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65章 人间疾苦,世间无奈。

醉梦瑶 第65章 人间疾苦,世间无奈。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锯匠师傅的辛苦,沈山河也有所预见,而且在此之前也断断续续的锯过。但现在算是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凡事只有踏踏实实的做过,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滋味。”以前只能叫“闹着玩”。

因为不是老师傅,戴上手套感觉不到木头细微的偏转,所以沈山河锯料时两手是不戴手套的。而松树皮粗糙而坚硬,小的还好,大一点的又粗又重,两手手指交叉死死?住顶在肚子上,只要进了锯,酸也好、麻也好、痒也好、痛也好都不能撒手不能动,只能死死的卡住,始终一个姿势从头走到尾。

沈山河手指上第二天就磨出了水泡,手腕上的皮也动不动被划破。到第三天第四天,有旧泡被擦破,有新泡又出现。擦破的水泡中跑进了锯木灰等碎屑,硌得生痛,有的水泡干脆擦掉了皮,皮下的嫩肉直接大力按在粗糙的树皮上,痛得直冒冷汗,却只能咬着牙一动不动。

破了的水泡,皮再次贴在肉上时会慢慢变硬,然后又在不断的摩擦中硬化、角质化,最后结成茧,茧越来越厚越来越硬就成了老茧,老茧和指甲一样的硬一样感觉不到痛。

沈山河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锯料师傅为什么都要先从下手开始,练技术是其次,主要是把手给练出来。像沈山河这样直接上来就当上手师傅的,也就他这么个奇葩了。

好在他的右手打小就抡斧头,已经是皮粗肉厚起了些茧子了,所以基本没事,但另一只手就不行了,就这样一边没事一边痛,痛的时候会下意识收缩,于是沈山河加工出来的木料少有直的,一致歪向一边。好在打捆的王叔力气不小,还能捆直。

拉下手的王叔就比刘季明当初好多了,他正经篾匠师傅,双手长年和竹篾打交道,早已生出茧了,自然不是那么吃力。

每天看着沈山河伤痕累累的手,小妮子心痛得不得了,她劝沈山河犯不着这么拼命。可是沈山河犟脾气一来,杠上了,他硬是不信这个邪。小妮子除了掉眼泪之外,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拿针把他手上的泡刺破,把里面的水挤出来。

其余的人也很不理解,人家拼死拼活挣钱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有负担在身。你沈老板一身轻松,而且躺着就有钱进账,这么拼命为哪样?无非就是银行存折上面的数字大了点而已,有意义吗?

沈山河不想跟大家解释什么,各人有各人的认知,那是他们在自己所经历过的岁月里看到、听到、体会过后总结归纳出来的,是对是错别人左右不了也体会不到。所以他改变不了别人的思想,也没有必要去要求别人认可自己的行为。难道他去跟别人说“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个过程更丰富多彩,而不是去强求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理解的自然理解,不会感到奇怪。不理解的你说再多,他一句:“你强求一个过程和他强求一个结果有什么区别?”

就好像强奸,你喜欢把别人扒光了再干和别人扯下裤子就干结果有什么不同?

其实强歼与生活都是一回事,唯一的这区别就是强歼是你把对方按地上摩擦。而生活是对方把你按地上摩擦。

所以沈山河也不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别人说的就是错的。他只是牛脾气犯了。

“老子就是犯贱,怎么的吧。”

自然,别人不能把他怎么的。至少在眼前的这群人中,他虽然改变不了他们的认知,但改变他们的生活却是做得到的。而他们无论在哪方面,都撼动不了沈山河一丝一毫。

这就是沈山河拚搏的意义所在——努力的,让自己,不受更多人左右。

就如一个国家发展核武一样——我要的不是威胁谁,我要的是,谁也不敢威胁我。

王建民知道沈山河有沈山河的道理,但他懒得听、懒得管,更懒得去学。他就说沈山河是犯贱,他才是真正的贱人,贱人讲道理那叫矫情,贱人不讲道理那是自甘下贱。

他觉得自己扳回了一局,他就这么认为的,他乐意,你管得着?

别人管不管得着不知道,但小芳绝对管得得,一个巴掌就能把他呼矮三寸:

“你说谁贱?你再贱一个我看看?”

沈山河很是满意这个结果,人贱有人收。老天是长眼的,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或许也会打个盹儿,而且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干年,但神明总有醒来的时候。所以神明没醒的时候你就忍吧熬吧,实在忍不了熬不住时那也就不用顾忌犯什么天条之类的了,反正没路了,去把天捅了吧,兴许就把神明捅醒了呢?

门口的小木屋已打制完毕,村委会把德叔送了过来,一人一狗便有了个伴有了个家。

德叔智力是不行,但他有最简单最纯粹的好坏善恶的观念。厂里的人进过出时,他咿咿呀呀打着招呼,满脸的笑。外人来了他一样咿咿呀呀的笑着拦住,直到沈山河或者王建民签应才放人进来,最多加上小妮子三个女孩。其余的,谁来都不好使,谁要是敢不听招呼硬来,他马上换成凶神恶煞的样子带着旺盛冲上前去,那吓人架势,超过庙里怒目的金刚,小孩子碰上绝对会吓哭。不过德叔从不吓小孩子,再调皮的小孩只要愿意跟他玩,他都会咿咿呀呀的笑着跳着,但他记着沈山河的话,从不放小孩子到加工厂里来玩。总之,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他认定的人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天。至于谁能成为他的天,以前是谁能给他碗饭吃谁就是他的天,现在沈山河他们就是他的天。并不是说他善变忘本。他只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容易变化容易满足,也像小孩一样记着你的好你的坏。

而沈山河有时会在楼上呆呆的望着门口正与狗子旺盛嬉闹的德叔,陷入一种玄之又玄的灵空状态中。

他仿佛看到了岁月的流逝,看到了无数的纷纷扰扰 ,在这一刻都化作点点萤光,如流星般在眼前划过。那些光点彼此交织,组成万千画面:一个正常的德叔,年轻时的英姿勃发,正值壮年时的担当,以及岁月渐长后的沧桑。狗子旺盛的身影时而化为一只神话中的异兽,眼中闪烁星辰般的光芒;时而又变作一位身披金甲的守护者,脚踏祥云,威风凛凛。

沈山河感到自身轻如鸿毛,仿佛要飘向无垠天际。天地间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过往、现在和未来连接成一条璀璨长河。他看见德叔的身影在时光中穿梭。看见芸芸众生的每一场相遇与别离,每一次欢笑和泪水,都被这条长河无声吸纳,泛不起一丝波澜。

远处有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脆铃声,沈山河恍惚间闻到了檀香的余韵。他看见德叔不再是一个凡人,而是天地间一位执灯人,手持一盏明灯,为迷途者指明方向。而那只狗子,竟是一条渡厄金犬,口衔一枚古朴的玉简,承载着某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

在这一刻,沈山河眼中,门前的嬉闹不再平凡。有时间在空气中荡漾,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跳跃都在重塑着这个时空。仿佛有无数平行世界在此交汇,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呼吸都在创造新的可能。就象淹没在茫茫的大海中,心中清楚知道海会有岸、会有水底、会有水面,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水草、鱼虾,比如岛屿、轮船……但他看不到摸不着,连感觉都感觉不到,但他肯定这一切都存在。

而他自己,似乎也被卷入了这浩瀚的星河,成为了时间长河中的一粒微尘,欲要见证着、记录着这一切。

——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是沈山河面对德叔时最多的感慨。

当人们觉得他不幸时,他自己会觉得自己不幸吗?

你若是觉得他这一生不值,那你自己这一生值吗?那谁一生又值呢?你觉得值的那人他自己是否又觉得值?

德叔很容易摆脱烦恼恢复欢乐。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很难摆脱烦恼获得欢乐。我们岂不是不如德叔?亦或活得连旺盛这狗都不如!

沈山河陷入了烦恼中,但烦恼的不止他一个。

九妹自从上次醉酒后,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喜欢上了逗弄刘季明这个小弟弟,看着他三言两语便被自己逗得语无伦次脸红心跳便觉得兴奋,想不到还有比自己更腼腆害羞的人,还是个男生。

人就是这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九妹发现一个比自己更害羞的人时,自然是要想着法的去折腾人家,以期一扫往日的郁闷。

所以,刘季明就苦恼了。他苦恼的不是九妹的折腾,相反,他很享受这种折腾。他苦恼的是,他把九妹一直是当“师娘”来着,而今,这“师娘”竟然调戏他来了,这让他如何面对沈山河这个“师父”?这不是妥妥的欺师灭祖吗。只是,这真的好刺激呢。

新来的篾匠王叔和沈山河很谈得来,要人在一起感叹传统手工艺的没落,尤其是竹编工艺。

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制作过程极为繁琐,需经多道工序,凝聚着匠人的大量心血与时间。从选材、处理到编织、装饰等环节处处有讲究。

首先 原材料准备方面。

第一 选竹:并非所有竹子都适合竹编,匠人需依据制品用途挑选合适的竹种。如制作精细的竹编工艺品,常选慈竹,它纤维细密、韧性好;若用于大型竹编器具,则可能选毛竹,其竿粗且材质坚韧。选竹时,还需关注竹子的生长年限,一般以生长 2 - 3 年的竹子为佳,太嫩易折断,太老则质地坚硬、韧性不足。

第二 砍伐:砍伐竹子要讲究时机和方法。通常在冬季砍伐最佳,此时竹子糖分少,不易被虫蛀。砍伐时需用锋利的刀具,从竹子底部贴近地面处砍断,避免损伤竹节和竹身,保证竹子的完整性。

第三 运输:砍下的竹子要尽快运到加工场地趁新鲜加工使用,若是干掉了就韧性大减不适合编织了。同时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竹子,避免碰撞和挤压,防止竹子开裂或变形。

其次 竹材加工方面。

第一是修整:除将砍回的竹子上的多余枝叶去除外,一般还要把竹竿上面的环节削平,使竹子表面通体光滑,便于后续处理。去枝时需小心操作,避免损伤竹子表面的青皮。

第二是 截断:根据制作需求,将竹子截成不同长度的竹段。截断时使用锯子或其他工具,要保证切口平整,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

第三是破篾:一般都是取竹子表面青色的一层蔑叫青篾的用于编织,内层叫黄篦,韧性不好容易断。分离出青篾之后,再根据需要破成均匀的篾条,这是竹编工艺中极为关键且繁琐的步骤。破篾时需根据编织物的要求,将篾条破成不同的宽度和厚度。一般先破成较粗的篾条,再通过多次劈分得到更细的篾条。如制作精细的竹编画,篾条宽度可能只有 0.1 - 0.2 毫米,可谓细如发丝。这对匠人的技艺和耐心是极大的考验。

第四是刮篾:用刮刀将篾条表面青色皮壳及蜡质刮去,使篾条表面光滑,增加其柔韧性和光泽度。刮篾时需反复刮削,力度均匀,直至篾条达到所需的光滑程度。

最后是 蒸煮:将处理好的篾条放入锅中蒸煮,以增强其韧性和防腐性。这不是一个必须过程。蒸煮时间根据篾条的粗细和用途而定,一般需要几个小时。蒸煮后还需将篾条取出晾干,晾干过程中要避免篾条弯曲和变形。

然后是编织过程。

首 先要起底:根据设计图案,在工作台上摆放好经篾,用纬篾开始编织底部。起底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平编、绞编、辫编等,不同的编织方式会影响最终制品的外观和性能。起底时需保证篾条排列整齐、紧密,为后续编织打下良好基础。

接下来编织主体:在起好的底子上进行主体编织。这是整个竹编过程中最耗时、最复杂的环节,匠人需根据设计图案,将篾条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在一起。编织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篾条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图案的完整性和对称性。同时,还需注意篾条的松紧度,过松会使制品松散,过紧则容易导致篾条断裂。

然后 收口:当主体编织完成后,需要进行收口处理。收口的方法有多种,如锁口、压口等,目的是使编织物的边缘整齐、牢固,防止篾条散开。

后期处理。

先是修整:对编织好的竹编制品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篾条和瑕疵,使制品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然后装饰:根据需要在竹编制品上进行装饰,如在表面雕刻花纹、镶嵌珠子或其他材料等,增加制品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最后上漆:为了保护竹编制品,延长其使用寿命,有些竹编制品需要进行上漆处理。上漆前需对制品表面进行打磨和清洁,然后均匀地涂抹油漆,待油漆干燥后再进行多次打磨和上漆,直至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乡村篾匠编织的都是生活实用器,不管上漆,农户买回去后挂厨房顶用烟火薰上一段时间,即能防腐又可防虫。

如此繁复的工艺,注定了任何一件制品三天二天是常态,在价格上怎么竞争得过模具成型批量生产的朔料制品。所以农村以做实用竹蔑制品为生计的篾匠自然没了生路。

沈山河的木工行业是被现代机械取代,王叔的篾匠行业则更彻底,材料都被替代了。

“唉。”

沈山河与王篾匠两人每谈论至此便会扼腕叹息。

记得小时候,乡下的手艺人可吃香了。有做木桶的,有编竹筐的,有打铁的,有修屋造船的……他们那一双双巧手就像有魔法一样,能把普普通通的材料变成一样样人民生活中实用的东西。

那时候,家里的桌子椅子坏了,交到木匠师傅手里,三两下就又能好好使用了;要是有个大件的家具需要做,把师傅请上门去,好酒好饭的供着,生怕师傅一个不满意,给你动个手脚。

再看看现在,机器生产的东西到处都是。又快又便宜,把那些传统手工艺品挤得没多少生存空间了。手艺人呢,也一个个都转行了,或者只能靠偶尔接点小活儿维持生计。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手工作坊,现在大多都关门大吉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追求那些新奇的、时髦的东西,对传统手工艺根本不感兴趣。要不了多久,这些手艺说不定就真的失传了。而沈山河一直认为,这些传统手工艺是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绝不能就这么渐渐没落了。它们不仅仅是一些东西,更是承载着咱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啊!

沈山河真的很希望有人能重视起来,把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让它们在新时代里也能重新焕发生机,别让这些宝贝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