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一百零五章 世纪之未。

醉梦瑶 第一百零五章 世纪之未。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公元1999年,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注定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科索沃战争中大使馆被炸是一场意外,那澳门的回归则“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这都是国之大事。

而在沈山河个人身上,也发生了许多值得纪念的大事:

在驾校一干朋友的帮助下,沈山河终于顺利的开上了小轿车——一部国产的桑塔纳,虽不是什么高档车,但在他所在的小乡镇,也算是蝎子粑粑——独(毒)一份了。只是前前后后,七七八八花了十好几万,让他母亲心痛不已,唠叨了好长时间。

新车到手,第一个上他车的却是吴纯燕。此时的吴纯燕终于摆脱了噩梦,经过前后三次开庭,在出示了大量前夫包情人、养小三的证据后,在苏院长的“过问”下,取得了大部分财产和孩子的抚养权,但她主动放弃了男方应承担的抚养义务,她竭力降低着与那个男人的瓜葛。如愿和过去作了个了断之后,她独自买了个房,把父母接了过来照顾孩子。如今的她,有工作还开着一个音像店,再偶尔与沈山河疯狂一把,自此心满意足,再不作他念。

沈山河很为自己的燕子姐高兴,开着新提的小车载着她肆意的游玩了一天,一路留下不少痕迹,尽兴之余,“擦汗”的纸都用掉一包??o?;?。

买房买车对沈山河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起码和燕子姐的重获新生及眼前的事比起来,他感觉要轻多了。

这件事就是王建民与小芳的婚礼。

王建民不止是他的合作伙伴也是他最好的哥们。小芳开始更是冲着沈山河来的,当初还帮他洗过内衣内裤,这关系自然也是没得说。

当地乡村婚礼,没有什么伴娘伴郎之说,只是一些年纪相仿的男女好友凑一起闹一闹,也算是伴娘伴郎了。不过有一个环节是十分看看的,那就是“搬亲家”。

“搬亲家”是当地颇具特色的结婚习俗,核心是通过双方家庭互访互动,增进了解、确认婚事。流程包含上门提亲、定亲准备、确定婚期然后正式“搬亲家”成亲等环节。

“搬亲家”本质是双方家庭在婚前的正式会面,通过互访走动确认婚事,也象征两家人从“陌生人”变为“亲戚”的联结过程,体现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彼此家庭的认可。

当婚期到来那日,新郎一早便去新娘家“接亲\",这时新郎家便会请一个能说会道且要德高望重的重要人物随同去女方家邀请女方父亲随女儿一起来男方家。这个过程就是“搬亲家”。

男方派出的人越有身份越有地位便越彰显诚意越体现出对新娘的看重。

而这时女方父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借口、要求等。

一是趁机为女儿在婆家争取主动争取语言权。有的直截了当的要求不能对自己女儿怎样怎样要怎样怎样。有的则会以退为进说自已的女儿从小被自己看重,娇生惯养的,有什么什么毛病,男方如果不满意趁早说,不能现在满口答应到时又挑三拣四等等,算是提前打个预防针,堵住男方的退路。

二是趁机更多的了解男方的诸如个人、家庭条件等方方面面。以更好的促进以后两家的关系,更好的维护儿女们的婚姻生活。

这是“搬亲家”最初的意义,只是后来慢慢变成了双方的一种明争暗斗:男方当然是想顺顺利利把媳妇娶回家,同时若能通过言语把“亲家公”也“搬动”请过来,那才算圆圆满满有面子的事。而女方正好相反,我女儿都给你了,你还想从我身上攒面子,那我的面子又往哪搁。于是双方就不约而同的在亲友中挑出有身份有地位且要能说会道的人来一场唇枪舌战,男方赢了亲家就会亲自出马送女儿上门,若是输了,女方父母是不会出动的,只派些兄弟姐妹等亲人陪送一程。

王建民一家经过商量,一致同意由沈山河同志负责去“搬亲家”。用王建民的话说——沈山河虽然年轻但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最绝的是那张嘴,他是领教过的,一旦放开了聊,能把人绕到云里雾里,掉沟里都不知喊痛。

10月1日国庆节的清晨,青石板路上鞭炮一字排开,王家村山间的鸟儿尚未填饱自己的肚子,就被炸开的鞭炮声惊得满荒而逃。新郎穿着藏青色中山装,胸前别着大红绸花,上了沈山河的桑塔纳小轿车。以前地方上的接亲都是新郎官带着十来个亲友组成的接亲队伍,抬着印着“囍”字的樟木箱,一路吹吹打打往新娘家去。竹篾编的箩筐里装着红糖、桂圆,用红布盖着的竹篮里卧着两只绑了红绳的活鸡,晃晃悠悠地往新娘家而去。远一点的就男方提前一天只去三两个人,第二天一早便领着女方的送亲队伍回来。若再远一点的就多提前两天去接。等到得村口,男方便远远的迎着。

沈山河的小轿车锃光瓦亮,车头挂着大红绸花,副驾驶位前和车后的挡风玻璃上贴着大红囍字。小车一马当先,后面是十余辆贴着囍字的货车和拖拉机。

一路风风光光到了小芳的村子,远远的,有人迎了出来。

婚车队伍停稳,男方亲友下车,往看热闹的人群中抛撒喜糖还夹杂着1元一个的小红包。到了小芳家门口,女方亲友团早已“严阵以待”——大门紧闭,门缝里伸出十几只手讨红包:“开门红!一人一个!”新郎掏出一叠红包(提前备好的“门槛钱”),却被要求“先答题再给钱!”题目从“新娘生日是几号?”到“用方言喊‘老婆我爱你’”,甚至还有“唱情歌”这种高难度挑战。王建民使出浑身解数,好在女方早已满意这场婚姻并不多作刁难。

终于进门后,新郎需跨过门槛上的马鞍(寓意“平平安安”),再踩过铺在地上的红毯(象征“生活红火”)。只新娘房门依然紧闭,这次是小芳亲友中的女性伙伴“守关”——要新郎对着房门喊“xx(新娘小名),我来接你回家啦!”连喊三遍,还得单膝跪地递上鲜花,又是大把的红包塞进去,大家还待刁难一二,趁机还想多捞几个红包。小芳不干了,那可是她的钱,在闺蜜与男人之间果断选择了男人。吼一声“再敢耽搁老娘嫁人,老娘和你们没完”,门后才消停下来。

推开门,新娘身着大红的衣服坐在床边,头盖红盖头,脚边放着两只系红绳的苹果(寓意“平安”)。新郎先向岳父岳母鞠躬行礼,再用秤杆轻轻挑开新娘盖头,取“称心如意”之意。此时,新娘眼角闪动着泪光——既有对父母的眷恋,也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接着是“改口敬茶”环节:新娘父母端坐堂前,新郎新娘双手捧茶杯(杯底垫红纸),依次喊“爸、妈请喝茶”。岳父岳母接过茶,笑着塞红包(金额通常是双数,如666元、888元)。

随后一对新人又认了一众主要亲友。

而这时候的重任就交到沈山河手里,堂屋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金鹊枝头叫喳喳,花轿临门到亲家——

请亲家公亲家母开金口、出吉言,放新人上大道、成新家。开枝散叶,福禄延绵。\"

?女方也请了个老教书匠:

\"且慢且慢!我家明珠掌上养,哪能轻易出厅堂?

敢问姑爷可备得——三茶六礼、九担十箱?\"

?沈山河一边开口一边挥手,示意王建民叔父上前三步递上礼单。

\"龙凤礼帖红纸烫,南海鲛珠北山参。

丝绸缎子檀木箱,还有祖传一田庄。\"

?女方:

\"我家闺女模样俏,家里家外样样行。

敢问姑爷出何方,凭啥娶我美娇娘?\"

沈山河急忙拉过王建民上前深揖:

\"月老红线牵两端,秦晋良缘天地宽。

王家儿郎不一般,打小乡里有名传,

孝顺父母广亲友,争得家产万万千。

今日借得文鸾轿,来日筑得黄金鞍!\"

?小芳母亲玄泣欲,老先生代言道:

\"我囡自幼畏寒凉,冬日可有人暖床?

吾女打小怕天黑,黑夜可有白日光?\"

?沈山河连忙接过身后的绣花鞋递上。

\"亲家母呀莫心伤,蚕丝被里绣鸳鸯。

这是祖传暖足玉,冬夏贴身保安康,

另有新置夜明珠,漫天黑夜放毫光。\"

此时老先生稍显停顿,众人欢笑起哄叫好,喜童趁机撤出五谷。

?喜婆?趁势高呼:

\"吉时到——!新娘子踩谷出阁喽!\"

随后,鞭炮齐鸣,鼓乐声起。新娘由哥哥或弟弟背下楼(若无亲兄弟,可由表哥代替),脚不沾地(寓意“不带走娘家土”)。上婚车前,小芳姑姑为她撑起红伞,一来代表娘人对她的庇护,二来为挡煞避邪。有的还要踩着瓦片或红布袋跨上车(瓦片象征“碎碎平安”,红布袋寓意“传宗接代”)。此时,女方亲友将早已准备好的“五谷包”(大米、红豆、绿豆等)撒向婚车,边撒边喊:“五谷丰登,早生贵子!”

沈山河则笑眯眯的望着小芳父亲说道:

“亲家公,上车吧。”

小芳父亲也不恼,当他知道男方出面“搬亲家”的是沈山河时便已打定主意,不论怎样,对方的诚意已经够高了,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如今一睹沈山河的言谈举止,更是叹服不已。当年,自己女儿可是冲着他去的,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当年沈山河微末之时没能拿下,而今就别妄想了,能有今天的局面便也心满意足,这位,不是他家姑娘能望其项背的,除非自己是陶局长一类的人物。

看来,儿女能否活得称心如意,关键还是父母有没有出息啊!

来时空着的小货车、拖拉机上此时已满满当当的装着嫁妆,又是风风光光一路回来了。到得王家村口,车队停了下来,男方亲友一拥而上,迎新娘、接嫁妆。

因为随后的程序与前面第二十三章\"生活如旧,故人成新”中的婚庆场面大差不差,就不再赘述了。

只从此,王建民的生活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前,他像一只独行的船,乘风破浪,只为自己掌舵;如今,他成了一座港湾,风雨来时,先想的是如何庇护怀中的人。自由仍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不再是随心所欲的放纵,而是心甘情愿的牵挂。他偶尔怀念以前轻狂的日子,但更珍惜此刻的安稳。因为有人等他回家,这比什么都重要。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这一年陶丽娜大学毕业,在她父亲的安排下,她回到了乡镇,在乡林业站任职。乡林业站,负责的是乡镇林业资源保护、植树造林、森林防火及林木采伐审批。

工作落实之后,沈山河与陶丽娜终于得以长相厮守,他们的婚事便也提上日程来了。只是在婚礼的方方面面,“大城市\"回来的,“见过世面”的陶丽娜与“土包子”沈山河发生了分歧。

陶丽娜想要一个浪漫的西式婚礼,比如要有婚纱照有结婚戒指;比如用白色婚纱代替红嫁衣,头纱代替红盖头;比如以气球、鲜花代替红灯笼、双囍字布置;用“蜜月旅行”替代婚后的“回门”;洋鼓洋号代替唢呐等等。

若不是条件不允许,她还想用西方教堂宣誓那一套代替传统的“拜天地,敬父母”环节;以酒店宴席代替乡村院落的酒席。

这让沈山河很是不喜,他虽不排斥外来文化,也不是是个墨守成规的人。但他自有自己内定的原则,那就是扎根在哪方土地就要敬畏这一方天地、感恩这一方水土。

那些不分好歹不问原由便抛弃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的行为,在他心中叫“数典忘祖”。

在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大量图新鲜赶时髦甚至信奉“外国的月亮更圆更亮”的国人将祖辈传下的文化瑰宝弃如敝屣。他们操着半生不熟的洋泾浜英语,把\"约翰玛丽\"挂在嘴边,却嫌自己父母取的名字\"土气\";他们对着圣诞树顶礼膜拜,却将端午的艾蒿、中秋的月饼视作陈规陋习。更有些\"假洋鬼子\",穿着印满外文的衣衫视为时髦招摇过市,哪怕上面的意思是“x你祖宗”他们都会沾沾自喜。却视自己祖宗留下的汉字碍眼,说不出完整的外语也硬要在方言中夹几个英语单词,以显高贵,活像一群断了根的浮萍,在时代的浪潮里随波逐流,忘了自己从何处来,更不知要往何处去。

当然,沈山河也知道这不是一朝夕的问题。

最深的思想根源来自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屈辱史导致部分群体形成\"西方优越\"的认知惯性,即便在国家正蓬浡发展着,这种心理残留仍通过代际传播影响部分人的价值观。鸦片战争后形成的民族自卑心理与对西方技术、军事的崇拜形成深层关联??。

其次这一现象也体现了文化传播的不对称性?。西方通过好莱坞电影、电台杂志等渠道长期占据文化输出主导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在饱受打击与摧残后又缺乏现代表达和创新,是以在传播上的力度不够。例如,年轻人更易接触美剧、日漫等流行文化产品,却对京剧、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缺乏系统认知?。

另?外崇洋媚外思想的出现也与我们自身的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有关。

沈山河记得自己上初中上高中时老师一再强调英语是“沟通世界的桥梁”、“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有意无意灌输一个“不会英语的都是土鳖”的思想。部分高等学府教育中也过度强调英语学习和留学镀金,弱化了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同时,大量领域存在的\"外籍优先\"现象外国人依旧是“洋老爷”,留学生特殊优待等进一步强化了崇洋心理?。

没有人认为陶丽娜的要求有毛病,包括沈山河的父母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反而还夸一句“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人”,内心竟还多出了一丝卑微。

沈山河考虑到婚礼在女人一辈子中至关重要,也不想违了她意,以免其心有隔阂,影响两人感情。除了酒店宴席和教堂婚礼因为条件不允许之外,什么婚纱、戒指等都依了她。另外还通过吴纯燕邀请她的摄像师同事以私人身份为他们的婚礼全程记录。这也是当地绝无仅有的。

至于合八字挑日子,陶丽娜毫不在意,沈山河也无所谓,把日子定在明年五一,之所以是五一,主要是很多上班的亲明好友才放假有时间,而且正是阳春时节,天清气朗万物勃发。至于明年,2000年是千禧龙年,世纪之交又正逢中国传统生肖龙年,这么一个千年难遇的机缘,用沈山河的话说,千古难有,这一年的不管哪一天都是大吉大利百无禁忌。

不过沈山河父母还是偷偷找人看了一下,结果当然八字是“天作之合”,日期是“良辰吉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