洪水冲击的危险。虽然背靠大山却没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在这里,就不得不简单说一下乡下一个神秘的行业——阴阳师傅,也叫地仙、风水师。在农村,通是一类特殊的职业者。以下是对他们的描述:

在知识技能方面。他们通常熟悉传统风水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知识,能依据这些判断地势、方位的吉凶。还会运用罗盘等工具来测量方位、确定坐向,通过观察山脉走势、水流方向、地形地貌等来评估风水好坏。此外,不少风水师也兼通卜卦、看相、择日等学问。

在农村,风水师常被邀请为村民选择住宅基地,寻找“藏风聚气”之地,以利于家庭的兴旺发达。也会在丧葬时帮忙挑选坟地,确定方位朝向,以确保死者能庇佑后代子孙。所以棺木入土时他们是必须到场的,只有他们确定好朝向之后才可以填土立坟,算是死者在这世界最后要请的一个艺人了,自此尘归尘土归土,阴阳两隔。同时,他们还会为农村的一些公共建筑如祠堂、庙宇等进行风水布局,以确保这些场所能带来吉祥和福祉。

在农村,部分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对风水师是极为尊敬,视他们为能沟通天地、知晓吉凶的神秘人物,认为他们的建议能改变家庭运势,把自己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然而,也有人对风水师持怀疑态度,觉得风水学说缺乏科学依据,风水师的一些行为是迷信活动。

我们只能说风水学说尚未得到科学验证,但他也是属于我们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谓存在即合理。在看待农村风水师时,应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和观念,同时也要以科学的思维和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和判断相关行为及说法。这就是诸位看官老爷自己的事了。若有需要的话,本人倒也可以客串一把,百年之后送你最后一程(??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